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質疑,反駁(1 / 1)

重生1985 洞中狐 1295 字 25天前

“哈哈,這話我信,楚叔叔雖然看著和藹開明,但他骨子裡帶著守正思想。”

得知蘇崢被楚青山打電話警告,陳誌高哈哈大笑起來:“我跟你說,慕煙那丫頭從小就崇拜楚叔叔,她跟楚叔叔的性格差不多。”

“我現在就能想到你倆要是結婚了,不但要聽老婆管,還得被老丈人管,兩人還都是老師,管教人那叫一個得心應手,一下子就把你在學校缺失的愛補回來了!哈哈……”

“啪!”

蘇崢直接掛斷電話,不給陳誌高更多挖苦自己的機會。

……

“呼……”

吐出一口悶氣,齊國生臉上浮現輕鬆之色。

自打知道要建商場的消息,齊國生就猜到這是蘇崢的手筆。腦子不受控製地回憶蘇崢之前說過的那些話,繼而開始為百貨商場即將擁有一個強勁對手擔心。看過報紙內容後,壓在心頭的大石頭終於移除了,隻要不是同類百貨商場就行!

輕鬆感覺讓思路變得通達,再回想報紙內容,齊國生不得不佩服蘇崢。

入股不成就自己建商場,這種魄力不是一般人能夠擁有的。關鍵是蘇崢選擇的盈利方向,普通人做生意賺得都是下遊渠道的錢,他居然想在中間賺錢,而且隻是靠提供場地賺錢。

不過想想蘇崢之前建議自己把百貨商場的櫃台租賃出去,齊國生又不覺得奇怪了。隻是不知道這種模式能不能走得通,畢竟櫃台和鋪麵還是有很大區彆的。

……

“這是典型的鼓吹恐嚇!真不怕把彆人大牙笑掉,說什麼羊城一個季度外流國企職工一萬多人,那我就得問問了,從國企外流出來的人去哪了?總不能回農村種地去了吧?”

“跟國企鐵飯碗相比,能吸引工人主動出走的無非兩個可能,要麼乾個體戶,要麼就是自己搞企業。辭工的人那麼多,又有幾個能搞得起企業?”

“由此可見個體商戶的增加速度要比企業增加速度快無數倍,這種情況下隻會出現供不應求,怎麼可能有貨賣不掉?”

三月三日,《羊城廣播電視報》上出現一篇篇幅不長卻很有針對性的文章,明顯是在質疑昨天《新民晚報》上發表的文章。

羊城國企外流職工隻是一個例子,真實狀況是每個城市都有這種現象存在,大多數從國企辭工的人確實選擇了個體經營,能夠自己開企業的畢竟是少數。

《羊城廣播電視報》的這篇文章一出,立刻迎來大範圍的認可讚同,反之對《新民晚報》發布的文章嗤之以鼻,更有甚者發文抨擊無良記者劉衛東收了某些黑心商人的錢,淪為資本口舌。

“改革開放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某些人為了一己私利肆意抹黑改革成果,破壞改革推進……”

“專業的事情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新聞工作者要有新聞工作者的職業操守……”

“……”

“我現在都快成人民公敵了,各種壓死人的大帽子都想往我頭上扣。”

劉衛東一臉淒苦,發文章時他就想到過報紙上會出現爭論,但他並沒有在意。因為按照以往的情況,爭論都是對事不對人的,再怎麼著也不會影響到自己。

可他想不明白,滬市那些小報刊明明說過商場的老板是蘇崢,怎麼這次就集中針對起自己來了?

報紙上的反應確實有點出人意料,看著苦兮兮的劉衛東,蘇崢隻能安慰道:“劉大哥,你相信我嗎?”

劉衛東輕歎道:“要是不信你,我也不能做這種事啊。”

“那就好!”

