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頂級食材南日鮑
晚餐時間,綠島飯店內的顧客並不是太多。
顯然59年廈門的經濟狀況也好不到哪裡去,那位老人家還沒畫過圈圈,廈門頂多算是戰略要地,而不是經濟特區。
林三七坐在靠窗的位置上,左看看,右看看,心裡在評估這家飯店一天的流水能有多少,會不會虧本?
南方人的生意頭腦走哪都不會丟,刻在骨子裡了。
其實林三七不知道的是,整個胡建省的情況更糟糕,因為胡建省內90%都是山區,耕地非常少,自古以為都不是兵家必爭之地,因為太窮太沒有戰略價值了。
再加上自然災害影響,所以胡建省內的糧食供應永遠都是不夠的,更何況是59年。
這也是胡建人大量去海外求生存的原因,日子過得很苦,可在國內實在是養不活呀,雖然靠海,但天天吃魚也擋不住。
顧客少,估計後台廚師挺多,所以上菜速度很快,尤其是佛跳牆上菜最快。
當黃色的瓦罐放在桌上,林三七打開一聞,那個香味瞬間就飄到了整個飯廳裡,引得旁邊不少顧客都紛紛回頭。
林三七這個開心呀,拿勺子攪拌了幾下:
「哇,這麽大的海參!這麽大的鮑魚!兩頭鮑喲,還有這是魚膠吧?這個是什麽?……」
看到眼前的年輕食客一臉興奮激動的樣子,旁邊的顧客都是嗬嗬一笑,服務員也是與有榮焉:
「同誌,您要吃最正宗的佛跳牆啊,肯定要來我們胡建。
我們胡建的佛跳牆要用到最好的鮑魚丶海參丶魚翅丶花膠丶瑤柱丶蹄尖丶乾貝丶魚唇丶鴿子蛋丶花菇丶排骨等等,光是食材就足足有幾十種之多,山珍海味應有儘有。
而且我們對配菜要求也很高,像這個海參就得用遼參,還得是六排刺丶兩頭尖的海參;鮑魚一定要兩頭鮑,還必須得是我們胡建莆田的南日鮑……」
林三七聽著服務員在吹牛,突然耳朵一動:
「等等,同誌,你說的莆田南日鮑,是不是那個南日島?」
「對呀,就是南日島特有的南日鮑,我跟你說同誌,這南日出產的鮑魚體肥殼厚,鮑肉細嫩,煮熟後鮑肉不會明顯收縮,全世界沒有比這更好的鮑魚了。」
誰不誇自己的家鄉好,但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林三七的眼珠子這時候已經在亂轉了。
「還有呀,南日鮑不但鮑肉鮮美,它的殼也是寶貝呀,烤乾了磨成粉就是一味中藥石決明,您說這南日鮑是不是全身都是寶啊?」
林三七心中大定,他要去莆田收購石決明,去的就是南日島,這下對上了。
同時心中暗喜,看來這次來胡建不會空手而歸了,又找到一個財源。
第二天,林三七先去郵電局走了一趟。
一來是給單位發了個電報報個平安,並隨時彙報行程;二來嘛也是給潘曄寄了一張明信片,告訴她自己在美麗的廈門。
從郵電局出來,林三七開上吉普車,飛快朝莆田而去。
莆田離廈門隻有200多公裡路,如果是幾十年後走高速也就不到2小時,可在59年林三七足足開了一天,中間在泉州吃了個午飯。
也幸虧吉普車是改裝過的,這要是老式吉普,今天的左右腳和雙手就不能要了。
第二天,南日島。
南日鮑經濟合作社主任要李偉華看著林三七遞過來的工作和介紹信,心裡都樂開了花。
民國之前,南日島是沒有養殖鮑魚,全部都是野生,需要人工潛入海底打撈,而這個打撈權被掌握在島上幾個地主手裡。
解放後,私人是不允許打撈鮑魚的,所以南日島成立了一個農村合作社,采取的政策是集體打撈,集體銷售,然後集體分配模式,人人公平,不存在誰剝削誰。
「原來是首都來的同誌呀,啊呀,我們可真是盼星星盼月亮,可把你們給盼來了。」
林三七有點奇怪,怎麽這位李主任這麽客氣?
但彆人客氣,自己也不能假裝首都人眼睛長在頭頂不是:
「李主任客氣了,我也是受醫院委托,千裡迢迢,翻山躍嶺才到南日島啊,怎麽樣,我要收購的石決明沒問題吧?」
采購員最怕的是當地人說沒貨,那就完蛋了,要麽等,要麽空手而回。
「有有有,石決明我們有,伱們要多少有多少,嗬嗬。」
林三七一聽心中大石頭就放下了:
「那就好,這次我過來是要采購500斤。」
李主任一聽,臉上笑容馬上沒了:「啊,才500斤啊?」
林三七笑嗬嗬道:
「500斤不少了,石決明畢竟是小眾藥,臨床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