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參觀(1 / 1)

納米崛起 嶺南仨人 1152 字 27天前

五輛大巴車,以及十幾輛暗中護送的越野車,停在東營老黃河口淡化廠門口。

戴著口罩的一行人,從大巴車上魚貫而出。

巴蒂爾?沙阿是聖土國考察團的領隊,他通過翻譯人員的翻譯,知道自己到了目的地。

放眼望去,老黃河口淡化廠的占地麵積非常大,工廠兩側還有正在建設的廠房。

負責招待一行考察團的人,是華國水務的副總經理田華章,他指著淡化廠介紹道:“沙阿先生,這裡就是我們的淡化廠,目前每天可以生產230萬立方純淨水。”

翻譯人員將田華章的話,翻譯給巴蒂爾?沙阿。

巴蒂爾?沙阿看著這個不起眼的工廠,有些驚訝地問道:“田,這裡就是海水淡化工廠嗎?真的每天可以生產230萬立方純淨水?”

片刻之後,田華章點了點頭:“是的。”

而沙地王國考察團的領隊阿布?巴卡爾?沙特,瞄了一眼工廠,他們國內就有大量的海水淡化工廠,不過基本是在拿石油換淡水。

就算是富得流油的狗大戶,麵對老式海水淡化工廠的效率和成本,也感到了肉痛。

一行人經過工廠門口的檢測站,在淡化廠廠長的帶領下,參觀了淨水車間的生產過程。

當看到淨水設備中,不斷流出的純淨水,阿布和巴蒂爾眼神中,露出了熱切和渴望。

對於國土以沙漠為主的沙地王國,淡水無疑是比石油還重要的資源,而眼前這這一排排純淨水蓄水池,確實讓他們羨慕不已。

阿布開口問道:“田,不知道這些設備多少一台?當然如果你們願意轉讓技術,我方也會給一個滿意的價格的?”

“阿布先生,我們公司暫時沒有轉讓技術的想法。”田華章直接拒絕道。

三方考察團聽了翻譯後,倒是沒有感到任何意外,擁有這種技術,華國肯定不會輕易轉讓。

“價格方麵也非常便宜,一台日產10萬立方的淨水設備,隻需要6000萬華元,這是具體的設備報價單,各位可以看一下。”

田華章一旁的助理,將提前準備好的報價單,遞給三個考察團的人。

阿布、巴蒂爾等人,急忙翻看起來。

淨水設備分三個型號,分彆是5萬立方、10萬立方、30萬立方,價格分彆是3000萬、6000萬、1.8億。

這個報價,對於財大氣粗的沙地王國、聯合酋長國而言,還真可以接受,感覺有些貴的,隻有聖土共和國這邊。

不過這僅僅是設備報價,還有管道鋪設、廠房建設、配套設施,以及最重要的淨水薄膜。

特彆是需要定期更換的淨水薄膜,平均每半年更換一次,價格也相當的感人,各個規格的淨水設備,更換一次淨水薄膜的費用,分彆是50萬、100萬、300萬。

加上每立方純淨水0.5元的專利費,以及設備折舊費用、電力費用、人工和維修費之類,每立方純淨水成本在1.2~1.3元左右。

如果再加上海鹽處理、輸水的成本,平均價格都在2~3元每立方了。

雖然比他們自己搞的便宜不少,目前主流的海水淡化成本,通常在每立方3~5元,而且大規模生產,還是一個問題。

目前沙地王國的海水淡化規模,達到1200萬立方每天,占全世界海水淡化規模的15%左右。

而華國方麵,有後來居上的節奏,按照藍色時代、北控水務的規劃,預計在2015之前,形成日產2億立方的規模。

阿布權衡利弊之後,開口問道:“田,薄膜能否授權我們自己生產?我們可以支付專利費。”

“非常抱歉,薄膜隻能由我們生產和安裝。”田華章可知道上麵的意思,這已經不是錢不錢的事情了。

作為之前海水淡化技術的領軍國家,沙地王國方麵不會輕易妥協,畢竟對於乾旱少水的西亞地區,水比石油更加重要,要不然他們就不會投入大筆資金,研發海水淡化技術了。

儘管眼前的純淨水,比沙地自己的淡化水更加乾淨,添加微量元素後,基本就是直飲水的級彆。

但是這種受製於人的情況,絕對不是阿布願意看到的,他寧可用沙地王國自己的技術,因為自己的技術是可控的。

同樣聯合酋長國、聖土共和國也覺得顧慮重重,在這種模式下,他們看到了危機的存在,一旦華國水務斷供薄膜,後果不堪設想。

隻是成本問題,確實困擾著他們,財大氣粗的沙地王國、聯合酋長國還好。

而並不富裕的聖土共和國,讓他們采用沙地那種技術,根本不現實。

一邊是價格優勢,但是有安全隱患;一邊是價格昂貴,卻可以保證自主可控。

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通過官方的關係,巴蒂爾可以拿到一個相對優惠的價格,但是風險仍然存在,這需要他們國內的高層,才可以做出最終的決策。

三個考察團,在東營淡化廠考察了半天,便在當地暫住下來,然後聯係他們國內,彙報了這一次考察的結果。

除了這個三個國家的考察團,其他國家派遣過來的考察團,也陸續抵達了東營。

那幾個希望購買技術的國家,被田華章一口拒絕了。

現在有意向采購的國家,隻有希臘、摩洛哥、馬耳他、埃及,其他都處於觀望狀態。

其中比較迫切需要的埃及和島國馬耳他,目前雙方都在談判之中。

對於國際市場的開拓,華國水務總公司,並沒有太過於熱切,同時很多條件,都沒有打算讓步,一副愛買不買的樣子。

作為地中海腹地的島國,人口才43萬的馬耳他共和國,是第一個簽署合作備忘錄的。

雙方簽了25萬立方/日的合同。

緊隨其後的摩洛哥,簽了第一期的合同,淡化規模是100萬立方/日。

這些沒有什麼地緣要害的小國,他們本來就是中立國,對於戰略安全的考慮上,沒有那麼關心。

因此他們率先簽了合同。

另一邊。

沙地、聖土、聯合酋長國等各方,需要考慮的東西太多,一時間陷入了僵局中。

在藍星的另一側。

利樂公司的瑞典總部。

總裁辦公室。

現任利樂公司總裁的安德烈?羅蘭,看完了大中華區的彙報,頓時臉色凝重起來。

大中華區的收入,占了集團收入的三分之一,要知道利樂去年營收是106億西元,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市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