第373章 賽後;青禾

姚錫年哈哈大笑了兩聲,說道:「那次郭總可是讓我大開眼界,釣魚原來還能這樣玩,等正式的路亞釣比賽開展了,你們可得都來見識見識。」

郭陽也笑道:「國內可還沒有舉辦正式的大型路亞釣比賽,北屯這還是頭一遭。」

兩人互相吹捧,很快便讓飯桌的氣氛迅速好了起來。

北屯的水資源,以及旅遊資源都極其豐富,境內有3個5A級風景區。

這裡並不缺少遊客。

不論是冬天的冰釣,抑或是夏季的路亞釣,都是對旅遊資源極好的開發方式。

釣魚+旅遊的結合肉眼可見的潛力極高。

圍著燙火鍋的爐子,吃著才處理好的貝加爾雅羅魚,再來幾口新鮮的肉蔬,郭陽感覺身心都活了過來。

「這貝加爾雅羅魚是真不錯!」

「那是,這可是郭總的比賽成果。」那哈族女記者說道:「郭總,等會兒給個采訪的機會唄?」

一起吃了頓飯,郭陽也知道了這哈族女記者的名字:萊拉。

有好幾次郭陽都聽成了『來啦』,所以印象比較深刻,顏值這一塊,萊拉在哈族中也是少有的出眾。

「我就不出境了,有關向陽湖的情況都找鄭旺。」

吃了飯,郭陽坐在原地沒有動彈。

那哈族女記者正要繼續去采訪,見狀不由問道:「郭總不繼續去比賽了?」

「不了。」郭陽搖了搖頭。

萊拉疑惑的道:「郭總的成績和實力拿名次還是比較輕鬆的吧,這第一比賽還是很有紀念意義的。」

其實萊拉想的是如果郭陽獲獎了,她就能堂而皇之地在新聞上報導上出現郭陽的身影。

采訪邀約被拒絕了,那就隻能期望於比賽。

即使吃飯耽擱了這麽久時間,但隻要去繼續比賽,憑他上午的成績,依然有極大的希望獲得名次。

郭陽說道:「我陪姚團坐坐。」

姚錫年也大概懂了他的心思,說道:「正好,我也有些想法,想和郭總聊一聊產業發展。」

萊拉隻能無奈的走了。

姚錫年說道:「郭總,怎麽樣,少數民族的美女還是彆有風情的吧?」

「挺好。」郭陽略微點了點頭,轉移了話題。

「姚團剛才說想聊產業發展,不知是哪方麵的?」

姚錫年立馬換了一副鄭重的表情,北屯的名字原意為最北部的一支屯墾部隊。

這裡緯度高,氣候寒冷,一年有5個月的封凍期。

也因此農業上存在諸多困境。

姚錫年沉吟道:「183團現有水庫和坑塘6.3萬畝,想和嘉禾在有機農業上開展合作。」

作為成熟的農業區,183團的耕地農藥和化肥的使用量並不少,並不適合發展有機農業。

郭陽也有些意外。

如果是其它的投資,他今天心情不錯,可能直接就答應了。

但有機農業不太契合。

想了想,郭陽說道:「姚團,183團想做有機農業的轉化,需要的時間成本太久了。」

「沒關係的,隻要最後能賣上高價,這個時間成本183團可以承受。」

郭陽依然搖頭。

同時也在心裡琢磨183團為何盯上了有機農業,除了眼紅青禾縣的發展外,他也想不出其它理由。

「有機農產品不一定都能賣上高價,高端市場是有限的,等市場飽和,最終除了拚質量,依然要拚價格。」

「183團的體量太大,做有機農業是得不償失。」

「此外,還有根深蒂固的觀念……」

郭陽一點一點的分析了183團發展有機農業的劣勢,基本上斷了姚錫年的念頭。

其實也有一個辦法,開墾新的荒地。

不過183團沒有可供開墾的荒地,反倒隔壁的184團有…

「唉,日子不好過啊。」

姚錫年長歎一聲,其實兵團也一樣,不少地方都還沒有脫貧。

郭陽也隻能從產業結構調整上給出一些建議,牧草,糧食,經濟作物……

隻要肯改變,嘗試,機會總是有的,比如多推廣天禾和苜禾的良種,現有的農業產值就能向上提升一大截。

有機農業不能做,綠色農業丶生態農業總能做吧。

不過發展總是會有各種各樣的困難,隻一個降低化肥和農藥的使用就能難倒很多人。

陡然間,郭陽腦海中閃過了黑蚯蚓有機肥。

如果183團有這個產業,也許有機農業的進度會加快。

不過現在品種培育都還沒一撇,更何況,這種好東西肯定得嘉禾自己來,給183團是不可能的。

和姚錫年喝了一兩個小時茶,釣魚比賽現場也傳來比賽結束的聲音。

遠遠的就能看到裁判團隊已經開始稱重,不時傳出的歡呼聲也讓姚錫年心情好了不少。

