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門弟子作為華山的未來,數量增長最快。
今年剛結束新年大比後的升班儀式中,致知班四十二人修完華山心法第四層,且全部完成規定學業,晉升為外門弟子,使外門弟子達到七十四人。
嶽不群最為看重的小弟子中,有八人在今年升入了外門,其他五人因年紀尚小,還留在致知班。
現在童生班中還有一百一十一名學員,其中基礎班五名,亟待今年的新生補充,入道班二十四名,明道班二十一名,悟道班因增班原因最少,隻有十一名,致知班積累學員達五十名。
其中延安駐地有學員三十七人,今年新進外門貢獻為十人,多年前設置的外設基地的效果開始顯現。
且李易根在嶽不群的示意下,又招收了二十名十五六歲的軍戶少年,作為駐地的雜工弟子,授予粗淺內功及相應劍法刀法,十年後都有望成為三流好手,也算是不小的補益。
嶽不群要求延安駐地,繼續小批量地招收軍戶弟子作為雜工,培訓幾年,再在華山呆兩年,接受了華山派教學,有了自己是華山人的思想認識,就可以外派做事了。
庶務部終於擺脫了敗家子的身份,開始賺錢了。
前年初,寧中則聽嶽不群所述,又與朱易信、劉得樂多方合計,在玉女峰腳下開了個大雜貨鋪——華山百貨,衣食住行皆有涉及,貨品精致豐富,物美價廉,一經推出,就大受華山弟子及家屬的青睞,紛紛解囊采買,貨品時有斷貨,兼職管理的劉得樂及時推出貨品清單,接受預定。
華山百貨旁邊建了個食肆——食為先,生意更是火爆。
食為先從西安請來兩個大廚,手藝極高,菜式味道遠超華陰縣城的酒樓,把山上大小夥子的饞蟲都勾引了出來,每月必得來這麼一兩次解饞。
有華山內門、外門弟子這樣的高收入群體,迎來送往呼朋喚友,這酒席也不可避免了,食為先每日生意不斷,上座率很少低過七成。
去年年終結算,流水一萬二,純利五千。
今年年終結算,流水一萬六,純利七千,抵過外麵六七家商鋪的盈利。
究其原因,卻是占了壟斷優勢,顧客又多金大方而且穩定,貨品積壓少,結算及時,運費店租減免,損耗減少等。
當然,華山派上上下下的弟子,也得到一定優惠,節約不少,又得了許多方便,可算是雙贏,皆大歡喜。
外聯部亦連年豐收,自有店鋪增加了七家,達到五十六家,占乾股的商行多了六家,總數為六十二家,掛靠在華山的田地達到三萬畝,按嶽不群要求,增購了華陰良田兩千畝,使華山自有田地達六千畝,足夠華山弟子自用。
曹易輝負責的海外貿易,已從南洋來回四趟,每次獲利近萬兩,這些銀錢並沒有送回山中,除再次采購一隻海船及相應的外貿物產外,都準備用在舟山方麵。
按嶽不群要求,華山將在舟山再開設一個駐地,修築造船廠,並培養水手。
從去年開始,谘詢部的弟子已經撒向鬆江府及舟山群島,調查盤踞在舟山群島上幾股海盜的底細,行動時間表已出現在嶽不群的案頭,一待嶽不群簽字,舟山將成為華山新一代弟子的試煉場。
華陰的紡織廠也大獲成功,但增長的勢頭受製於陝西棉花產量,外聯部已開始和棉農合作,繞過中間的環節,包銷棉農棉花,定金已派出數千兩,預計來年,紡織廠的產量將成倍增長。
宋文則已提出在南直隸開設分廠,借助南直隸豐富的紡織供應鏈資源擴大產能,嶽不群已責成資訊部商務科進行評估。
因此,華山在財務方麵極為寬裕,年年有結餘,根本不用嶽不群操心。
現在,嶽不群頭痛的是新進外門弟子的安排,各院部負責人都提前打過招呼,希望能調派某某進部,嶽不群一概以統一考慮拖延著,這些弟子可是十年後華山的主力,需得慎重使用為好。
嶽不群都想把好弟子全部留在太華堂,自己親自教導,但一來自己時間不允許,而且對各院部也不公平,容易出現不滿情緒,因此必須把這些弟子均勻安排下去。
考慮到弟子們的個性及各院部的需要,嶽不群斟酌再三,作出了人事安排,簽字後叫人送到華山學堂。
此時的華山學堂致知班大教室,四十二位剛晉升外門的新弟子們彙集一室,大家興高采烈,說說笑笑,紛紛猜測自己是否進入心儀的院部。
“耀華,你真不選太華堂呀?那裡可是最接近掌門的地方,得到掌門指點一二,一生都受用不窮呢!”張愛明捅捅坐在前排的林耀華道。
林耀華搖搖頭,沒有解釋。
太華堂雖好,但作為華山最高權力機構,必定事務繁忙,經常要派出處理各種事務,現在自己的武功剛進打下基礎,為了不影響以後的修煉,還是劍氣衝霄堂好。
這個部門除了守衛華山各關卡,主要對外征伐,平時部門人員隻專心習武,是華山最強大的武力部門,而代部長也是掌門,說不定也能得到掌門的指點。
“你申請的庶務部肯定可以通過,我聽說,除了常鳳嬌三個女生,就你一個男生申請了內務部,一定可以通過。”林耀華笑著對張愛明道。
“可以通過就最好了,反正我打不過你們,為你們做好吃的也不錯。”
張愛明最愛山下庶務部的食為先,經常往那裡跑,幫著大廚們切菜乾活,嘴巴又甜,大廚們也就不時教他兩手,竟讓他練出了不錯的廚藝,自己也吃得滿嘴流油了,要說體型,整個傳功院弟子,就屬他最胖。
其實張愛明武功並不差,隻是不喜爭鬥,班內排名一直處於中等水平。
“是呀,小胖,以後我們是否吃香喝辣就全看你了。”孫功成在旁邊大笑。
孫功成前年才上山,從延安致知班轉入華山致知班,為人大氣,脾氣也好,相比其他師兄弟算是見多識廣,很快就和師兄弟們打成一片。
眾人正說笑間,就見山長李不山師叔進了教室,身後跟著張易雄、王易偉師兄,教室很快就安靜下來,一雙雙渴望的眼神,盯著李不山師叔手中的紙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