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馬鈴薯:土蛋蛋變金蛋蛋

天禾最新的大米和土豆已經運了過來,食堂的大廚們已經在精心的進行炮製。

本地的員工喜歡吃土豆。

郭陽卻更想嘗嘗大米的滋味。

他已經很久沒吃大米飯了。

即使他對吃食不怎麽講究,但長期呆在北方,最常見的就是各種麵食。

他前世可是南方人啊!

雖然也能接受麵食,但以前可是以吃大米為主。

所以他對天禾的大米還挺期待的,尤其是種子商店培育的天稻22。

這是常規稻種,不是雜交稻,常規稻口感本來就具有優勢。

何況種子商店對天稻22的特徵評價是:產量一般,但口感和品質極優,對水質和土質要求高。

這不由就拉高了郭陽的期待,相反,他對天薯21的期待感就要稍微低點。

土豆這東西,在西北,尤其是甘肅,家常便飯中隨時能見到它的身影。

其中又以定西土豆品質最為出名。

定西位於隴中地區,因「安定西邊」而得名,素有「甘肅咽喉丶蘭州門戶」之稱。

這裡是海拔2000多米的黃土高坡,植被稀疏,坡度大,水土流失嚴重,耕地破碎。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定西都以『苦甲天下』而出名,土地貧瘠,乾旱缺水。

鄉親們隻好種些洋芋,圖的就是這些土蛋蛋旱澇保收,又能當菜又能當糧。

兩百多年來,鄉親們習慣了自家種洋芋自家吃,即便賣,也就在十裡八村轉。

但這種情況在新世紀前後發生了改變。

黃土高原的土壤雖然貧瘠,但卻土質疏鬆,富含鉀元素,這是土豆生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1998年,定西各級政府都成立了馬鈴薯產業開發領導小組。

整個產業迅速的發展。

這裡生產出了全國最優質的土豆,也有全國最好的寬粉。

這裡的馬鈴薯暢銷華北丶華中丶華東丶華南等國內市場,並遠銷東南亞丶俄羅斯丶沙特阿聯丶歐美等國。

從上世紀90年代初的10萬畝,發展到2006年的350萬畝,躋身於國內三大馬鈴薯產區之一。

這裡有全國最大的馬鈴薯脫毒種苗丶商品薯和精深加工基地,構築起了定西馬鈴薯的產業集群。

天禾種業名氣雖然大。

但在定西,天禾的馬鈴薯分部隻是三十多家種薯企業中的外來者。

唯一的優勢:財大氣粗!

就差沒把有錢兩個字刻臉上了!

去年10月,天禾先後在定西建成了組培樓丶自然光照培養室丶種薯霧培生產線,以及固定的原原種網棚擴繁基地等先進繁育設施。

形成了馬鈴薯脫毒苗丶網棚原種生產丶一二級種薯繁育基地的一整套專業化生產模式。

實際上,這些總投資也不過一兩千萬元,對天禾是輕輕鬆鬆。

然而,當年定西地區旱作農業研究中心,分流成金芋丶鑫地丶禾豐3個股份製合作企業時,資金極度短缺。

三家企業隻能各自承擔脫毒丶原種生產丶繁育的一個環節。

這才讓定西躍居全國最大的馬鈴薯脫毒種薯生產基地,生產了全國80%的微型薯。

「有好的薯種,才能種出優質的商品薯。」

當地的馬鈴薯種植戶在多年的種植中逐漸意識到了這一點。

全市良種普及率接近60%,也有部分農戶開始使用脫毒種苗。

「以前是自留種,幾年後產量就不行了,病害也多,有的土豆吃起來味道發麻,就是因為病毒的原因。」

馬鈴薯是無性繁殖作物,在種植過程中,病毒會通過種薯無性繁殖多代繁殖過程中逐漸積累,導致種薯退化。

所以防止品種退化,實現品種的商品特性和產量,這是需要脫毒種薯的重要原因。

通過莖尖剝離技術繁育出脫毒苗,脫毒苗經過檢測放置溫室進行栽培繁育成微型薯。

隨後是微型薯——原原種--原種一代--優質脫毒種薯——農戶,這才是一個完整的繁育過程。

天禾卻以一舉之力,在短時間內,就形成了完善的馬鈴薯繁育體係。

嘉禾是省內最知名的企業。

而馬鈴薯在全國絕大部分地方都可以種植,天禾在省內發展馬鈴薯種業,對當地領導絕對不亞於買中了彩票。

其雄厚的資金和科研實力,甚至讓地方喊出了要讓定西的種薯出口到全世界!

其陣勢之大,

讓原有的科研企業目瞪口呆!

這是來了頭要吃肉的狼啊!

還有,你錢是這麽用的?

接下來的時間裡,天禾很快推出了一個品種,這讓不少人內心緊了緊,一粒優質種薯的選育需要很長的時間。

天禾明顯是有備而來啊!

定西已經有四十來個較為成熟的品種,這下又多了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事實上,天薯21還是初次開始推廣,上層管理人員的高調隻是為了宣傳,基層的技服人員其實很低調。

天薯21:高產,廣適,抗病,適宜種植在乾旱丶半乾旱地區。

技服人員找準了定位,

南部高寒陰濕區,以及洮河丶渭河丶漳河的河穀川水區,這兩個地方壓根兒沒想過去推廣。

而是直接到了中北部黃土高原丘陵溝壑乾旱半乾旱區。

這裡的地形怎麽說呢?

