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汽車再次穿過沙漠推土機推出來的道路,兩側的梭梭林像禁衛軍一樣守護著這片土地,風沙不再起舞。

還是那棟兩層的白色樓房,普普通通,但郭陽看著沙海農牧幾個字的感覺都不一樣了,就像是幾年不見,孩子從牙牙學語,突然變得亭亭玉立了。

小白樓房前的院子裡,除了幾輛皮卡外,又多了輛廂式貨車。

羅修上前核實了翻種類和數量,沒有差錯,付錢,工人開始卸貨。

「開兩輛皮卡車來,直接拉到育苗溫室去,找李奇。」

陸漢斌在安排著工作。

郭陽則趁這個時間到其辦公室看會兒資料。

因為就是棟兩層民房,辦公室隻有10餘個平方,放了兩張沙發,和一張兩米多寬的辦公桌,一盆綠植。

空間略顯逼仄。

桌上除了電腦,還放著一摞書籍,各種書籍都有,《防沙治沙與生態環境實務技術》,《排灌機械節水技術》,《野生牧草的引種馴化》,《種草養羊技術》……

最上層放著一本2004年出版的《華夏治沙啟示錄》,電腦前放著本《華夏防沙治沙法》。

看樣子是經常翻。

郭陽拿起看了看,啟示錄主要講述了50年來華夏防沙治沙的成就丶經驗和啟示,有很多科技治沙丶工程治沙的理論知識。

另外一本則是法律條規。

兩本書都做了很多標注,尤其是法律條規和各類政策補貼,幾乎密密麻麻的寫滿了。

有些法律法規的一側,還簡略的寫了時間,和遇到的示例。

哪些補貼已申請,未申請,也做了相關記錄。

圖文並茂,但理論知識太多,郭陽沒想到陸漢斌研究的這麽深。

但想想也是,十幾萬畝,每年近兩億資金的擔子壓在他身上。

盯著的人數不勝數。

集團的監管,下麵的員工,當地的百姓和地痞混混,地方政府……

頭腦裡沒點真東西,沙海農牧可能中途就撐不下去了。

除了書外,文件架上還有很多等著審批簽字的油費報銷單丶驗收單丶付款申請等各類文件。

看了一小會兒,陸漢斌就上樓,進了辦公室,其身後還跟著名三十來歲的女性,在這沙漠邊緣容貌算是出挑的了。

郭陽從其辦公椅上起身做到了沙發上,指著那摞書笑道:「沒想到,嘉禾高層多了名治沙專家。」

「我算哪門子專家,就是中午時分看看。」

陸漢斌在辦公椅上坐下,「我先審幾份文件,弄完就走。」

「你忙你的。」

郭陽在辦公區轉著,很普通的環境,就像是未來農村各地的村政府一般,一棟兩層小樓,一個寬敞的院子。

繼承了嘉禾一貫以來的作風。

樸實無華,農業嘛,實用就行了,搞那麽花裡胡哨乾嘛。

但企業總部還是把逼格弄上去的。

郭陽也沒和人閒聊。

晚上的酒局,人數也有近20人。

郭陽想叫上大哥大嫂,但兩人拒絕了,還說他事業心太強,回來就一直在忙。

郭陽默默聽著,對親人也充滿了愧疚,隻能從物質上進行補償。

沙海農牧十幾萬畝沙地,分成了六大片區,三個項目部,一個公司駐地。

此外,還有個日光溫室。原本是天禾種業派人過來建立的,後來直接掛到了沙海農牧旗下。

20來人,參加的除了公司駐地的員工,就是各片區的主要負責人。

基層的技術員和管理人員還有幾十個沒來,郭陽準備過幾天再每個項目部都去看一下。

等陸漢斌等安排好,一撥人向早就定好的飯店駛去。

郭陽透過後視鏡看了一下,好家夥,清一色的皮卡車,每輛車都印有鮮明的沙海農牧字樣。

這陣勢,不像是去吃飯,倒像是去乾仗似的。

沙海農牧有十幾輛皮卡,如果全湊到一起,那行駛在沙漠裡的氣勢?

郭陽想到了非洲軍閥打仗時的場景。

晚上借著和員工接觸的機會,郭陽用他那三流的演講水平丶一流的畫餅技術給員工做了次思想建設。

也借著溝通對沙海有了更多的了解。

人數多,管理還是略顯粗放。

但如果以現有的條件來看,基層人員其實是略有不足的。

比如說平常專業的治沙隊伍是每天3000多人壓沙,但突擊的時候經常是一兩萬人,或者兩三萬人栽樹。

四十幾個技術員,平均每個人最少要管70多個工人。

有過相關經曆的朋友,都知道這是多麽魔鬼的一幕。

郭陽前世有管理80多個工人種地的經曆,那感覺彆提了,仿佛一鍋會動的餃子在土地裡亂竄。

眼花繚亂,無從管起。

我在哪?我在乾什麽?

所以,每個片區負責人都有說突擊治沙栽樹的效率太低,專業治沙隊伍雖然價格高,但個人效率更高,一個人一天可以壓1畝多草方格,人數紮堆就可能隻有六七分地,甚至更少。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