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朝會
車架啟動,今日的行程也差不多完事了,明日再留一天看看,若無事就要動身趕回鳳陽,事務繁多啊。
朱標閉目養神默默盤算著有沒有什麼事情遺漏下來,不知不覺就睡了過去,等車架停下他才醒來,
朱標也察覺到了,自己確實因為連日奔波勞碌導致休息有些不足,下定決心,無論今日太子妃如何誘人自己都要把持住。
下了馬車後朱標先去了一趟坤寧宮,陪著馬皇後說了一會兒話,其實他自己覺得對馬皇後是有虧欠的,並沒有讓她體會到正常孩子對她特有的依賴。
然後又順路去看了看老朱,他依舊批閱著那仿佛無窮無儘的奏章,一旁的飯菜沒有動一口,朱標讓人換上熱的,看著老朱吃完才告辭離開,
關於藍玉的事情,他們父子倆的態度是一致的,哪怕冒著這柄利刃鋒芒儘失的危險,也要好好挫一挫藍玉的鋒芒。
朱標回東宮後跟常洛華說了幾句話,然後就讓暖玉和大小雙兒伺候他沐浴,其間朱標問了問她們最近的狀況,得知一切安好後也就放心了,暖玉她們跟常洛華呆了這麼久也放鬆多了。
沐浴完之後朱標直接躺進了床榻之中,這下感覺舒服多了,常洛華坐到一旁輕聲說道:“殿下太辛苦了,臣妾看的心疼。”
朱標閉著眼睛笑了笑,乾躺著無所事事的日子他再幼年已經過夠了,並且再也不想過了,現在雖然忙碌,但權傾在手的感覺實在讓人迷醉。
朱標拉著常洛華的手睡著了,晚飯也沒有吃,就這麼一直睡到了第二天天亮,他已經很久沒有這麼歇息過了,常洛華不知何時也躺到了他懷中。
看著睫毛有些顫動的常洛華朱標就知道她早就醒了,隻不過為了讓朱標睡個好覺,一直沒有動身,朱標看著絕美的臉龐,還有紅潤的嘴唇,忍不住咬了一口。
常洛華一下就驚醒了,她是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竟然會被咬一口,而且還蠻痛的,瞬間睜開的大眼睛就布滿了水霧,朱標心虛的拿頭頂可頂自己太子妃的額頭。
倆人互相磨了好久才起床,收拾一番之後朱標就吩咐劉全去一趟工部,讓他們按照臨安公主的吩咐去辦,這點小事也不用請示朱元璋。
常洛華這才發現朱標的玉佩又不見了,無奈的說道:“彆人都是賞賜金銀,隻有您動不動就賞賜自己的貼身玉佩。”
朱標笑了笑,他這個人喜歡的東西不多,小飾品絕對是其中之一,尤其是玉佩,所以他就覺得彆人也應當喜歡,而且賞賜金銀多俗。
劉瑾在旁都快激動的流淚了,太子妃終於把他不敢說的話說出來了,殿下的玉佩無論哪一個都是宮廷內製的,其珍貴性無需多說,更重要的是那可是貼身之物,有時候就代表了太子殿下的意誌。
朱標撓撓頭,朝著劉瑾吩咐道:“去內造局讓他們特製一批麒麟玉佩,儘快送到東宮。”
朱標自己貼身的玉佩一般都是龍紋的,這麼送人確實不太好,那就換成麒麟吧,其寓意也很好。
吩咐完之後朱標跟自己太子妃吃了一頓早飯,兩熟煎鮮魚、香米飯、瑪瑙糕子湯、錦絲糕子湯、木樨糕子湯、海清卷子、蝴蝶卷子、豆湯、泡茶。
這些朱標夫婦倆自然是吃不完的,一般都會賞賜給貼身的宮女們,常洛華飯量小,自己吃完後就開始照顧朱標用膳。
吃完後朱標就出去上早朝了,今日他得上朝奏報一下遷民的具體事宜,有些安排也好看看朝廷的意思,畢竟明年還會遷民,這次就是案列、所有人都盯著呢。
到了奉天點門前,朱標走進之後文武百官都上去前恭迎,太子威勢日盛一日,現在武勳政績一個不缺,可謂是下任皇帝的不二之選。
朱標樂嗬嗬的跟他們打著招呼,對楊憲更多表現出來幾分熱情,畢竟人家前段時間才幫他在朝堂上說過話,也有那時極力反對那件事的官員來解釋。
朱標也都安撫了,他們其實也並沒有什麼錯處,若是大規模的讓差吏為官,第一個反對的就是朱標。
吏滑如油可不是假的,若不是在鳳陽的是朱標,那些官差不要說做出政績,不貪臟就不錯了,所以雙方並沒有矛盾的點。
等奉天殿大門一開,眾人魚貫而入,按照日益完善的規矩行禮,李善長今日還在府中養病,就由楊憲當先奏報,畢竟他執掌著中書省。
朝廷現在最重要的就是秋收,各地的糧食賦稅是命脈,一旦出現問題明年的工作就彆想展開了,這件事自然也沒那麼輕鬆,
各地均有些小問題,有些地方官總是心存僥幸,想著就我這小地方,缺一點也無人可以發現,疏通一下就是了。
朱元璋自然不會慣著他們,當即下令各地官員隻要出了問題,罪責連誅,並且又派了禦史台的人下地方體察民情,看看是否有貪官汙吏借機多收苛捐雜稅。
一切都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大明開國也有兩年多了,朝廷機構愈發完善,中央對地方的掌控也是如此,皇權已經覆蓋到了絕大多數州府。
等都差不多了,朱元璋看著自己下方的兒子說道:“遷民大計事關重大,太子來說說辦的怎麼樣了。”
朱標微微轉身朝著自己父皇行了一禮,然後看向下方的群臣講述目前鳳陽的情況,包括興修水利,開墾荒地,並且準備建造縣城安置十餘萬人。
這些大概事情官員們也都從鳳陽傳來的奏報中聽說過,不過自然沒有當事人講述的清楚了,不得不承認太子殿下做的甚為妥當,一步一步顯然是早有計劃的。
不過因為這個會影響到往後數年的遷民事宜,所以官員們也有不少問題和建議,朝會進行到了中午才結束,所有人心中都有了具體的了解。
按照最初製訂遷民計劃時的預想,往後三十餘年都不會停的遷民,中原地區各地都緊缺人口,山西江南等地的人口又有些過多,所以這件事是要不斷進行完善的。
朱標特意攬下這個工作也是因為此,曆史上明朝大遷民可是從洪武年一直持續到永樂十五年,這種可以說是百年國策的事情,朱標當然要親自打好例子才放心。
………………………
啦啦啦啦啦☆*:..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