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與民同樂(1 / 1)

唐土萬裡 特彆白 1483 字 26天前

  第491章與民同樂

  穿著身粗布衣裳的陳玄禮解下腰間酒囊,灌了一大口後懶洋洋地靠在馬車上,雖然沈郎不在,可是聖人和貴妃的心早就被沈郎帶野了,如今隔三差五若是不出宮來閒逛下那才是怪事,尤其是自打沈園建成以後,聖人和貴妃便連華清宮都不怎麼愛去了。

  想到聖人和貴妃隻去華清宮待了個把月便回了長安城,陳玄禮這位龍虎大將軍便覺得等沈郎回到長安城,定要好好和他算筆賬,需知聖人每回出宮說要與民同樂,可都是叫他提心吊膽的。

  沈園門口,輪換的護衛們維持著秩序,同時對於來幫忙的龍武軍士兵也是見怪不怪,來自城中各坊的百姓很是自覺地排起了長隊,晁衡和鑒真和尚到了以後也隻能排在長龍般的隊伍中間等候起來。

  看到有老和尚也來聽曲,四周的百姓們雖然有些好奇,但是也沒人說什麼怪話,《孽海記》在沈園已經唱了近月,他們早就聽說城中不少寺廟裡有俊俏的和尚都偷偷來聽黃小娘子唱歌,那些德高望重的大師們也沒說什麼話,甚至青龍寺的法門方丈還鼓勵廟裡的弟子來聽曲,說是能堅定佛心,若是堅定不了那便還俗去好了。

  聽著四周的竊竊私語,鑒真和尚也不由感歎起來,他和法門自然是認識的,他年輕時修持佛法,跑遍了長安城裡諸多佛寺,也曾在青龍寺學習密宗佛法,隻不過密宗向來親近貴人,所以富得流油,僧衣素齋都講究得很,廟裡的和尚哪像是出家人。

  這回他來長安城,也是聽說青龍寺挑選了諸多弟子前往安西那等偏遠苦寒之地弘法,因此很是想和那位能勸動法門的沈郎君探討番佛法的。

  人群熙熙攘攘地向前而去,鑒真和尚最後也進了沈園,他本以為沈園應是極為奢華的場所,結果發現那廣場除了占了個大字,便是乾淨規整,此外倒是不見有多少裝飾。

  看著廣場上攢動的人頭和嘈雜的聲響,人們口中的那位黃小娘子穿了身素淨衣服,臉上沒施什麼粉黛,就如同她那位老師永興姬那般素麵朝天。

  沈光並不知道,他留下的那些後世音樂戲劇理論,直接讓那些浸淫於自己所擅長領域的伶人樂人們爆發出了何等的創造力和能量,永興姬許合子、馬仙期、賀懷智、李龜年、公孫大娘這些在開元年間就已經聲名赫赫的樂師們幾乎廢寢忘食地鑽研著沈光留下的那些手書。

  厚積薄發之下,他們所創造的樂曲戲劇幾乎像是井噴般呈現於世間,這也讓李隆基這個風流天子根本就舍不得離開長安城,隻怕錯過了新曲新劇的首演,如今就連他曾經花儘心思的梨園都等同於並入沈園了。

  “黃小娘子雖然不是絕色,可是這歌喉曼妙,便是佛陀菩薩聽了也要動凡心!”

  穿了身墨綠色袍子的汝陽王李璡朝身邊的聖人說道,他雅好音樂,同時也是大唐宗室裡的頭號酒鬼,杜甫做得那首《飲中八仙歌》裡便說,“汝陽三鬥始朝天,道逢曲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李璡回長安以後,聽了這首詩後便十分歡喜,恨不能與杜甫把酒言歡,隻可惜那時候杜甫已經動身前往安西,後麵這位汝陽王就成了沈園常客,封地食邑的產出也全都花在其中,更是時不時向聖人請求移封安西,說要和沈光做個伴。

  “花奴動心了?”