蘇崢笑著點頭:“我的目的你知道,就是為了宣傳商場。報紙上爭論越大,知道商場的人就越多,就像之前的健美褲一樣。你彆在意報紙上怎麼說,讓他們先吵幾天,咱們早晚會扳回這一城的!”

劉衛東猶豫不定看著蘇崢,過了好一會兒才頹然歎道:“行吧,反正都這樣了,聽你的。”

……

“我知道的也不多,這樣吧,電話號碼給你,你自己去問問。”楚東升故作平淡,報出電話號碼之後快速掛斷電話。

《新民晚報》的那篇文章楚東升看過,剛看到時暗暗高興。但是第二天出現的質疑聲音讓楚東升不禁擔憂,雖然知道質疑的聲音論據不足,卻也找不到合適的反駁點。

隨後每天都會出現反駁質疑聲音,卻遲遲不見辯解的聲音出現,楚東升好幾次想給蘇崢打電話問問他打算如何應對,拿起話筒又變得猶豫。

剛才突然接到電話詢問滬市商場情況,聽口氣似乎有租賃的意向,楚東升知道這是之前自己聯係過的服裝企業老板,可一時間聽不出具體身份。

即便如此,也足以讓楚東升隱隱開心,有人詢問那就說明有一部分人能明辨是非。

……

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

特彆是吵架這種事情,哪怕一個人嘴皮子再利索,如果沒有對手應戰,吵著吵著自己也會乏味。

報紙上連續聲討諷刺了好幾天,遲遲不見《新民晚報》出現回應文章,有人覺得那個叫劉衛東的無良記者害怕了。

就在大家鳴金收兵後的第二天,無良記者劉衛東終於出現了。

“大鍋飯尚且不夠吃,新爐灶真能養活所有人嗎?”

標題下麵是一副畫作,畫作中左右分明擺著兩口鍋,分彆寫著計劃和市場。

左邊的人排著長隊,吃飯人臉上或掛從容,或露笑臉,每個人都表現出不緊不慢的輕鬆狀態,手裡端著或新或舊的飯碗。

右邊的人頭密密麻麻烏泱泱一片,擠在最前麵的人滿臉欣喜,伸著飯碗從鍋裡撈吃的。後麵的人則是高舉飯碗,能夠看到卡通小人臉上的急切和張大的嘴巴。

“已然宣布破產倒閉的沈城防爆器械廠仿佛還在眼前,身邊端著破舊飯碗的企業比比皆是,鐵飯碗真有那麼鐵嗎?”

“從國企辭工外流的工人如何選擇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但卻避不開一個事實,那就是外麵比裡麵好。一個賺到錢的例子會帶動十個想要賺錢的人下水,這十個人都能賺到錢嗎?”

“筆者對於企業經營確實了解不多,但筆者親眼見過,也親耳聽彆人說過,生意同行不同利!同一種生意有人能賺錢,有人賺不到錢,這是不爭的事實。這就相當於同樣性質的企業,有的企業效益很好,職工生活安寧祥和。有的企業卻麵臨困境,艱難度日。”

“計劃經濟尚且不能保障所有國營企業溫飽無憂,市場競爭的經濟模式下,誰敢保證自己一定能長期存活下去?”

“幾乎每個省份都有家用電器生產企業,有的企業做的風生水起,有的企業卻困於一隅。衛生巾作為新興事物,國內生產企業也不算少,為什麼市麵上流傳最多的隻有幾個品牌?相比起以上兩種,漂亮新穎的服裝更容易被老百姓接受,受眾群體也是最大的,為什麼還有優劣之分?”

“中國地大物博,有些人活了一輩子也沒能把國內走遍,有些人甚至連自己老家都沒有走出去過。如果他們中間有人乾個體營生,接觸不到外麵的先進信息,是不是要優先選擇聽說過的品牌產品?”

“仔細觀察不難發現,但凡是效益比較好的企業,必擁有超乎常人的銷售渠道,作為新加入到某個行業的後來者,拿什麼跟老牌企業競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