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有機肥;營收;糧油
「現在緊要的是要解決化肥的供應鏈,這是德農目前最大的困境。」袁文武說道。
德農雖然是滿倉儲備,但相比需求,儲量也並不多。
可能春耕還沒結束,倉庫裡就沒貨了。
德農采購經理楊扶雲沉吟道:「已經和上遊的供應商聯係了,目前正在全力生產,但恢複給德農供貨至少得等到下半年。」
下半年供貨,意味著中間會有兩三個月的空窗期。
會議室裡,眾人都在出謀劃策。
進軍上遊的化工生產是必須的,但時間上來不及,當前依舊要以采購為主。
焦點都聚焦在上遊化肥廠上。
郭陽輕輕拍了拍桌子。
眾人一直在注意著老板的神態,一時之間,會議室裡安靜了下來。
雪災的前後布置,都是老板一手強勢推動的,如今局勢大好,每個人都充滿了敬佩。
「河西牧業的有機肥呢?」
郭陽說道:「化肥生產來不及,但將河西牧業的商品有機肥生產銷售剝離給德農,有沒有問題?」
隻思考了片刻。
「可以。」袁文武說道:「現目前商品有機肥的價格在400~1000元/噸,可以替代一部分。」
有人問道:「河西牧業的有機肥品質怎麽樣?」
「主要是精製有機肥料。」
「那隻需要改生產工藝和模式,時間來得及。」
商品有機肥的生產原料豐富,種類繁多,按主要組成可以分為::糞便有機肥丶秸稈有機肥丶腐殖酸有機肥丶廢渣有機肥丶汙泥有機肥等。
河西牧業主要是畜禽糞便和作物秸稈。
但按生產模式卻屬於精製有機肥料,主要用於綠色和有機農產品,以提供有機質和少量養分為主。
用於大田農業生產可能會存在養分不足。
所以需要另外兩種模式。
一,有機無機複混肥料類,既含有一定比例的有機質,又含有較高的速效養分;
三,生物有機肥料類,產品除含有較高的有機質外,還含有可改善肥料或土壤中養分釋放能力的功能菌;
「那就這麽定了。」郭陽側身對寧小婧說道:「去問下丘總,這會兒能不能參加視頻會議?」
三言兩語,就有了解決方向。
不一會兒,河西牧業總經理丘景讓上線。
郭陽直接說道:「商品有機肥的生產和銷售,集團準備剝離,交由德農負責。」
「沒問題啊!」丘景讓爽快的答應下來。
糞便的處理和環境汙染是讓牧場最頭疼的事,如今能交出去,對河西來說,是好事。
但細思了一下,丘景讓問:「是要對外銷售嗎?」
「對。」
「嗯…有個問題,集團的有機肥一直是對內,目前的產能隻能滿足內部需求。」
丘景讓詳細說了下。
一頭成年牛每天產生20公斤牛糞,一年約7.3噸,40萬頭就是292萬噸,加上肉牛肉羊,輔料,年產350~400萬噸。
目前的使用大戶是金塔和澤普的100萬大豆基地,每畝2噸,就是200萬噸;
東部牧場要供應30萬畝濱海有機大豆基地,每年100萬噸;
四個果園基地每年也要用去3~5萬噸;
阿魏戈壁和疆省的牧場產生的有機肥,青禾農業的200萬畝戈壁自己就能完全消化;
烏拉特草原基本也是在草原修複過程中,自己消化,過兩年,還要承擔文冠果能源林的改土;
南方麻風樹今年就要移植,有機肥已經被預定了……
算下來,真沒有多餘的。
郭陽聽完,思考了一陣,就有了權衡。
「一,在現有的生產線上擴大產能,因地製宜獲取原材料,除了畜禽糞便,風化煤丶草炭土,以及嘉禾糧油的農副產品廢棄物等等都可以利用。」
「二,烏拉特草原和麻風樹以有機肥做基肥的方案都緩一緩。」
「三,德農還有110萬噸儲備,銷售策略變一變,多爭取點擴產時間。」
從長遠來看,綜合使用有機肥和化肥對土壤是最好的。
1949年以前,我國土地施用有機養分占99%以上,到80年代時,都還有60%。
但隨著化肥工業的興起,有機肥料的弊端顯現出來,到今年僅有20%出頭。
糧食蔬菜產量越來越高,但代價是耕地質量下降,山地土壤流失嚴重,物化性質越來越差:酸丶瘦丶板丶粘丶旱……
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農產品品質。
水稻籽粒品質欠佳,果品的水分含量高,糖/酸比不適宜,茶葉的色丶香丶味較差……
也就是常說的,沒以前那味了,這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詬病。