「水庫遊釣也不錯。」姚錫年站起了身,「走吧,郭總,去看看比賽現場?」

「我就不去了。」郭陽想了想,說道:「還有其它事要準備,明天得去青河。」

「那我過去湊湊熱鬨。」

再次眺望了眼比賽現場的熱鬨場景,郭陽不再留戀,而是撥通了鄭旺的電話,讓他找人帶自己去挖黑蚯蚓。

挖黑蚯蚓的地方在一個山窩子裡。

地麵還覆蓋著積雪,積雪下是各種腐爛的樹葉丶雜草等,單看表麵就知道土壤有機質很足,都是腐殖土。

在工作人員的協助下,郭陽成功取樣了多個點位。

搜集了一大堆的蚯蚓信息。

「張三,28.6斤。」

「李超,32斤。」

「鄧剛,76.5斤!」

「劉誌強,82.3斤!」

稱重現場爆發出一陣驚呼聲,這兩人的成績頓時就和普通人拉開了差距。

「鎖定名次了啊!」

「不愧是名聲在外的釣王,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沒看那賽前叫囂的那兩人已經跑沒影了嗎?」

「哈哈,其實我更想看鄧剛拉胯。」

180名比賽選手的結果陸續放出,即使名次無望的人也是充滿歡樂的。

因為漁業資源豐富,參賽的選手裡沒有空軍,至少也有10來斤的收獲。

拍照完全足夠了,不用去蹭彆人的魚獲,離家近的也不用花錢買魚帶回家。

「王聰,55.3斤。」

負責稱重的裁判員有些遺憾的說道:「可惜了,你這發力的有點晚,不然名次還是有希望的。」

「滿足了,過足了癮。」王聰笑了笑,說道:「快稱稱我旁邊那位哥們釣了多少魚。」

王聰旁邊就是郭陽的釣位,雖然中途棄賽了,但比賽的過程中郭陽也大出了風頭。

王聰更是在下午換上了留下來的黑蚯蚓後,最後關頭連續上了兩頭大狗魚,讓比賽成績迅速拔高。

其餘有不少人也是受他的啟發,及時的換了釣餌,最後收獲頗豐。

這其中也包括鄧剛丶劉誌強和老鬼易哲等釣魚界成名高手。

何況,還有賽前的那一幕。

所以,不少人都很好奇,這位疑似老板的退賽選手究竟釣了有多少魚。

就這麽一會兒,這些人也都圍了過來。

「散開點,散開點,擠這麽密,不拍掉下水啊!」

在裁判的嗬斥下,這些人也緩緩散開,但耳目依然停留在稱重的裁判身上。

隻餘留下拍照的攝影師和記者萊拉。

裁判也不墨跡,三下五除二的稱完,大喊出了眾人關心的數字。

「68.8斤!」

雖然從冰麵上擺放著的魚上,就能估算出大概的重量,但真當成績出來時,也引起了一陣驚呼聲。

「我靠,這個重量已經快進入第一梯隊了吧!」

「應該夠前十名了。」

「我看有點懸。」

「如果不棄賽,估計第一了,我看這些競釣界的高手也也不過如此嘛,連業餘的愛好者也比不上。」

聽了這些言論,部分排名前列的高手麵色如常,運氣本來就是釣魚比賽的一部分。

野釣的時候,管你是不是高手,空軍一樣是常態。

但也有不服氣的在嘀咕其完全是靠熟悉魚情,還有餌料的緣故,才取得了優勢。

哈族記者萊拉湊在記錄員身前,問道:「這個成績如何?」

「這會兒剛好第十,但還有二十來個選手的魚獲沒稱,還有懸念。」

聞言,萊拉不由有點緊張,這要連前十都沒進,新聞的話題性都要少一大截。

跟隨裁判員的腳步,萊拉也看到了剩下選手的戰果。

大多數魚獲明顯不夠,但也有兩個有威脅性的,這讓萊拉心裡不由一咯噔。

「68.6斤。」

第一個有威脅的選手出來,萊拉鬆了口氣,但第二個成績一出來就讓她略感鬱悶。

「69.3斤。」

就多了0.5斤。

「中午那些小白條都快接近兩斤了,不拿去燙火鍋,名次絕對有了。」

顯然,不止萊拉注意到了,其餘人也注意到郭陽的小白條不見了。

甚至連釣手都沒在湖區出現了。

……

次日,去往青河的路上。

郭陽一路都在沉睡,實則一直在種子商店裡忙著測試培育各種蚯蚓品種。

這種狀態,從昨天晚上就開始了。

對於蚯蚓,郭陽原本不太熟,但和徐學農溝通了一番後,才知道天敵中心竟然有這方麵的人才。

頓時就可郭陽輸出了不少的資料。

我國的陸棲蚯蚓包含亞種已記錄的大概有300餘種,其中藥用蚯蚓9種。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