  李隆基看著這個風流倜儻的侄子,不由笑道,李璡是他兄長寧王李憲的兒子,從小姿容妍美,而且聰慧機敏,自幼便時常被他接入宮中親自教養,是宗室子侄裡最得他寵愛的。

  “三郎說笑了,黃小娘子雖好,可是我獨愛永興姬。”

  李璡連忙擺手道,他知道自己這位叔叔向來愛亂點鴛鴦譜,生怕他下道聖旨,壞了自己追求永興姬的大事。

  李隆基聞言笑了起來,說起來永興姬可是比他這個侄兒還大上幾歲,這愛好倒是頗類他年少時。

  就在叔侄兩人說著話的時候,那靠著廣場的樓閣露台上,自有樂師們手捧樂器魚貫而出,而這時還有些喧囂的廣場立馬便安靜下來,再沒有人高聲說話。

  也就李隆基他們身邊皆是龍武軍和內侍扮做的尋常人隔開旁人,叔侄兩個仍舊聊著天,“三郎,怎地玉娘也在台上?”

  “玉娘閒暇時也喜歡來這兒唱歌跳舞,某覺得這般仰觀玉娘風姿也頗有妙趣。”

  “三郎說得是,隻可惜永興姬還是不怎麼愛拋頭露麵,不然某定要……”

  叔侄兩人都各自望著台上鐘情所愛,言語裡全是寵溺和喜歡,這時候樂聲已然響起,那位黃小娘子款款走出,那清亮的嗓音帶著幾分慵懶和哀怨,卻是在廣場上慢慢回蕩。

  “誰不是來人間頭一遭,管不了太多的地厚天高,膽敢對佛陀撒個嬌。哈啊~青春年少(小尼姑年方二八),隻歎呐,光陰催老(正青春,被師父削去了頭發),哈啊~怪一陣春風料峭!(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看不破這塵囂(為何腰係黃絛,身穿直綴?)!”

  歌唱間,還有永興姬念白,直叫李璡眼神癡迷,那露台極大,除了唱曲外,自還有扮做小尼姑和小和尚的樂伎和閹伶翩翩起舞,卻是叫站在前麵的百姓們看得如癡如醉。

  “小和尚他閒把木魚敲(他是個)暮暮又朝朝,好生無聊(偷心盜)反複說,諸法萬象般若(他眼底眉梢)阿彌陀佛呀(圍著我繞啊繞)誰不是,來人間頭一遭(路迢迢夜悄悄)

  隻想把風月都瞧上一瞧(等明月來相照)何妨向菩薩告個饒(意中人,與我赴良宵)”

  雖不是頭回聽這《孽海記》的曲兒,可晁衡聽著那撩撥人心裡又酥又麻的歌聲,也是入了迷,渾然忘了身邊的鑒真大師。

  “我此番,夙願了(世人總是有太多煩惱)癡心愈燒(萬情千緒都要奔走相告)披了件僧袍(轉過頭寄托神明祈禱)掩著麵,笑一笑(神明不湊熱鬨)地獄門,靈山道(哈,寫書人,落筆匆匆潦草)聽過往人嚎啕(來不及追究個中蹊蹺)人世間並不算逍遙!”

  鑒真和尚聽到後麵,也差點忍不住哼唱起來,“地獄門,靈山道,聽過往人嚎啕,人世間並不算逍遙!”這曲兒有佛性,也難怪法門會讓寺中弟子來聽曲,若是守不了便還俗了也罷。

  一曲既了,鑒真和尚微笑著從人群裡離開了,他聽晁衡說過,貌似這首曲兒也和那位沈郎有著不小的關係,他或許該考慮去趟涼州,見一見這位深具佛性的沈郎。

  “這曲子果然有趣。”

  李隆基摸著胡須自語起來,他回宮以後,便聽太子說如今沈園裡最火的戲劇便是那《孽海記》,尤其是這首主題曲,更是坊間傳唱,不知道多少年輕和尚動了凡心還了俗。

  這沈郎還總是能給朕驚喜啊!

  李隆基笑了起來,隨後便拉上侄子自往前方樓中而去,他要去聽聽那《孽海記》的故事到底是什麼樣的!

  感謝大家的支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