吃飽了,就開始追求更高的品質,這也是市場需求所在。
目前,全國各地的綠色農業和有機農業都開始興起,對有機肥料的需求快速增長。
以贛省為例,針對有機農業的精製有機肥,年需求量達到了120萬噸。
算上其它有機肥,總需求約150萬噸。
全國的硬性需求,2000萬噸是有的,潛在需求就更高了。
畢竟現在的有機肥施用平均水平很低,即使是果蔬丶茶樹丶烤菸丶花卉,每畝用量也才300~500斤。
大田作物就更低了,僅200~300斤。
而實際上,有機肥的養分要比上化肥,每畝的用量至少也得2~3噸。
一是因為價格,二是因為勞作強度更大。
所以,德農對外的有機肥生產必須要添加氮磷鉀等無機化肥成份,成本也要降得更低。
一點一點商討後,方案終於定了下來。
德農在三年內,要實現年產2000萬噸商品有機肥的計劃。
其中很大一部分,都要供集團內部使用。
另外的,除了對外銷售,和嘉禾糧油合作的種植基地,也將會加大有機肥的使用比例。
這場視頻會議,直到中午時分才結束。
…
三月初,雪災造成的損失已不可挽回,好在南方的天氣逐漸好轉。
西北大地也漸漸走出寒冷。
這個冬天,對嘉禾,也具有深刻的意義,元旦後分了房,春節期間給員工分了紅。
而在這場南方雪災中,嘉禾體係也展現出了強勁的競爭力。
不僅農資上突飛猛進,河西乳業丶嘉禾超市丶嘉禾糧油也取得了耀眼的成績。
「咚咚。」
「進。」
寧小婧走了進來。
「老板,財務把去年的營收數據發來了,隻是微光和藍星沒有提報去年的財報,說是你的吩咐?」
「是。」郭陽抬頭接過報表,瞄了一眼,又問道:「搬遷儀式準備好沒?」
「一切妥當,如約舉行,市裡和省裡的領導都會準時參加。」
「好,辛苦了。」
猶豫了兩秒,寧小婧問道:「老板,你就不急著看一看財務報表?」
「怎麽,數據有什麽問題?」
「沒。」寧小婧噎住了,不知該如何作答,當她初看到去年的財報時,整個人都傻眼了。
郭陽笑了笑,說道:「公司的經營情況,我還是很清楚的,符合我的預期。」
寧小婧臉上寫著大大的服字,又轉身忙去了。
這時,郭陽才拿起這份讓人感到詫異的財報。
去年,嘉禾集團的總營收第一次突破了千億大關,而前年是350億,增長率262%。
隻是有些營收數據,是左手倒右手,內部疊加起來的數據,還有很多水分。
並且產業擴張丶生態治理等投資也極其龐大。
同時,倉儲物流丶節水滴灌丶敦煌濕地等等很多投資,錢還沒用出去。
總的來說,淨利潤並不高。
當然,如果加上微光和藍星在期貨上的收益,這將極為恐怖。
隻是這並不能持續。
今年的情況也將更為複雜。
較好開發的鹽鹼地變少,苜禾1號在國內的潛力不高了,二代種的使用也越來越頻繁。
同樣,天玉1號丶天豆1號占有率太高,同質化讓病蟲害越來越不好控製。
主要是對手的仿製種也出來了……還有諸多問題。
但無論怎樣,這份成績都是足以讓郭陽滿意的。
等到下午時,這份營收在集團內也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灌水群裡。
「?????」
「真破千億了?」
包心禹得知消息後,第一時間發了一串問號,隨後一條條消息轟炸。
「怎麽就破千億了啊?」
「發生了什麽?」
「獵鷹除了虧錢,完全沒參與感。」
沒人搭理他,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看到具體的財報,但灌水群裡的人都知道大概。
隻是這千億營收到底從何而來?
前年,苜禾丶天禾和河西都是百億營收出頭,豐凱不過二十多億,其它的都是些小蝦米。
今年除了嘉禾糧油起來了,其餘幾家的增長應該也很恐怖。
這並不難猜。
然而,在第二天的集團總部搬遷儀式上,趕回來的謝時傑丶瞿陽丶蒲飛丶紀卓文幾人依然忍不住好奇。
相繼來找郭陽探聽情況。
郭陽也沒瞞著,給幾人說清楚了情況。
結果沒出乎幾人的預料,但依然感覺到一陣心情振奮,以致於在儀式上一群人都顯得有點怪怪的。
站在郭陽一側的秦立軍笑道:「郭總,嘉禾的士氣很足啊!」
「哈哈,還行。」
在一片歡呼聲中,嘉禾在戈壁上的新總部啟用了。
雖然立體建築暫且還是一片光禿禿的,但新的征程已經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