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諸藩宗室,該不該留?
太極殿,三位閣老們坐在左邊上首,下首是督理處五位戎政襄理,張溶丶湯世隆丶曹邦輔丶劉燾丶馬芳。
張溶代表京城勳貴,湯世隆代表著南京遷回京城的勳貴,馬芳代表著新封的勳貴。曹邦輔以兵部尚書總領全軍,劉燾代表著海軍。
今天是督理處成員第一次參加太極殿議事,給出的理由也很堂皇。事關諸藩宗室,需要聽取朝中各方意見。
說句不好聽的話,諸藩宗室被整飭太狠,萬一扯旗造反,還要靠督理處調兵遣將平叛。
右邊坐著六部尚書,五寺正卿,以及都察院和大理院兩院主官。
六部尚書中的兵部尚書曹邦輔坐在左邊。
右邊的十二位神情各異地看著左邊,目光在三位閣老身上轉來轉去。
尤其是高拱的眼睛裡,閃著灼熱的光。
內閣首輔徐階告老還鄉,次輔李春芳奉詔補位首輔。可是內閣閣老從四位一下子減到三位,國事繁劇,不堪重負。
大家都不忍心看著三位閣老為了國事忙壞了身子,都想著給內閣補一兩位閣老,分擔重任。
禮部尚書高儀稟告道:「殿下,前元輔徐公已經告老還鄉,內閣少一人,臣懇請按例遞補閣老,以全國事。」
高儀的話讓殿上所有的人,把目光都投注在朱翊鈞身上,各自揣測著他的心思。
「此事甚大,不急,待六部五寺兩院提出合適的人選,再待孤斟酌。內閣票擬的都是六部五寺兩院的政事,先聽聽他們的意見。」
朱翊鈞的話讓眾人心緒不定,暗中詫異。
太子這是什麽意思?
你秉政以來,任何軍國大事從來沒有經過禦門朝議這樣的公議,頂多就是如今日這樣的小範圍的商議,然後乾綱獨斷。
怎麽這次遞補閣老,你卻說要公議?
難道你心中還有芥蒂,不想讓呼聲最高的高拱入閣?
眾人有意無意地看了看高拱。
有同情的,有幸災樂禍的,有譏諷的,有無所謂的種種不一。
朱翊鈞繼續開口:「今日召集眾臣,要議的是諸藩宗室,作奸犯科的事情。趙中丞,黃尚書,你們輪流說說。」
「是!」
趙貞吉先開口:「周王丶襄藩安福王丶楚王以及遼王,各自上了萬言書,對各藩和自己展開了自我批評,自查自糾。
四王在萬言書裡,列舉了五百三十七人的不法事,案例達三千一百六十七起,涉及郡王十一人,鎮國將軍二十九人,輔國將軍四十一人,其餘皆是奉國將軍以下。
全部移交刑部審理,都察院會一一跟進。」
刑部尚書黃光升接著說道:「刑部接到都察院移交卷宗,會同錦衣衛鎮撫司丶東廠,迅速查明兩千九百五十六起案件,餘下的還在一一核實厘查。
其中唐藩文城王朱宙材丶文源王朱宙柚丶北崢王朱宇潭,私藏兵甲丶陰養死士,意圖謀反之案;遼藩廣元王朱憲爀霸占民女丶殺害百姓滿門一案;周藩臨城王朱勤熾為取樂放火燒毀民屋六十一間,致二十七人死亡一案皆證據確鑿。」
朱翊鈞掃了一眼眾人,「聽聽這些案子!駭人聽聞啊!孤原本以為剛峰先生的上疏,有些言過了,現在看來,是說輕了!
看看這些諸藩宗室,看看他們做的這些事!一天天的,吃人飯,不做人事!」
朱翊鈞清脆的聲音在太極殿裡回響著。
眾人都靜靜地聽著,用心揣摩著他的話,每一個字。
目光盯著他的臉,觀察著他的每一個表情,就像當年他們在這西苑裡,揣摩著那位已經羽化飛升的先皇老道士一樣。
「天下歲供京師米才四百萬石,而各地藩王祿米支出,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