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曆史是最好的大製作題材(23)(1 / 1)

第115章 曆史是最好的大製作題材(23)

赤壁大戰中最精彩的人是周瑜和曹操。

主角是曹魏和東吳。

那個時候準確的說是東漢和孫吳。

曹操名義上是東漢丞相,孫吳還未封王,也未立國。

周瑜戰前對曹軍弱點的分析非常精準。

周瑜水戰經驗豐富,指揮起來自信滿滿,戰鬥中能隨機應變,整場戰鬥酣暢淋漓,表現出他傑出的軍事天賦。

真是「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一戰成名,千古傳美!

曹操,本來以軍事才華見長。

自從起兵討伐董卓開始,他敗少勝多,漸漸地料敵如神丶百戰百勝,直到北攻烏桓丶南征荊州,軍事指揮達到顛峰水平。

結果卻突然在赤壁吃了個大癟。

在自己最自信的領域,最成功的時候,吃了最大的虧,這是難以忍受的大起大落。

曹操後來提到赤壁大戰,總是不服氣地說:「軍有疾病,孤燒船自退,橫使周瑜虛獲此名。」

沈三通回答那位記者的問題:「我認為從電影角度來說正好,蜀漢弱但是有曆史高光加成,曹魏強卻在天下大一統的關鍵一戰中落敗,東吳位於其中,三者形成了一個均勢。」

「而赤壁之戰正是導致三個割據勢力成型,三國起始點。從電影呈現角度來說,三者角力,戲劇上足夠有衝擊力。」

沈三通早有考慮,而且赤壁是上下兩部。

第一部是赤壁之戰的鋪墊,他覺得要聚焦於蜀漢團隊。

因為赤壁之戰的導火索就是劉表死亡,給了曹操一統南北的機會,而劉備團隊就在荊州。

隻是沈三通不會把話說死,劇情細節,要等組建編輯團隊討論。

另外一記者提問,對韓三瓶的:「韓董,請問沈三通關於電影票房和院線建設的分析,是否代表中影態度?」

「我來回答,隻是我的個人見解,最多代表火車頭電影公司,算是民營電影公司對中國電影市場的樂觀估計。」

沈三通把這個問題回答了:「也請各位記者朋友,給我們民營電影公司說說好話,讓我們市場活起來。」

韓三瓶暗暗點頭,沈三通就這個好。

有事他真上,真抗。

又一位記者提問:「沈導,我還是想問一下,你的新戲,不考慮外國市場嗎?」

「我的心沒有那麽大,外國市場我沒有征服把握,反而從國內電影市場獲得成功,我有把握。」

沈三通回答:「而且我剛剛分析了,我們電影市場足夠給大片盈利,關鍵在於能不能拍出觀眾喜愛的電影,這一點我也有幾分把握。我自己投了四千萬在裡麵,我要選擇一個風險較小的方式回本。」

「沒有外國市場收益,不是風險更大嗎?」記者呆滯兩秒,才追問。

差一點被沈三通乾沉默了。

沈三通言論真的有點奇怪,但是他總能自成邏輯。

「我已經給出分析了,今天的發言內容也在洞天網進行了同步圖文直播,應該會有一個整理,你可以看看我的第一部分發言。商業可行性分析中已經說明了。」

沈三通示意主持人選下一個記者提問。

一個女記者提問:「沈導,想問一下你的新片進度,大概什麽時間上映?」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