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章:經略巴蜀之始(1 / 1)

找到了新的入蜀通道?雖然是水路,並且還需要進行實地勘測,證明的確能夠得以讓大軍通行,無疑是一個“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好消息。

入蜀的棧道當然還需要繼續修,隻是證明水道能夠利用之後,修棧道的工程就不用那麼趕了而已。

勘探那條水道需要時間,最短也需要兩個月左右。

呂武召開了一次特彆的會議。

“如水道可用,入蜀之軍不可為一‘旅’,或可增至三‘師’。”呂武說道。

三個“師”的漢軍就是兩萬兩千五百名士兵,看似好像是有點少,取決於巴、蜀、漢中那邊各勢力的軍事實力,老實說實際上是有點多了。

在曆史舞台上活躍的幾個諸侯國,也就是近一二十年來用兵的數量越來越多,不然之前用數千兵力相抗衡才是常態,隻有一些有限的強國才能動用過萬以上的兵力,能拉出三萬以上大軍的諸侯國滿打滿算也就四五個,可以動用十萬以上大軍的諸侯國僅僅是晉國和楚國而已。

漢國要對漢中、蜀地、巴地動用兩萬兩千五百規模的軍隊?解朔的腦子趕緊開動起來。

“王上,如此一來需動用兩萬熟悉水性之民伕。”解朔還要感謝是依靠水路給大軍維持後勤方麵的供應,要不然需要動用的民伕會更多。

對於這一點,解朔有了一些聯想。

用水路來維持後勤供應可以減少人力上的需要,那麼是不是能夠針對各區域的水係,部署接下來東出的戰略呢?

必須要說的是,解朔的這個想法有點不切實際。

如果每一條水係都能提供大軍方便,曆史上的幾個王朝為什麼要專門搞運河?

