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江麵上顯得特彆寂靜,隻有水流聲偶爾劃過,江兩旁都是群山和樹林,不時還傳來鳥獸的叫聲,在三都縣的都柳江往上遊的方向,要不了多久就會進入獨山縣的地界了,袁振興從陰魂那裡得知,他就是在獨山縣和三都縣的交界處撞了鬼的。
袁振興借了個竹筏,他在撐船,王驚蟄斜靠在椅子上打著哈欠,今個從京城飛過來後到了三都縣,他幾乎一路上都是馬不停蹄的根本都沒怎麼歇著,人一到了晚上,乏力就全都湧上來了。
王驚蟄一手夾著煙,慵懶的依著,抬了抬沉重的眼皮說道“你說那個私塾先生和幾天前死了的這個,撞見的像什麼”
袁振興詫異的問道“不就是鬼咯,還能像什麼”
王驚蟄翻了翻白眼,說道“你說的這不是廢話麼我是問你,這些鬼像什麼,都說有幾十個我看不止吧,他們那個時候哪裡還有心思去數數這些鬼有多少個啊,說是幾十個無非就是粗略的估摸了一下,也可能會更多”
“你怎麼知道的,你說能有多少”
王驚蟄將手裡的煙頭彈進了水裡,眯眯著眼睛說道“不止幾十個,我覺得都有可能過百了”
袁振興手裡的竹竿頓時一滯,竹筏速度緩了緩,他略微沉思著,表情也有點嚴肅了起來,嘴中吐出兩字“過百”
“嗯,百鬼”
“百鬼夜行”
王驚蟄抻著懶腰,坐直了身子,惆悵的說道“但願我是想多了,什麼運氣,能碰見百鬼夜行啊,真要是碰見了那我就嗬嗬了,黃主任可是要把我給坑死了,這老貨會未卜先知啊”
袁振興沉默了片刻,把竹竿子調了個個,呐呐的說道“要不咱倆打道回府,回去吧”
“怕了”王驚蟄斜了著眼睛問道。
袁振興頓時哭喪著臉說道“能不怕麼,百鬼夜行啊,百年都難得一遇的破事,誰見著了誰倒黴,我們茅山誌裡就有過記載,這些年間出現過的百鬼夜行也不過就十來次,哪次不是見了就人畜倒黴啊,反正我是不想撞上,實在不行咱倆就研究一下,把黃主任套路得了,胡編個結果告訴他唄,反正他人也不在這裡,又沒人監視我們,咱說啥就是啥,對不”
“你這個想法挺靠譜的,我覺得可行”
袁振興傻傻的說道“真行”
王驚蟄白了他一眼,說道“你當黃九郎跟你樣傻呢”
百鬼夜行和陰兵過路都是一樣,一樣是成群結隊的鬼穿行在陽間,真要是碰見了百鬼夜行的話,袁振興說的話很對,人畜都得倒黴,不隻是倒黴而是完全有可能會被索命了。
當有百鬼夜行這種事發生,被撞上了後,你千萬不能去看,也不能與之交談,百鬼中哪怕就是有一個鬼看了一眼,那就等著七日之內被索魂吧,而且要是因為什麼沒被鎖去的話,你以後會永無休止的被百鬼給纏下去,直到你被索命了為止,袁振興這個茅山弟子為什麼會怕呢
那是因為茅山誌裡麵有記載,碰見百鬼夜行的人,還從來沒有被逃脫過的,絕無例外。
但是如今可有點不好說了,從那個私塾先生所記載的來看,他真要是碰上了百鬼夜行,最後還逃脫升天沒被索命的話,那妥妥的是因為殄文的出現,才讓他逃過一劫。
這就有意思了,殄文到底哪裡來的魅力,居然會有這麼大的效用,連百鬼都能給震懾住。
竹筏逆流而上,此時時間已經到了午夜,前方就是三都縣和獨山縣的交界處了,此地也就是先前死了的那人撞見百鬼的地方,從私塾先生記錄中看,他和友人遇鬼之處也應該就在這附近。
沒過多久,竹筏靠了岸,兩人給拉上岸邊用繩子拴好了。
這裡很荒涼也很偏僻,至少百裡地內都看不見燈火和人煙,全都是群山,樹林,除了幽靜之外,就顯得有點陰森了。
袁振興咽了口唾沫,長籲短歎的說道“好像有點冒失了,咱倆應該準備準備的,就這麼空著手過來,有些不太拖地啊,萬一今晚就撞上了可咋辦,手無寸鐵啊”
“啥運氣啊,一來就撞見”
“萬一呢”
“那就看誰跑的快吧”王驚蟄顯得特彆從容和鎮定,背著手從岸邊的方向,溜達著就走進了樹林裡。
袁振興隻得硬著頭皮的跟上了他的腳步,嘴裡一個勁的念叨著各種道經,手裡還掐了一張五雷轟頂符,隨時做好掉頭就跑的準備。
不過很顯然,他倆想多了,在林中穿行了能有兩個多小時,都沒有碰見任何的意外,彆說白鬼了,連個鬼影都沒有看到。
沒過多久,雞鳴聲起,離天亮也不遠了。
這時候王驚蟄和袁振興已經走了差不多十幾二十裡的山路了,遠處的山腳下,似乎影影綽綽的出現了個寨子。
一個多小時後,兩人來到山下,看著前方的寨子,裡麵已經升起了嫋嫋的炊煙,山中的人多數起的都比較早,幾乎天不亮就開始勞作了。
這是個少數民族的村寨,三四十戶人家左右,房子多數都是木質的,顯得很古樸和老舊,應該有很多年頭了。
村寨裡有早起的人看見兩個身上沾著露水,頭發蓬鬆,眼窩子都深陷進去的外人,顯得特彆驚訝,可能沒想到一大早就有人會來到訪。
村寨中的人都是比較好客的,對他倆的到訪沒覺得有什麼唐突或者見外,反倒是挺熱切的給他們迎了進來,然後在外麵支起一張小桌子,有人還把剛剛做好的飯端了過來。
和寨子裡懂普通話的人攀談了兩句,折騰了一夜的王驚蟄和袁振興就端著碗囫圇著吃了起來,一路上肚子已經不爭氣的叫了好幾次了。
王驚蟄端著飯碗,舔著筷子上的米粒,問道“你說這地方怎麼樣”
“真香”
王驚蟄歎了口氣,扒拉了兩口粥飯,說道“我是想問你,你說咱來這一路走下去的話,有沒有可能發現私塾先生筆下寫的那個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