用丘陵起伏,溝壑縱橫,似乎也很難形容出地貌的複雜程度。

山丶嶺丶梁丶峰丶峴丶墩丶嘴丶頂丶尖丶坡丶坪丶台丶崖丶埂丶塄丶溝丶岔丶灣丶屲丶灘丶坑丶川丶河穀……

你能想到的地形地貌,反正這裡都有。畢竟曾經還被聯合國評為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

但這裡,卻主要開展高澱粉和主食專用馬鈴薯的高產栽培種植。

不過這種高產是相對的,東北丶華北畝產6000斤以上才能算高產,隻要敢上化肥,甚至八千斤,一萬斤都能種出來。

而這裡因為常年乾旱,能畝產3000斤,就算是大豐收了。

卻是適合天薯21的安家之地。

雖然有天禾的名氣加持,但天薯第一年的推廣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難。

很多農戶養成了有什麽種薯就種什麽的習慣。

而意識到良種重要性的農戶,也因為脫毒種薯價格貴,很多人並不願意使用。

市經過脫毒的商品種薯供種麵積還不到10萬畝,供種率極低。初來乍到的天薯21並不占優勢。

不過天禾有自己的推廣體係。

與種植大戶或者村社合作建立馬鈴薯示範種植基地,示範基地都會得到天禾公司的種薯丶農資丶農機等支持。

尤其是在使用脫毒種薯這一塊,地方財政困難,良種補貼覆蓋的範圍很小。

天禾直接給農戶減免了大部分費用,突出一個財大氣粗!

極大的減輕了農戶的負擔。

自然有不少人選擇了與天禾合作。

這種簡單粗暴的推廣方式,讓一直苦於推廣脫毒苗的企業和科研人員目瞪口呆!

還能這樣!

狗大戶啊!

企業是要盈利的啊!

你這樣怎麽收回那麽多的投資成本?

不怕企業倒閉了嗎?

哦,是天禾啊!

那沒事了。

在安定區新建村,50多歲的老書記蘇克儉,就帶領村民與天禾合作建立起了示範基地。

起壟丶覆膜丶切塊丶播種……村民分工明確,有條不紊地開展馬鈴薯種植。

豐凱雖然還沒研發出質量穩定且適合中小地塊使用的優良小型機械。

但簡易的播種機還是能輕鬆生產一批,兩人一組,一人打窩,一人丟種,速度快得飛起!

全村有2700多畝溝溝坡坡上的土地種上了天禾的天薯21。

夏天的時候,這些起伏的山坡上,最打眼的就是連綿不絕的馬鈴薯。

漫山遍野的馬鈴薯花開成海,增收致富的馨香沁人心脾。

在經過幾個月的辛勤勞作之後,這連片的馬鈴薯示範基地,也沒有辜負一眾村民的期盼。

迎來了有史以來的大豐收!

從秋收開始的那一刻,老書記蘇克儉臉上的笑容就沒停下來過。

那一顆顆沉甸甸的土蛋蛋,在他眼裡,就是一顆顆的金蛋蛋,還仿佛挖不完似的,不斷的從土裡滾出來。

一摞摞土豆,如同一座座小山,村民們每天都早出晚歸,忙著挖金蛋蛋。

大人們在田間地頭忙活,放學歸來的小孩還會聚在一起挖地鍋丶燒洋芋。

燒地鍋是門技術活。

得大一點的孩子才會。

先是在山坡邊挖土灶,隨後用一些鵝蛋大小的乾土塊,在土灶的上方壘起一座「小山」。

從山上撿來的柴草點燃,放進土灶裡。

待上麵的土塊完全燒熱時,放進新鮮的洋芋,用土塊堵上燒火門,敲開土灶上麵用小土塊壘成的小山。

讓滾燙的土塊與洋芋充分接觸,再用浸濕的土將頂部封起來。等頂部的濕土變乾後,洋芋就熟了。

最後,將洋芋從灶裡挖出來,拂去表麵的黃土,掰成兩半,烤熟的洋芋外焦裡嫩,泥土的天然氣息撲鼻而來。

大人們忙活之餘,也會跟著品嘗燒洋芋。

隻覺得今年的洋芋好吃了不少,這簡單的美味,既是鄉村的樸實無華,也是味蕾的極致享受。

除了燒地鍋外,新土豆打出來的洋芋攪團,點綴上油潑辣子和韭菜花,酸辣鮮香讓人直呼過癮呐,過癮!

忙了一整個秋天,2700畝的土豆才采收完畢。

一部分土豆已經出售給了來收購的經銷商,還有大部分則是入庫待售。

即使采收的時候,就知道今年增產不少,但當產量真的統計出來的那一刻。

全村人都沸騰了!

6500噸!

平均畝產超過了4800斤!

增產太多,以至於村民一度懷疑是不是產量統計錯誤了。

由於耕地破碎,又乾旱缺水,新建村的馬鈴薯平均產量常年在2500~2800斤左右。

能產3000斤以上馬鈴薯的地塊極少!

今年卻統計出了4800斤的畝產,讓村民有點吃不準了。

是不是書記老眼昏花,看錯數字了啊!

但多次測算後,事實卻證明新建村的產量並沒有錯!

就是畝產4800斤!

增產了接近2000斤。

這讓老書記想起他第一次種商品薯的那一年,當年立馬每畝增產了750斤。

然而今年卻是每畝增產2000斤,還是帶著全村人一起!

這脫毒種薯果然了得!

比普通商品薯還要厲害!

按每斤0.45元算,那也增收了900元,每畝的收益達到了2160元!

土蛋蛋還真成了金蛋蛋!

村民們臉上也洋溢著喜慶,家家戶戶的媳婦開始比拚起了打洋芋攪團,村裡散發出濃鬱的土豆香味。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