事實上是,絕大多數天然形成的水係,它們絕對不可能全程能夠提供舟船行使,有些是河段過淺,也能是植物縱橫交錯,更可能是河中有礁石,甚至還能是水流湍急外加密布礁石。

所以了,運河不止是將兩個天然河係挖通的作業,其實是需要將天然水係進行改造。

民間用途還能湊合一下,使用於軍事用途則是絕對馬虎不得。

呂武現在擔憂的就是西漢水河係需要改造才能投入使用,更怕需要改造的河段太多。

一旦西漢水需要大肆改造,耗費的人力物力絕對不會比修建棧道少,可能在耗時上也會比修棧道更多。

勘探西西漢水的重任被交到了少府這個部門。

少府是什麼玩意?在漢國就是管營造的一個機構,他們直屬於君王,其餘官員無法下達任何指令。

漢國的少府是一個人員非常龐大的部門,其實並不是歸於國家體係,算是君王的個人“財產”。

少府現如今管轄著之前陰氏的大部分產業,包括冶煉業以及製造業,下轄奴隸的數量超過八十萬之多。

目前的少府令是成甲,而成甲之前是宋彬的副手。

如果能換一個身份的話,其實宋彬會更願意擔任少府令,不是作為上將軍。

原因?陰氏化家為國之後建立漢國,上將軍是公職,少府令才是君王的家臣。另外,從實際的權柄方麵比較,少府令的權柄實際上要比上將軍更大。

在漢國,少府令不但能管營造,他們還擁有“國防軍”之外的一支常備軍,硬要給個稱呼就是“君王私軍”了。

心裡再怎麼著急,呂武也不得不用最多的耐心來進行等待。

終於在兩個月零八天之後,西漢水的狀況得到總結,漢國隻需要改建其中一段長度約一裡的河段,能夠使西漢水變成漢軍入蜀的通道。

需要改造的河段,主要是河床太淺了一些,舟倒是能夠通行,但是吃水深一些的船則會擱淺。

這一條西漢水其實是被群山包圍,並不是處在什麼開闊區域。這邊的山都不是什麼名山,也就是當地人隨便給取了名字,並不見於任何曆史片段。

呂武後來才知道西漢水其實跟“陳倉”有點距離,並不是能夠直接在“陳倉”附近進行登陸。

西漢水的源頭在“西犬丘”,以漢國的行政劃分就是“隴西郡”境內。

呂武還不知道一點,日後這一條河係會被命名為“天澤水池”。

雖然是用“水池”來命名,但它真的不是什麼湖泊性質,河麵的寬度也不是太寬,主要是有相關的政治意義。

“左近並無人煙,動工無需憂慮暴露。”成甲來彙報抽調人手前往改造河床的事情。

對於水利這種事情,漢氏子姓花了三十年的時間來積累經驗,尤其是“長渠”開始修建之後,更是累積起了足夠多的水利相關的人才。

跟成甲一起來的還有安生。

這個叫安生的人追隨呂武已經二十七年之久,原先主要是負責農桑,一再參與對水利的修建,挖掘出了水利方麵的才能,“長渠”開始分段修建之後,他擔負起了其中的幾個河段。

“修建水壩需耗時半月,期間若無水汛,挖掘半月便可成。唯有憂慮之處,恐被下遊得知。”安生說道。

那個“天澤水池”的總長度其實不長,也就三十來裡而已;西漢水的總長度就有點長了,一共超過了兩千裡以上的長度,經由的區域非常多。

西漢水還有一條支流叫“白水”,昔阝、平周兩國的地盤就有在白水邊上,一旦西漢水和白水的水位降低,兩國不可能完全沒有察覺到。

呂武的身份地位決定了一點,看待事情不用過多去注重“過程”這個步驟,隻需要關注“結果”也就好了。

臣下進行事無巨細的彙報,無外乎就是讓君王明白乾什麼事情會存在什麼風險,再來就是記住自己的功勞。

河段需要改造是吧?呂武同意並簽發命令,一旦出了什麼事,責任也要挑起一部分。這個在當前時代很是合情合理,才不是後麵那種送死屬下去,黑鍋屬下背,所有的功勞都歸於領導的時代。

國尉開始向各個郡縣下達了征召文書,再由郡縣的郡尉和縣尉落實來自中央的命令,比如挨家挨戶通知誰得到征召了之類。

同時,右相崔杼也簽發了一道又一道的命令,哪個郡需要準備多少種類的物資,哪一種的物資又有多少,等等很多的事項。

既然已經確認西漢水可以作為入蜀的通道,漢國首要就是打造一批舟船。

大批大批的人得到征召命令,除了士兵和民伕之外,就是工匠被大批集中到“隴西郡”那邊。

士兵和民伕到了地方立刻變成伐木工,他們弄來了適合的木材,交給專業的工匠打造成為舟船。

在各種匠人方麵,漢國的數量絕對是冠絕於各個諸侯國。

沒有太特彆的原因,無非就是呂武知道各種匠人能決定一個國家的國力高低,很早就不斷進行搜羅,後來又儘心儘力培養罷了。

當然了,不是每一位匠人都會打造舟船,漢國對於打造舟船的匠人培養其實也不怎麼重視。

沒有辦法的事情,漢國境內也就大河與渭水算是兩條大河係,大河實際上大多數河段不適合用來水運,渭水的情況也不容樂觀。

所處的環境會決定一個國家在某個“專項”上麵的投入,漢國能夠利用的水係不多,沒有特彆去重視舟船建造,著實是太正常不過了。

“攻漢中先期,舟數量不得少於三千,船不低於五百。”呂武為了計算這些沒少勞心勞力。

舟的製造沒什麼大難度,要是不講究一些,木排捆綁結實了,其實也不是不行。

船也不是什麼大船,長八米、寬四米五也就行了。

漢國的技術儲備並不是無法造出長二三十米的大船,著實是入蜀的這一批船隻,真心沒有那個必要啊。

這種等級的“船”其實不能叫船,稱呼“艇”更合適一些。

打造那些舟船需要耗時約一年三個月,征召起來的民伕和工匠可以先各歸各處,入蜀序列的軍隊則是要操練起來。

這一批入蜀漢軍,他們其實不用刻意操練舟船作戰技巧。

畢竟,水戰什麼的,當前玩得比較溜也就楚國和吳國,其餘諸侯國連像樣的水戰都沒有曆經過。

入蜀漢軍需要的是先把遊泳給學會了,不用在水裡多麼能打,掉進水不會淹死就行。

最為重要的是,他們趕緊把乘坐舟船給適應起來,彆搞得到時候達成舟船行軍走一路吐一路,暈乎乎上了岸再任人宰割。

“編甲之事,如何?”呂武問道。

漢中和蜀地是個什麼情況?地形方麵就是山地居多,擔負入侵任務的漢軍將不會大批列裝鐵甲了。

士兵不穿甲,麵對遠程武器的攻擊時,失去甲胄的防禦會產生極大的傷亡,輕便的藤甲就成了選擇之一。

成甲彙報道:“已編甲五萬副。”

