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1 / 1)

富礦 總是覺得累 1101 字 3個月前

第137章東邊日出西邊雨

“你自己跟它們那麼親,怪得了我嗎?”周影白了楊東升一眼。

進屋沒多大會,周影又打開門,“不準帶它們進屋!”

為了避免再被口水襲擊,楊東升隻能死死抱住三個碩大的狗頭,同時順便在狗毛上擦口水。

這樣一來,狗子們更興奮了。

狗子們還以為楊東升在跟它們表示友好,跳的更加歡實。

這體型,這一身毛,楊東升終於知道“狗熊”這個詞是怎麼來的了!

等狗子們的興奮勁過去,已經是大半個小時之後了。

一進屋,就見黃胖子正窩在椅子上睡覺。

楊東升在它屁股上戳了戳,這貨才抬起眼皮,一臉冷漠的看了楊東升一眼,然後眯上眼,繼續睡。

這一冷一熱的,差距有點大。

洗了個澡,換了身衣服,楊東升擦著頭發,從洗澡間出來。

就見剛才還對他愛搭不理的黃胖子,施施然走過來,靠在他褲腿上使勁蹭。

直到蹭的貓毛都起靜電了,才心滿意足的離開。

“它剛才是不是出去便便了?”楊東升指著黃胖子問周麗。

沒等周麗回答,大門口的方向,忽然傳來一陣狗吠聲。

楊東升忙走出去,就見一個四十來歲的矮壯男,人正一臉驚慌的站在門口,“楊總,楊總!”

“劉健!”來人正是機械廠的劉健。

“不準叫!”

狗子又想湊過來。

楊東升連忙衝狗子一指,“趴下,不準過來!”

狗子一臉委屈的趴在地上——人家還是個寶寶,乾嘛對人家這麼凶!

“屋裡坐吧!”

周影叫人上了茶。

“假期還沒結束,怎麼這麼快就過來了?跟老同事們接觸的還順利嗎?”

“楊總,我就是為這事來向您請罪的,事情讓我辦砸了!”劉健一臉羞愧。

“砸了就砸了吧,這不賴你!這個年頭,鐵飯碗還是太深入人心。前不久,我幫運河縣武裝部安置退伍兵,結果隻不到三分之一的人願意來報道。能挖來幾個,就算幾個吧。你不會一個人都沒挖到吧?”

造機械的技術難度,要比開礦高多了。那是真的需要大批技術工人,不是隨便拉一群人就能乾的,工程機械的事急不得。

“楊總,我的意思是說,是想來的人有點多。”

“多?有多少人願意來?”楊東升的眼睛一下子亮了。

“這個!”劉健撓了撓頭,“總得有好幾百人吧?”

劉健自己也沒想到,會有這麼多人願意來。

當春節前,楊東升用麵包車,將財務部、機械廠職工的福利,送到礦山機械廠的家屬院的時候。

整個家屬院雖然表麵上一副毫不在意的模樣,但是所有人家的窗戶都偷偷打開了一條縫。

還沒到傍晚,劉健家門口就開始上人了。

有的提著雞蛋,有的拿著紅糖,還有些實在困難,隻能空著手,舍得一張老臉上門。

劉健一開始還很高興,沒想到這麼輕鬆,就完成了楊總的任務。

但第二天來的人有增無減,然後是第三天,第四天……

九十年代,正是全國第一輪下崗潮。

當孩子上不起學,老人看不起病,肚子餓的咕咕叫的時候……什麼鐵飯碗、金飯碗,碗裡沒有飯,要碗還有什麼用?

最後就連劉健的師父,都拎著兩瓶酒上門,希望劉健能把他的兒子,帶到順河的機械廠工作。

其他幾十個回到礦山機械廠的工人,也受到了差不多的待遇。

劉健一臉緊張的看著楊東升。

這幾百人的命運,可全在楊東升一念之間。

聽完陳誌麻的介紹,楊東升沉思了一陣,撥了一個電話號碼。

“誌剛,嗯,我回來了!這個年過的怎麼樣?給你說個事,年後我就準備上楊馬街二期工程,財務部要做好準備。”

楊東升放下電話,劉健衝楊東升深鞠一躬,“楊總,我代表礦山機械廠幾百口子職工,謝謝你!我們商量過了,隻要您願意用我們,我們可以接受工資減半!”

“工資減半,為什麼要減半?”

“這不是……”

“劉健,如果廠子規模擴大後,工資不但沒有增加,反而減少,那就不但是你的失敗,也是我的失敗了!”

工資減半,固然是可以趁機省下一大筆支出,但是楊東升不願意這麼乾。

不是楊東升錢多的燒得慌,而是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後世,經常能在網上看到這樣的雞湯文:一個鏡架,瑞士的工人能耐心打磨30天,我們國家的工人雖然在技術上可能不輸他們,但卻很少有這樣的工匠精神,打磨一個鏡架隻……

楊東升真想噴說這話的人一臉。

瑞士工人會花30天打磨一個鏡架,是因為他打磨一個鏡架,老板就能給他開一個月的薪水。

中國工人打磨一個鏡架,老板隻給開3小時的薪水,你憑什麼讓人家花30天打磨一個鏡架?

總有些人,自己吃飽喝醉了,然後站在道德高地批判年輕人——你們為什麼情願送外賣,也不願意進工廠?你們都不願意進工廠,長久下去,我們的製造業還有救嗎?

送外賣掙的更多,房價那麼高,醫藥費那麼貴,你憑什麼讓人家,放著工資高的不乾,去下車間?

何況楊東升現在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也隻有錢了。

東邊日出西邊雨。

投資彆人的工廠不成,楊東升沒想到自己這邊倒開花了。

當然這些人楊東升也不會全要,他要的是真正能乾活的人。

麵前的人三十八九歲,戴著一副厚度足可以防彈的眼鏡片,頭發油的簡直可以炒菜!

此人是礦山機械廠的技術科副科長劉康,同時他也是劉健的弟弟。

雖然是副科長,但卻是正兒八經的正科級,劉康是長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博士。

原本他是不準備來的,他有個大學同學在南方某廠工作,已經多次請他過去。

劉康已經答應了下來,準備過了年就去南方,今天他是被劉健硬拉過來的。

“我聽劉健說,你參與過礦山機械廠的挖掘機項目?”

“是的!”劉康點點頭,“挖掘機項目,我從頭到尾都有參與。”

“那我就開門見山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