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二天,李鬱就照辦了。

經過友好商議,每月40兩例銀,雇傭杜大訟師為存菊堂的法律顧問。

堂口遇到差役刁難,案子糾紛的時候,杜訟師有義務及時介入,提供法律援助。

打贏官司的花紅另算!

存菊堂,再添一員大將。

一時間,上門委托的土豪惡紳們踏破門檻。

而「剪辮」案,卻還是在發酵當中。

李鬱派人把一柄董記剪刀,悄悄的放到了土地廟睡覺的乞丐手邊。

醒來後,乞丐大喜。

認為是洪七公他老人家下凡,送把剪刀給自己換頓飽飯吃。

於是,乞丐立刻送到了當鋪,想換幾枚銅錢。

當鋪掌櫃的知道輕重,立即把乞丐扣了送到了府衙。

大獄內,方捕頭親自上手。

用沾了鹽水的鞭子,抽的小乞丐死去活來。

最終,招認了犯罪事實。

土地廟乞丐10餘人,偷盜剪刀,又因為對社會不滿,怒剪他人辮子。

……

趙知府大喜,和巡撫大人商議後決定結案。

無知乞丐偷盜剪刀,後剪他人辮子泄憤。

供狀送到紫禁城,引來了乾隆的憤怒。

他在乾清宮憤怒的摔了茶碗,吼道:

「下麵的人竟敢這樣糊弄朕,簡直無君無父。」

「動搖我大清國本的大案,竟然想用幾個乞丐頂罪。」

「下旨,嚴厲斥責蘇州地方官,告訴他們,如果腦袋不想要了,朕可以幫他們挪一下。」

太監們被嚇得瑟瑟發抖。

而朝臣,表麵惶恐,實則內心穩得一批。

麻木了,習慣了!

伺候這位爺,就得順毛捋。

不過,正藍旗副都統,禦前侍衛和珅卻是提著一顆心。

因為他收到了各省的獻書2000餘冊,其中尤以蘇州府的最多。

其他人不懂乾隆的心思,他卻是摸的透透的。

什麽不分滿漢,開禁言路,不以書中內容掀起文字獄,都是扯淡。

私底下,他曾經和侍讀學士紀曉嵐聊過此事。

兩人一致認為,伺候皇上不能言聽計從。

紀曉嵐是漢臣,宦海歲月兩起兩伏,對「伴君如伴虎」有清醒的認識。

和珅是旗人,又是正得寵,權勢遠超於他。

二人差距甚大,在仕途上沒有衝突,反而可以聊到一塊兒去。

要麽能看透皇上的心思;要麽就事事請示,絕不私自做主。

……

各省進獻的書籍,暫時都存放在禮部。

由專門的官吏,造冊登記,並通讀內容。

忽然,一個書吏翻書的手停住了。

蘇州府彭家進獻的一冊明代書籍裡,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

「關外極北部族,漁獵為生,獸皮裹軀,食不果腹,不知廉恥,常與禽獸為伍。部落男子成年時開始留一根辮子,之後每獵一頭猛獸,則多蓄一根小辮,勇士發辮多不勝數。而隻有一根發辮者,往往被視為懦夫,被逐出部落。」

書吏的手僵住了,他不知道該怎麽看待這個故事。

最終,他還是決定上報。

和這個無聊故事一起上報的,還有另外一首反詩。

乾隆看了,表情冷漠:

「將獻書的二人,交由當地官府處置。」<-->>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