正兒八經的藤甲製作起來並不簡單,少不得過桐油的一道工序,並且從製作到成品的周期並不短。

少府製作的藤甲沒有那麼正經,能保證防箭的防禦力,使用周期則是不會太長,穿著估計也不會怎麼舒服。

呂武已經命人實際試驗過,一套鐵甲在那邊,放著不保養也就半個月的功夫,鐵甲會開始生鏽。

這個是地形地理環境決定了的事情,空氣裡的水分子太多,氣候濕潤就會讓鐵甲的保養變得非常麻煩。

不獨獨是鐵甲遭遇到了難題,皮甲其實也沒有好到哪去。

皮甲要是水份過多,不但會變得軟綿綿,它還會出現一種自我“膨脹”,導致該有的防禦力下降速度無比之快。

所以啦,彆看曆史上很多蜀軍大多不使用鐵甲或是皮甲,並不是當地的政權在財力方麵不足,其實是采取“更適用”的道理而已。

銅甲?家裡有再多的礦,著實也是經不起那麼造啊!

因為足夠重視的關係,漢國關於蜀地那邊的情報收集得越來越多。

現如今古蜀國正在與昔阝、平周二國交戰,戰事的爆發地點在大江上遊周邊。

無法得知確切位置,還不是那邊根本就沒有城池,再來是沒有能夠作為“地標”的名山。

說是三國兩個陣營的大戰,其實三方合起來的兵力還不到一萬,分成兩個陣營在山林裡麵打打停停,大多數時候玩的是“遊而不戰”這種戰術。

其實挺能理解的。沒有必須防禦的城邑,空間方麵不夠開闊,會戰真心是打不起來。

漢國這邊,呂武首先提出了軍事思維方麵的問題,提醒即將入蜀的各級軍官,入蜀之後不能拿“中原”那一套在蜀地去用。

什麼堂堂正正列陣交戰,蜀地那邊的軍隊估計是沒有這種概念的吧?

漢軍入蜀之後就隻有一個打法,攻打各個政權必救的城邑,優先搶到立足點,再壓縮敵人的生存空間,力圖完成圍而殲之的戰略。

為了讓各級軍官更加了解,呂武特彆讓人去收集楚國跟吳國曆來的交戰案例。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吳國並不是靠硬實力抗衡楚國,玩的就是遊擊戰的戰法。

當然了,書上學來終覺淺是一種必然,呂武隻是讓他們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好在遭遇到什麼事情之後不至於連個對應的方法都拿不出來。

到時候漢軍展開對蜀地的入侵,還是需要他們自己用腦子去應對所會發生的各種突發狀況。

總耗時將近一年半的各項事宜準備就緒,漢國在做這些事情的同時,中原以及南方並沒有被摁下暫停鍵,隻是漢國僅僅關注,沒有去進行太多的乾涉而已。

來到新一年的夏季,呂武準備要前往“隴西郡”為入蜀大軍壯行之際前,有來自“河東郡”的急報,說是士匄沒有事先打個招呼,帶著約五千左右的護衛力量直接入境了。

士匄這是要入侵漢國嗎?並不是的。

範國現在的狀況非常不好,都城“新鄭”直接麵臨以楚國為首的聯軍威脅。

再則說了,哪怕是士匄親自率領,隻有五千範軍而已。

漢國有自己的邊防體係,五千範軍突襲之下也許能攻占漢國的一些“邑”或“邦”,接下來就該麵臨漢軍的重兵合圍了。

“範王邀韓王、荀王將來‘長安’拜訪?”呂武知道士匄急了,可能中行吳也有點急,韓起則是被拉來湊人頭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