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 首輔空缺(1 / 1)

東宮,大殿中。

太上皇弘治坐在羅漢塌上,一臉期待的看著嚴成錦。

“嚴卿家想與寡人,私議什麼?”

嚴成錦若有所思,望著蕭敬。

蕭敬會意暗啐一口,不樂意道:“奴婢先出去了。”

朱厚照十分精神,好似有了這本書,變能讓他成為千古賢君。

“老高,印花稅是什麼?”

太上皇弘治目光微凝,找到書上印花稅三個字,雖有注釋,卻讀不懂是什麼意思。

儲備銀倒是認識。

嚴成錦仔細想了想,道:“書中所有注釋,是臣為百年以後推斷,並不適合當下大明推行,唯有國債可用。”

國情不同,唐宋國可以去奧斯曼帝國玩經濟籌銀子,本就不是寫給大明。

朱厚照這狗皇帝偷來宮中。

可眼下,也隻能先應付太上皇。

太上皇弘治蹙著眉頭,“寡人看說得合情合理,為何?”

嚴成錦沉吟片刻,言簡意賅地道:“諸如股票,若士紳在坊間籌集了銀子,百姓就沒有銀子了。

朝廷再發國債,也收不到銀子。”

太上皇弘治麵色僵硬片刻,一臉恍然大悟狀。

就像一個碗裡的水,百姓喝得多,剩下自然少。

……

東宮殿外,

劉健幾人麵色各異,太上皇和嚴成錦進去一刻鐘。

此子私自麵聖,總會讓人有不安的感覺。

“劉公,太上皇可在殿中?”

這時,一個穿著白鷳緋袍的官員擠進來,見諸公等在殿門外,有些不解。

劉健未回答他,反問:“何事?”

“劉公且看。”

兵部主簿張綸呈上疏奏,李東陽和崔岩幾人看了過來。

宣府傳回疏奏,官軍員額多年未補,軍中老弱居多。

如今瓦剌的兵馬頻發出入韃靼,雖未對大明用兵,卻不得整飭兵備。

“募兵二十餘萬人?如此龐大的缺額從何而來?”

崔岩在宣府當過巡撫,對九邊之事了解頗深。

張綸又拿出一封疏奏。

“大人這裡還有一本,下官還未核實數目,可否要稟報太上皇?”

劉健看完疏奏後,大抵明白怎麼回事,卻忽然犯難。

大明的兵製采用軍戶世襲,爹死了才輪到兒子上。

可如今,大明許久未動兵事了,士卒一直未更換,加之福利待遇好,攆都攆不走。

此時,瓦剌出沒韃靼,宣府總兵林希未雨綢繆是好的。

可一口氣撤掉二十萬,就要填補二十萬人。

上哪兒抓這麼多壯丁去?

蕭敬敲了敲殿門,輕喚一聲,得到允許後,諸公魚貫而入大殿。

太上皇弘治看完疏奏後,遞給嚴成錦和朱厚照。

嚴成錦略微瞥了一眼。

疏奏大意是,宣府士卒步入暮年數目龐大,如今,瓦剌漸漸有活動的趨勢,需要大批量換血。

實則,曆朝皇帝都受兵製困擾。

打仗時還好,士卒死了補上缺額,軍隊保持新陳代謝。

若休戰的時間長,新陳代謝就停了,軍隊變得漸漸腐朽下去。

大明的兵製維持下去,又會變成最開始的樣子。

實則與打不打仗無關,製度上有缺漏之處。

上一世,一年兩次征兵兩次退役。

在無戰事的情況下,也能保持軍隊的實力,防止士卒老齡化和製度腐朽。

兵部主簿張綸躬身:“臣以為,不當全換,換五萬人足矣。”

抽人太多,傷農。

諸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顯然是有些琢磨不定。

崔岩開口:“臣以為,當命九邊總兵傳回數額,如若真是如此,也不得不換。”

太上皇弘治思索片刻,點了點頭,很快就散了殿議。

回到府上,嚴成錦讓何能傳王不歲來。

見又要傳物件,王不歲為難道:“大人,如今都不往唐宋國走商了。”

“說說看。”

“具體小的也不知道,總而言之,朝廷下了旨意,去唐宋國的商貨要嚴查。”王不歲小心翼翼的道。

嚴成錦麵色微動,朱厚照這廝什麼時候下的聖旨……

看來以後不能走這條道了。

嚴成錦倒是想告訴朱厚照,但這貨的嘴上沒帶把,諸公隨後就會知道,彼時,離提桶跑路不遠了。

……

晃眼兩月過去,九邊還未傳回書信。

大清晨,劉來若有所思的等在午門月洞前。

見嚴成錦來忙走上前去,“大人,學生有事要稟報。”

午門旁,官員側頭瞥了眼,戀戀不舍的走入月洞。

劉來將嚴成錦拉到一旁,比他還謹慎,小聲道:“家父這回,真致仕了。”

嚴成錦也不記得劉健請辭了幾次,馬文升已經在京城呆了幾年,每日,王越良鄉學院飲茶,含飴弄孫幾年。

劉健再不退休,怕也沒命享福。

劉來道:“內閣又變成了六人,不知李公,謝公和大人,誰會是首輔?”

文華殿,

太上皇弘治坐在禦座上,露出些許惋惜之色,再不讓劉公致仕,良心實在過意不去。

“劉師傅要返鄉?”

劉健道:“臣還未有返鄉打算,京城有養濟院,聽聞頗為熱鬨,臣擇日便搬去。”

太上皇弘治疑惑,看向旁邊的蕭敬。

蕭敬忙解釋:“良鄉商會弄的,王越也在其中,就在武子監旁的大院,有一些官員…”

養濟院,原本是高皇帝為安置殘病不能生者。

嚴成錦卻說方便查致仕後的汙吏,大肆改造了一番。

太上皇弘治頷首點頭,日後也能見到劉公,心中釋然。

早朝,諸公未看見劉健上朝,心中有些猜測。

嚴成錦心中一動,若排輩,如今他是內閣三輔,首輔空著,努力一下,有一步到位的可能。

兵部遞上疏奏。

太上皇弘治注視著疏奏,臉上微微一動,抬頭看向諸公。

“諸位以為如何?”

“大同和宣府年逾五十者,共有六萬人,逾四十者,共有十二萬人,臣以為當換。”蔣冕開口道。

王瓊看向太上皇道:“按舊例,需給一筆銀子,如此龐大的人數……臣是怕傷農。”

撫恤銀,一個人就要幾兩銀子。

談銀子傷智商,諸公閉口不語。

李東陽摸著胡須,“若全部裁撤,以耕田償給,這筆銀子便不用墊付。”

“臣以為不可。”

太上皇弘治看向內閣,循著那道聲音的方向。

諸公見是嚴成錦開口,便立即凝重起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