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宏文驚世法
嘉昭十三年,五月十四。
清芷齋,五兒正在整理昨晚賈琮換下的衣物。
今天是恩科鄉試的第三場,賈琮回府過了一夜,一大早就回貢院入考。
昨夜回來,芷芍五兒等問起,賈琮言自己兩場皆順暢,三場隻要正常發揮,此番恩科多半就有斬獲。
一想到他臉上那股自信從容,五兒總會心神萌動,不由自主露出笑意。
這時,晴雯正從外麵回來,臉上的神色有些古怪。
見了五兒,就在她耳邊低聲說道:「五兒,剛我去幫鴛鴦姐姐做針線,聽她說東府蓉少爺,下月初二就要辦喜事。」
五兒低聲說道:「我前天回家就聽我媽說了,說是東府珍大爺去了玄真觀,觀裡修煉的敬太爺親自卜卦選的日子。」
晴雯連忙問道:「昨晚你值夜,我聽三爺和你說了不少話呢,這事你沒告訴三爺吧!」
五兒回道:「我還能糊塗成這樣,今天三爺考三場,告訴他這事,亂了心思,還怎麽考學,什麽都沒三爺的前程重要。
這些日子三爺都在貢院考學,三天才回來過一晚,老爺怕打擾他,也從不叫他過去問話。
連姑娘們都不上門,就怕他分神,要不然走動多了,就算我不說,三爺指不定就知道了,如今這樣更好,熬過三場也就不怕了。」
晴雯鬆了一口氣,說道:「好在伱沒說,省得三爺自尋煩惱,壞了功名,其實遲早也是這麽一出,三爺雖從不說,心裡清楚的。」
……
今天是恩科鄉試第三場首日,經過前麵兩場的洗滌,參考的學子因各自發揮不同,心中滋味也是百般相異。
有人躊躇滿誌,似乎中舉已在眼前;有人忐忑不安,寄希望三場最後一搏;也有人淡然處之,許是成竹在胸。
鄉試第三場試實務策論,共取五道策論題,四道副題,一道正題。
自嘉昭帝登基以來,其作風重經世致用,推崇實效,反對空虛之學,皓首窮經,空談國事。
在科舉取士上,更注重實務之才,對學子僵讀書經,不認疾苦,遊談無根,十分反感。
所以秋闈和春闈中,實務策論的重要性,在嘉昭朝被不斷拔高,並成為是否中試的重要考量標準。
有學子在一二場書經之試,如果發揮欠佳,但是三場策論如有亮點,還是會有極大可能中試。
反之,如果書經之學滾瓜爛熟,八股寫的縝密無漏,但策論卻空乏其詞,言之無物,卻會名落孫山。
因此,三場試實務策論,對所有學子都是至關重要,能否一朝邁入朱紫門,幾乎是一筆策論定乾坤。
貢院之中,登科鼓三通敲過,貢院差役,高舉考牌,上麵寫著三場策論考題,在各排考棚之前,來回巡走。
賈琮看到題牌上共五道策論題,其中有四道為時務策,涉及海政丶土治丶河防丶征賦等實務之事。
提問的角度都不算艱澀,秋闈畢竟隻是科舉中途,考察學子對時政的感知能力,題麵上不會做專攻艱深的要求。
學子隻要不死讀書,對周邊實務有關注丶有思考丶有灼見,基本上就能順利答題,區彆隻在個人角度和深度,這也是最終優劣取勝之道。
而這四題涉及海政丶土治丶河防丶征賦等事,有些賈琮在金陵有親身經曆,早有思慮。
有些在柳靜庵所列的書目中,有詳細論述。
而日常師徒授業與交談之中,柳靜庵對上述實務皆有涉及,特彆是江南土地兼並,田鹽賦稅丶民生疾亂等,都有極深的闡述。
當然有些觀點,不方便寫在鄉試答卷中,但隻要擇其要而言之,就足以切中這些考題的關竅之處。
因此前四題對賈琮來說,並無太大難度。
每當這個時候,對自己拜得柳靜庵這樣的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