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專題報道
這件事太大了,楊東升根本就蓋不下,也不能蓋。
考慮了半天,楊東升沒想出怎麼彌補順河煤礦事故的辦法,倒是想出了該怎麼對付他爹。
楊東升拿起電話,“楊槐,你過來一下!”
“哥,我聽說順河煤礦出事了?”楊槐一進門就道。
“真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
“這麼說真的出事了?”
“冒頂,傷了5個人,其中一個恐怕是不行了!井工礦的危險性不是露天礦能比的啊。”
以井工礦的複雜程度,出事是早晚的。
世界前十大產煤國,除中國外,其他國家都是露天礦為主,美國的露天煤礦超過6成,澳大利亞有近8成,印度的露天礦比例甚至有近8成5。
就算井工礦,國外的地質條件也都是非常好,用前世他們公司領導的一句話就是,“煤層就跟桌子麵似的”。
咱們中國的露天煤礦比例連5%都不到。
井工礦地質條件之差,楊東升前世曾經下過一個礦井,地下湧出的水,溫度再高一點就是開水了,得往工作麵大量送冰,才能進人。
就算這樣中國煤礦工人仍然生產了世界一半的煤炭。
“哥,那怎麼辦?”
“沒事,順河煤礦的死亡指標還沒用完!”
“那就好,那就好!”楊槐鬆了口氣。
“叫你來,是叫你幫我放兩個消息出去。”
“你說!”
“第一,把楊忠逼得日初上吊的事宣揚出去!”
“這事不用我宣揚,全村早知道了!”
“全村都知道還不夠,我要讓全鄉都知道,最好連外鄉的人都知道!今後楊忠無論走到哪,都會被人指指點點,戳脊梁骨,說他逼死自己的兒子。”
楊忠在家作威作福,不在乎家人怎麼看他,但是對外人的看法,他卻看得跟天一樣。
楊東升就隻能用這些外人製衡著他,讓他不敢再像以前一樣肆無忌憚,防止前不久那樣的悲劇再次發生。
說來也真他麼的可笑。
“第二,放消息說,楊忠當年連生了三個女兒,覺得自己生不出兒子,於是就去抱養了一個兒子,但是抱養回來沒多久……”
“什,什麼!”楊槐都聽傻了。
楊忠連生了三個女兒,第四個就是楊東升。
楊槐看了一眼楊東升,“哥,這事不會是真的吧?”
“我多麼希望它是真的!”
中國傳統的家庭觀念,實在給了楊東升太多條條框框,對付起楊忠、楊艾來,楊東升完全被束縛住了手腳。
就連對付楊艾,楊東升也隻能借助他姐夫的手。
對付楊忠,楊東升就更沒有辦法了。
天地君親師!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擱在古代,楊忠打死楊東升都沒地方講理去。
這也是楊忠的底氣所在。
但是隻要換一個身份,以楊東升如今的威勢,楊忠公用孫子的性格,他早就跪下來,叔啊、舅啊的滿世界叫了。
所以楊東升要擺脫目前的困境,最好的辦法就是擺脫這層父子關係。
但是想通過驗DNA,證明不是父子又是行不通的。
楊東升基本可以確定,他就是親生的。
因為楊東升的長相,跟他爹實在太像了。
所以楊東升才害怕周影生下孩子,他卻變成他爹那樣的混蛋。
送走楊槐,楊東升叫丁武準備車,送他去市裡。
原本的計劃,有些還是能繼續執行的。
瓜州日報社對麵的茶座內,楊東升手拿一份《瓜州日報》。
越是讀,楊東升越是覺得不對味。
怎麼說呢?如果有人能拿來一份幾十年後的《瓜州日報》,跟現在的《瓜州日報》對比一下的話,就會發現。
這兩份報紙,除了內容有區彆,在排版、構圖、用詞方麵,幾乎一模一樣。
簡直就像這份《瓜州日報》被人冰封了幾十年一樣。
其中充斥的那種僵化、呆板,簡直讓人抓狂。
輿論是塊高地,你不去占領,彆人占領後就會用來攻擊你。
楊東升等了沒有多大會,一個三十幾歲的男人從報社走出來。
楊東升站起來揮了揮手。
“楊老板,你好你好!”
兩人坐下,張記者遞過來一張《瓜州日報》,在上麵點了點,“楊老板,你看看,怎麼樣?”
“一版?好好好!”楊東升一看,沒想到真能撈到一版。
雖然他的新聞,上了一版就隻能一個小豆腐塊了,但這可是要比在其他版弄一個整版都強。
因為根據楊東升的經驗,絕大部分領導對本級單位的報紙,基本就隻是看看一版。
“張記者,你有沒有興趣寫一篇專題報道?”
“專題報道,什麼方麵的?”張記者頓時來了興趣。
既然能發稿子,又能掙外快,何樂而不為?
“是這樣的,去年我們順河鄉對各礦場實行了承包……”楊東升介紹了自己對順河礦區複墾的情況。
競爭河東一礦,楊東升最大的優勢,就是他的複墾能力,隻要河東把複墾列為競標河東一礦的必要條件,那麼楊東升基本就贏了。
“礦區複墾?現在都是發展經濟,複墾真的沒有太多人注意,而且現在是年中,各項年中總結方麵,專題都安排好了,要不過一段時間?”
過一段時間,就算這個張記者不是忽悠楊東升,到時候黃花菜都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