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定北
鈞天道宮那一位與酆都城隍二人到底在陰世中發生了什麽無人知曉。
最終,眾人隻知華墟帝都中城隍廟倒塌了一半,鈞天道宮那位大法尊滿意離去,而都城隍,與緝拿審判四輔神也隻能是黑著臉站在廢墟中任由對方離去。
【好在,至少沒有鬨出太大的亂子!】
此事畢後,國師府遭朝廷下令拆卻,慈航普渡門下三千弟子為各地城隍丶方士丶兵修所捕殺,尤其是這被其壓迫了近七百年的方士一脈,方士府四支脈兼山中方士丶雲遊方士滅運破教,徹底絕了那慈航普渡門下的教統,令其門下無一得存……
而鈞天道宮之中,武庸道行四轉,功成道將的消息傳開,自然又是另一番滋味。
武庸修行才多久啊?五十年不到?
道將真君,在九州祖界可也是了不得的存在了。
正統的道庭四轉,仙道須熔煉萬道道痕,摘得一枚道果,這般四轉才有資格號稱真君,出得界海後,一道壓萬道,是為道庭真君!
九州諸世,道庭的真君道將之名,亦是響徹了混沌界海。
「東海丶扶搖,是不是就要定評三品,號為上族了啊?」
有風道正修心中激昂,緊緊拉著在旁的好友,不自覺地發問道。
「理論上來說,積年的四品州郡世家,若是能出一位道將,應能與幽州【白狼公孫】一般,位列上族。」
前方的武楓聞言,苦笑道:
「可我武氏,這些年崛起的太快了,老爺的道營才兩支百騎,風道戰修剛剛足百,加上東海道場,也……」
扶搖武氏加上整個東海道場也才堪堪位列四品世家,離那三品世族所需的底蘊尚且差了一大截,定品上族?怕是他們這些中層戰力拖儘了後腿!
或許,武氏風修百位正修全部得是築得術士之基,扶搖山再廣布道童,橫生發育,野蠻生長二十年,黃天道營得有十支百騎,有千餘兵馬,屆時,才算勉強有了上族的基本盤。
可中間的丹道上修呢?
道庭論品的上限可沒那麽簡單啊,需得經過諸方評定,勢力丶勢力丶底蘊,最終才能定為上品。
便如如今的涼州上族-金烏帝氏,那便是九州諸界在與二品大界【幽】的攻伐中,擇了生路,金烏一鳴,啼落半仙,在那大戰中耗儘了族中底蘊以六名幽界半仙之首才在道庭獲了一上族位業。
仙道上族始不在道庭聽令,自成一方仙城,在諸仙座下享有有蒲團,隻奉仙人之詔!
可該是如何的人才能入諸仙的眼呢?
至少武庸在見識了界海那七尊近仙之後,暫時是想都不太敢想上族之定了……
「風卿今日又來了?」
武庸高居鈞天殿首,七神陪座左右修行,此時突然睜眼向殿外問道。
「是,老爺,少帝今日在側殿隨尤祭酒等諸力士習練炎符!」
得武庸詢問,金總管出列,立在門前俯首作揖。
風卿自那日神隍陰世大戰後,便是愈發的崇拜仙道,幾乎每日都是淩晨啟,子時歸,整日泡在這鈞天道宮之中修行仙法。
少年慕強,何況這般強人是自家名義與事實上的老師,哪個少年郎不會心生崇拜呢?
「那便喚他進來吧!」
武庸右掌磨擦著一枚印璽,頷首道。
及扶搖總管從側殿喚來少帝,那少年先是入殿一揖,道了聲老師,再尋了一處蒲團坐下。
隻見這鈞天大殿中,原本隻有一主座,但如今其上再添了七尊從座,武庸獨坐中心,七神環繞在側。清淨者掌托神丹;溫吞者袖藏龍靈;冷然者指尖挑起銀星釣竿;威嚴者混元一氣纏繞在側……
「老師,我……」
風卿有些許的猶豫,不知該如何呼喚這七神,或是該再拜?可老師自己都讓他不必行大禮,若拜從者,這就上下尊位不分了。
「不必糾結,七神與我,皆為一體!」
武庸右掌一招,七道身影紛紛化作流光,於武庸天靈上一跳,瞬息間便入了七神天中!
少帝這才訝然點頭,向武庸詢問。
「老師,西荒蜃妖已除,國中慈航普渡亦祛,那我下一步該是如何?先平北疆還是發兵逐了南部的二魔呢?」
如今東周可謂是局勢一片大好,西荒除儘,盛傳天降琉璃寶山,再開一琉璃府,遷民數萬,朝堂的威信大大增長;而國師府敗落,鈞天道宮又是清淨的性子,方士府與大將軍府重新歸納四方,東周散落各地的能人異士亦是看到了希望,僅僅這些時日,方士府中就多了一位山中真人,大將軍府兵論丶武取之下又多了兩名大將。
東周,端的是不同了!
但武庸聞得此言,卻是搖了搖頭。
「北疆的大寇也好,南域的老龍丶冥魔也罷,冰積三尺,本非一日之寒,暫且可以放一放。」
「東周諸道府中如今卻仍舊是有妖魔生患,鄉土之中淫邪野祀不絕,你怎可擅自興兵呢?你最先要做的不是好大喜功要如何的去解決境外大妖,你等需得重新拾起每一道每一州的方士道府,保境安民。」
「興伐殺機是為了讓周民過得更好,而不是為了麵上的豪勝之欲」
「這是你我初見之時,你承諾過的。」
東周很大,大到若非中層的兵修方士以日行數百裡的腳力傳達,尋常百姓幾乎一輩子都沒有出的一地一府的機會。
若不安內如何攘外?各地城隍廟能維係住這個國家架子就已經十分勉強了。城隍爺可平不了叛軍流民……
「我知曉了!」
少帝拱手一揖,複又提問。
「老師,方士一道,有經無法,似我皇家出身,自小耳濡目染各類上經,也難得方士經理,何論萬民?方士之難,唯有千人中出其一的天才才有機會入道修行」
「卿欲請老師,可否以此風道仙學化為顯學,以供天下人修行?」
「吾大周東西逾三萬六千裡,南北往來足有十萬裡,尋常需得軍中兵修靈騎才能有足夠的速度來往四方,亦是有城隍一道,這各地叛亂也才止於當地。」
「我欲興道院,推符道,譬如隻需數張神行甲馬符,尋常百姓就能在兩旬時間內到達東周的任何一處。隻需金符丶黃符,便能讓兵修百姓也能忀災解厄。」
「……」
這般言論見識可也是不差了,不枉其跟隨著武烈修行了數月。
武庸自然不會拒絕這個要求,扶搖風法能在諸界廣播並不是壞處,隻是再向風卿多做了些提點,指派了幾位罡煞術士替他籌備,於東周帝都中開上一輪道課,將仙道基礎灑在這片大地上。
此世有方士,此道與仙道頗近,乃是從兩儀四象五行八卦等等對自然之「道」的剖析,隻需灑下仙道的種子在東周,一代兩代人後,很快就會有金丹法師出現的。
待少帝欣然告退,領了口諭尋得諸修伴他去興起道學後,武庸自身亦是要開始準備攝拿大界本源,采拮靈機了。
而且,武庸右手掂了掂手上的香火神印,法眸微沉。
據傳這是都城隍的前一位,乃是上一個帝朝護國神靈衰亡之後落下的神印;若是以其再結合陰世城隍神道的神誥,應當是速速能立起一方陰土的。無需從頭開始,千年簞享香火,才能功成。
可若要陰土有序,城隍有命,神道昌盛,唯一少不得的還是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