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工業化
喝了一大杯核子咖啡後,霍克感覺自己越發疲憊,頭暈目眩也越發嚴重起來。
站起來伸了伸腰,他用力呼吸了幾口空氣,胸口還是有些沉悶,自言自語了一句:“看來我最近壓力太大了。”
坐下來後,給休斯敦航天城發了最後一條彙報,便進入自動掛機模式。
感到身心疲憊的霍克,便來到自己的休息位置,套上睡袋開始睡覺。
而倆人的身體內部,已經累積了不在少數的氚,雖然氚元素通常隻會通過β衰變釋放出β射線,β射線對於穿著艙內宇航服的宇航員而言,其實危害並沒有想象中大。
但是霍克和韋德倆人,是通過飲用水,直接將氚喝進體內的,β射線通過消化係統、血液循環,已經蔓延到全身上下。
由於一開始輻射劑量比較少,倆人還沒有受到致命傷害,但是隨著時間推移,此時它們體內的氚濃度,已經超過安全線,而且在持續不斷累積著。
β射線在體外照射,最多造成皮膚癌、皮膚潰爛之類,還很容易發現臨床症狀。
而一旦進體內,那問題就大發了。
消化係統中的腎臟、膀胱,血液中的白細胞,最先受到輻射傷害,然後是整個身體。
現在倆人的身體,已經開始出現明顯的臨床症狀,隻是由於疏忽大意,沒有注意到核輻射的問題。
如果他們在一開始,就發現核泄漏汙染水源問題,或許還有救。
隻是此時為時已晚了。
另一邊。
廣寒宮基地。
隨著十一月份的到來。
基地內的各項基礎設施,開始逐步完善起來,比如虹灣第一發電站,此時終於完成了初步建設,發電功率維持在萬千瓦。
加上基地本身的27個碳14核電池,總發電功率在9550千瓦左右。
最後就是太陽能電池板,目前基地鋪設的太陽能電池板麵積,一共是5400平方,最高發電功率為萬千瓦。
但是由於月球有月夜期和月白期,導致太陽能電池板麵臨一個致命問題,出現了陽光照射時間15天,沒有陽光照射15天。
如此一來,太陽能電池板將出現15天有電,15天無電的局麵。
在月球上,碳粉儲能發電的模式又用不了,而采用化學電池儲電,需要都化學電池太多。
目前燧人係的鋁納米空氣電池,最大儲電密度,才達到千瓦時/公斤,采用化學電池,會造成巨大的死重和高成本。
因此雄鷹航天設計了一種彆具一格的儲能技術——納米鐵粉儲能技術。
此時聶長風、石克己、秦武,三人正在建設納米鐵粉儲能發電廠。
石克己操作著挖掘機,在距離基地大約公裡的西北側,這裡有一個半徑52米左右的隕石坑,挖掘機挖掘著隕石坑底部。
而聶長風則操作著打樁機,將泡沫矽鋼柱打入地下。
納米鐵粉儲能廠,由納米鐵粉製造艙、充氮儲存艙、氧海綿艙、反應地坑、溫差發電係統、氧化鐵回收係統、變電配電係統組成。
工作原理非常簡單,利用了納米鐵粉會和氧氣自動反應的原理,釋放大量的熱量,從而促使溫差發電模塊發電。
整個發電流程,就是利用太陽能電池板、核電池、地熱發電站多餘的電能,大量製造納米鐵粉。
然後將納米鐵粉儲存在充滿氮氣的儲存艙內,當需要發電的時候,就將納米鐵粉吹入反應地坑中,同時注入純氧、納米鈣晶粉末(一種抗結劑)。
純氧和納米鐵粉相遇,會迅速產生化學反應,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並釋出大量的熱量。
而月球的亞真空環境,反應地坑中的熱量很難散發出去,反應地坑也采用了特殊設計,采用了大量的鏤空設計,可以有效利用月球的亞真空環境,達到保溫的效果。
抗結劑納米鈣晶粉末,則是為了避免四氧化三鐵熔接在一起,變成一整塊鐵板,方便清坑作業。
目前燧人係研發的熱電材料,已經將熱電轉化率,提升到%的極限。
加上電能提煉納米鐵粉、製造純氧、納米鈣晶和機械作業的能耗,這套係統的熱電發電效率,隻有%左右。
整體效率確實差了很多。
但這對於月球的供電係統,有至關重要的補充作用。
畢竟現在廣寒宮基地的太陽能電池板,總功率達到萬千瓦,15天可以發電兆瓦,加上核電池、地熱發電站。
在月白期的時候,廣寒宮基地的電能富餘非常多,而在月夜期卻出現電能供小於求。
如果不那調控電力,對廣寒宮基地的工業,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因此研發了納米鐵粉儲能技術,雖然熱效率低了一些,但至少初步完成了電力調控係統。
其實燧人係和工程院,還研發了另一套發電係統,是以熔鹽發電技術為基礎,衍生出來的發電係統。
隻是高溫高壓的熔鹽,對發電係統的管道腐蝕太強,暫時還沒有研發出可以長期使用的材料,熔鹽發電技術隻能在實驗室實驗。
低熱效率的溫差發電,成為支撐月球基地工業化的重要技術。
此時廣寒宮基地的工業規模,在月白期可以達到日產泡沫矽鋼450噸、鋁合金80~90噸、其他各種電解原材料300~400噸。
工業製品種類,主要是:鐵軌、鋼柱體、太空艙骨架、抗輻射鉛複合板、鋁合金板。
有了這些材料和工業製品,對於建設基地而言,速度提升了非常多。
比如之前在生活區與科研區之間的交通通道,就在前幾天,完成了外殼、骨架、密封鋁合金板的鋪設工作,現在進入了內部配套設施的裝修。
藍星隻需要送一些隔熱層、保溫層、電子設備、電器和機械設備,就可以建成一條長度100米左右的通道。
如果全部材料由本土運輸,100米的交通通道,需要幾千噸的重量,就算是本土幾個航天城全力以赴,也需要一個多月的運輸。
可以通過本地工業,供應一部分粗材料、大型零部件,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同時,廣寒宮基地的工業化經驗,也為日後月球大開發,奠定了工業基礎。
規模與日俱增的廣寒宮基地,也變得越發的重要起來。
而藍星這邊,很多矛盾也越發尖銳起來。
特彆是那些勢力不上不下的二流子,他們看到廣寒宮基地的發展速度,比他們預計的速度更加快。
那種差距一天天擴大的局麵,促使很多勢力內部,產生了南轅北轍的分歧。
有人想向大中華聯邦靠攏;也有人想拉幫結派,發展自己的航天產業;還有人向諾亞會、西洲聯盟靠攏。
藍星各個勢力的分化、整合,進入了前所未有的浪潮中。
謝謝各位親的支持(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