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熊回到家看到自己的兒子正在做飯,這小子回來之後也懂事許多,會做飯也會打理家裡了。
看著自己的兒子,李大熊長歎一口氣。
李正把炒好的飯菜放在桌子上問道:“怎麼了?”
“你有出息了。”李大熊感歎道。
本想著問問自己的兒子,招收這麼多流民,開墾荒地是為了什麼。
可看著自己兒子又想起孩子他娘。
現在兒子會治病,讀過書,也被封官很有出息了,十裡八鄉都誇李正呢。
自己不過是一輩子種田的。
他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吧,又不是殺人放火,兒子好什麼都好。
要是問了免得會討兒子嫌。
李大熊吃飯沒這麼多講究。
一張餅一些醃菜就可以吃得很香,可看著眼前的東西一時間愣了神。
“這一顆顆的是啥?”
“土豆。”李正吃著麵條說道。
見自己兒子拿起土豆剝了皮再吃,李大熊也學著兒子的模樣吃了一顆。
意外的好吃,看向另外一碗問道:“這又是什麼。”
“這是黃瓜。”
一頓飯下來,李大熊很喜歡黃瓜的味道,一張餅夾著黃瓜就吃完了。
吃了飯李大熊又和村民坐在村口聊著天。
李正吃了飯接著教村民修路,水泥這個東西和太稀了不好,太稠了又浪費。
村子裡的人多了也要管管治安,李正讓李義府臨時組建了一個治安隊,平日裡也怕村民與新來落戶的人起衝突。
李正招收流民墾荒的事情,長安也流傳開來。
知道這件事的人不少,這件事被魏征也知道了。
魏征是朝中的諫議大夫又被封為鄭國公,魏征這個老頭子在朝中名聲不咋滴。
一天到晚在李世民麵前彈劾朝臣,得罪的人多了去了。
可是沒有一個人敢得罪魏征。
為什麼呢?因為魏征敢在太極宮當著滿朝大臣的麵指著李世民的鼻子罵李世民昏君。
這種事誰敢這麼乾。
隻能說這個老家夥有種。
又有些不要命。
李世民頭疼。
朝臣對他儘可能退而遠之。
這一次魏征來到涇陽縣,聽說新封的涇陽令招收了不少流民。
這些流民也是大唐子民,若是李正敢征流民做苦役,絕對要好好彈劾他,以正視聽。
看著這裡的情形,魏征找到一群乾了活的流民坐在一起吃著飯。
魏征上前問道:“你們是涇陽令招募的流民?”
見到魏征穿著的是官服,幾個流民連忙行禮。
看著他們的吃食魏征問道,“你們還能吃肉?”
“還有湯呢。”幾個流民笑嗬嗬說道。
魏征中肯地點頭說道:“你們明天都乾活嗎?一天做多久的活。”
“這裡可好了。”一個流民說道:“我們一天可以吃三頓,而且每天中午都有一頓肉。”
另一個流民說道“涇陽令是個好人,還給我們落戶了。”
“我們一天勞作四個時辰,就開墾一些荒地,一個月還可以休息兩天。”
幾個流民一邊笑著說道:“還有工錢呢,涇陽令是個大好人。”
魏征聽完表情好了不少,在涇陽問了一群人,看起來李正並沒有征流民做苦役。
反而給他們安家落戶,還給他們勞作給工錢。
瞧見不遠處有個小孩子正在和泥,魏征上前問道:“你這麼小的年紀也來勞作?是涇陽令讓你做的?”
李正停下手中的動作盯著這個老頭子。
“問你話呢。”魏征說道:“涇陽令讓你們這些孩子也乾活。”
其他人不認識魏征,李義府知道。
見到魏征正在質問李正,急急忙忙而來,“下官見過鄭國公。”
李義府連忙作揖又介紹道:“這位就是涇陽令。”
原來是涇陽令自己在乾活,難怪看了一圈隻有這個孩子在勞作。
魏征微笑說道:“你招收了這麼多苦力,還要自己乾活?”
“水泥這個東西他們用不明白,我教他們呢。”李正說道。
魏征瞧著李正,覺得這個孩子未來可期。
“你招收這麼多的苦力還墾荒,若是種不出糧食這些流民的安置你要如何?”魏征又問道。
李正也乾脆對魏征說道:“這些人已經不是流民了,他們是涇陽人,我已經給他們落戶了。”
把手中攪和水泥的棍子遞給李義府,李正對魏征再次解釋道:“我已經把他們安置了,這些流民居無定所,整日提心吊膽,害怕被官府驅趕,你口口聲聲問我怎麼安置,朝中管過這些人嗎?”
魏征盯著李正的表情,被這個小子問得有些啞口無言。
李正洗去手中的泥又說道:“你知道嗎?這些流民的要求很簡單,他們隻想要安家而已,甚至不要我的工錢,隻要他們有一個家他們就會咬牙去養家。”
魏征眼神閃過一絲落寞。
朝中不是沒有想過安置這些流民。
安置流民需要太多太多的錢財與糧食。
就像李正說的,流民沒想要太多,他們隻是要一個可以安居的家而已。
李正給他們糧食吃,讓他們有地方休息。
還給他們工錢,於情於理是自己過多猜忌了。
起碼他給了這些流民一個家,而朝中呢因為糧食的問題推諉,因為土地的問題難以為繼。
李正和了一天的水泥腰酸背痛,不想再搭理魏征,去自己的小醫館睡午覺去。
李義府對魏征賠笑道:“鄭國公莫要見怪。”
“老夫不見怪,這孩子做的是好事。”
魏征又在涇陽縣許久,回到長安寫了一封奏章,讓人送入了宮裡。
剛打了一個盹,醒來的李世民見到魏征的奏章,打開看了許久臉色又黑了下來。
把奏章放在一邊,這魏征又吃錯什麼藥了無緣無故又來罵批評朕。
朕最近明明什麼都沒乾,這魏征是彈劾朕彈劾的上癮了是不。
李世民氣急敗壞地把奏章扔在一邊。
好不容易閒下來的一天,被魏征的彈劾給攪得沒了好心情。
朕做個皇帝容易嘛!
說的還是收治流民的問題。
李世民回想起來問身邊的小太監,“最近長安的周邊的流民怎麼樣了。”
小太監躬身說道:“回陛下,長安周邊的流民都被涇陽令收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