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三七屬於科班出身,雖然在59年拿的是雜牌文憑,但他在另一個時代,可是實實在在的五年製名牌大學正規軍,理論知識是很紮實的。
所以當想到一個縫合的時候,他腦子裡就出現了N種不同的縫合法,以及對應的適應症和優缺點。
現在社會上很多人都小看了5年製本科,就跟看中專生似的,這其實是錯誤的。
5年製本科比其他學科還多學一年呢,尤其是名校,這批醫學生出來水平很高。
隻是後來擴招導致了「文憑貶值」,縣醫院起步碩士,市醫院起步博士,省級以上醫院要有留學經曆。
其實這種意義有多大未必。
曾經有一家醫院被暴光,20多個醫生都有菲侓賓某野雞大學文憑,然後就算是留洋背景,可以進入省級醫院工作了。(國內高校和醫院有類似文憑的很多)
這樣的醫生水平有多高?你敢讓這樣野雞大學畢業的醫生瞧病嗎?
外人根本就不知道,瞧見人家人模人樣坐那兒,門口簡介看似牛逼,以為是碰見神醫了。
再比如,北大清華的本科生,就是比外院考進來的研究生更牛逼,這是為什麽?細想想就知道。
林三七和研究生們最大的區彆就是,他的實戰經驗太少。
實習一年,該看的都看到了,該學的也學到了,有些帶教老師膽子大就敢讓你主刀,有些帶教老師膽子小隻讓你當助手。
不像研究生,天天跟在導師屁股後麵,有太多上手的機會,出了事導師也肯為你兜底,畢竟有師徒名份。
本科實習生和帶教老師則是臨時合作關係,木得感情,出了事再被忽悠幾句,被帶教老師陷害的實習生非常多,林三七就是其中一個。
至於說科研嘛,其實都差不多,研究生的論文也是東拚西湊的。
醫學這玩意兒太高尖端,甭說碩士了,就算博士來了有幾個能研究出什麽東西來?
每年國內論文那麽多,總量已經超越米國,達到全世界第一,可有幾篇具有國際影響,或者開創意義?出過一個理工科方麵的諾貝爾獎嗎?
整個國內醫學界搞科研就是為了應付升職稱和畢業,論文大多都是買的,隻要給錢都能發表。
所以不要小看本科生,隻要補上論文短板,本科生也可以很牛逼的。
比如林三七,到了59年後,林三七有了一個意外的發現,隻要自己膽子大,有得是上手機會。
雖然手術室是臨時的,達不到操作要求,但林三七也準備當著眾人的麵露一手了。
隻見他選擇的第一針,是在距腱斷麵約lcm地方先橫穿一針,將針套入線圈內,拉緊鎖住少量腱外膜及肌腱束,然後將針縱向刺入肌腱,並從腱斷端偏掌側進針。
再穿對側腱斷端,同樣偏掌側進針,離斷端約1cm將針引出,並牽引拉緊讓兩個韌帶斷麵對合,將線圈一端剪斷,在近旁處再橫穿1針,出針後與剪斷線打結。
彆人或許看不懂林三七進針的意義在哪裡,反正就覺得這小子動作一開始有點生疏,但很快就調整好了狀態,變得行雲流水一般輕鬆。
但從葉永安專業的角度來看,他驚訝發現,林三七的韌帶縫合跟他們協和的完全不一樣。
不但是手法不一樣,葉永安還看出來了,似乎林三七的縫合法更科學,更能讓斷裂的韌帶保持穩定。
這怎麽可能?
難道是因為建國這十年當中,國內外醫學界缺乏交流,導致了技術出現代差了?
葉永安越想越不對,強烈的好奇感讓他直接問了出來:
「小林同誌,你這樣縫針有什麽講究嗎?為什麽先要從這裡進針?跟邦內爾縫合法有什麽區彆?」
林三七剛縫好一根腕掌側韌帶,心中還挺高興,覺得自己真是一個天才,沒有帶教老師的指導下,自己就可以搞定。
現在聽到鼎鼎大名的協和副院長還要向他請教,這讓林三七的虛榮心更強了。
「葉院長,你所說的邦內爾縫合法,雖然肌腱韌帶的縫接處抗張力強度較大,但非常容易造成肌腱縫接處絞窄,對局部血液循環影響較大,不利於肌腱愈合,還會引起周圍組織廣泛粘連。」
(邦內爾縫合法是音譯,是外國醫生Bunnell在1918年發明的,也是當時世界主流的韌帶肌腱縫合法,讀者不要質疑,覺得在國內不可能出現外國名字,否則就是敵特什麽。)
葉永安聽了點點頭,做為國內資深的外科醫生,他對邦內爾縫合法的弊端更了解。
「那你所說的寬街縫合法,屬於是自己發明的改良法?憑什麽認為比邦內爾法更好?」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