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佛門大勢
————
隆!隆!隆!
先天大道氣機橫貫九重,‘上元八景金闕紫府混元天尊’眸子中閃過一抹混沌之色,氣息沉沉浮浮無定,數以千萬計的世界殘骸,沉入茫茫宇宙虛空深處。
”元始符詔!!”
一道大道清光在蒼茫宇宙至高處落下,見得這一道恢宏的大道清光,廣成子等闡教金仙紛紛收手,佛門諸佛一方也麵露凝重。
這道門三清之一盤古玉清元始大天尊之名,當中沉甸甸的分量,不要說佛門諸佛,就是阿彌陀佛、無量壽佛、釋迦摩尼三位‘萬佛之祖’亦不敢小覷分毫。
這是一方宇宙的至強,而這一道玉清元始符詔,就是元始意誌的一部分延伸,沒有任何存在膽敢無視這一位的意誌。
“敕令……”
大道天音若有若無,自無窮高遠之上落下,尤其是在‘上元八景金闕紫府混元天尊’周身浮現,這一位混元天尊微微一禮。
“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帝君,代執梵教第二十三天,為東嶽帝君天主,掌六道輪回之所,敕一十八重地獄天人鬼神。”
在元始天尊意誌之下,近乎淵海般的大道氣機中,混元天尊道袍獵獵,與廣成子、赤精子等闡教金仙大道光輝普照十方。
“這是老師法旨,”廣成子執番天印,看著元始符詔中溢散的絲絲大道天光,恭恭敬敬的向著高懸的符詔躬身施禮。
三清符詔是做不得假的,隻要道門三清還在這一方宇宙一日,就沒有人敢在道門三清身上打主意,這是去死有道。
“舍下三分東嶽氣數,再斬下一具半身,為梵教佛門護法大神,自此因果了結!!”浩渺莫測的天音,直接落入混元天尊的心中。
那一道天音不知何來,也不知何往,驀然落在混元天尊的心頭,讓混元天尊全無抗拒的心思,隻覺得自身沐浴在元始大道光輝下,近乎被元始意誌同化了一般。
這一刻,道門闡教金仙與佛門三世諸佛們的目光,都落在了這一位‘萬劫不磨’的混元天尊身上,等待著混元天尊的抉擇。
這是道門闡教與佛門各退一步,各自妥協了一部分的結果,混元天尊若是不接受,不隻道門闡教無可奈何,佛門也絕不會善罷甘休。
大日如來佛、金剛不壞佛兩大‘萬劫不磨’的佛陀,在一旁平靜的看著混元天尊,梵音法咒猶如一頭頭天龍盤桓在左右。
在眾多先天大神通級數的目光交彙中,哪怕以混元天尊不死不磨的道業,也微微感到了一絲不適,更有一絲悸動蔓延。
“東嶽接詔,”
一道堂堂正正之極,不失皇道氣魄的洪亮聲音,自虛空中乍然浮現,在這一尊‘上元八景金闕紫府混元天尊’的身上。
一尊身披山河社稷袍,頭戴十二旒日月平天冠的先天帝君緩緩走出,隨著這一尊先天帝君的出現,‘上元八景金闕紫府混元天尊’的氣息忽然跌落。
其後,一尊仙光繚繞道意盎然的道人,一尊萬鬼萬神朝拜的陰天子,一尊大日淩空照耀宇宙的三足金烏,一尊黑發披肩神態狂放的原始天魔,一一自‘上元八景金闕紫府混元天尊’的身上走出。
每走出一位‘與世同存’的先天大神通,‘上元八景金闕紫府混元天尊’的氣機就會跌落一大截。待到五大化身皆在天尊身上走出之後,這一位混元天尊也就隨之不複存在了。
“弟子,東嶽接詔!!”
這一尊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帝君高聲應和,自身東嶽神光流轉,蒼茫東嶽泰山氣魄雄渾之極,與元始符詔上浮動的氣機相得益彰。
冥冥之中自由三分東嶽世界氣數,落入了佛門氣運之中,讓佛門氣運微不可查的漲了一絲,其中更顯興盛之態。
眾位道門闡教金仙們麵色各異,隻是玉清元始符詔當前,這些弟子門人也不敢有任何異議,一個個收了神通法寶,關注著佛門諸佛菩薩的反應。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大日如來佛盤坐蓮台,看著元始符詔落下,心頭一片了然,雙掌合十道:“恭喜東嶽帝君,證就護持正法婆羅大神尊位。”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一位位佛門諸佛在大日如來之後,也洞悉了此間因果,麵上帶著和煦的笑意,金身法相再度歸入虛無冥冥之間。
一時間,被數十尊先天大神通打成一片漿糊的虛空,隻有眾位道門闡教金仙的大道光輝,依舊在這一片虛空渲染。
一尊尊闡教金仙自茫茫虛空中走出,番天印、陰陽鏡、九龍神火罩等一件件先天大道奇珍,沉浮著先天大道偉力。
赤精子人如其名,可謂性如烈火,陰陽先天寶鏡神光流轉,生死清濁涇渭分明,道:“哼……可恨,便宜佛門那幫家夥了,若不是老師法旨,貧道定不與這幫家夥乾休。”
闡教金仙中有的麵露不憤,有的神色平靜,隻是心裡頭多少有一些不平,以闡教的強勢霸道,何時吃過什麼虧。
這些闡教金仙不說性子如何,但依著闡教的聲威,在這一方宇宙稱得上橫行無忌,不占旁人便宜已是這些闡教金仙顧慮闡教名聲了,哪裡知道何為退讓。
固然,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帝君已保留了大部分的利益,可到底是出讓了一部分的利益,讓許多闡教金仙都有一些不滿。
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帝君與幾大先天化身,對眾位闡教金仙拱手道:“多謝諸位師兄出手相助,若非諸位師兄出手,東嶽這一遭必然要吃大虧。”
騎著九頭獅子的太乙真人一手撫須,大袖長飄,道:“師弟亦為吾闡教弟子,道門正宗之人,吾等師兄弟猶如手足,自當守望相助。”
一尊身披白雲道袍的中年道人,麵上帶著溫和的笑意,道:“師弟毋需生分,吾等師兄弟之間,不必如此多禮。”
廣成子歎道:“師弟切勿多禮,你那本尊為閻浮人間道的昆侖掌教,為闡教鎮壓昆侖祖龍脈,對吾闡教功莫大焉,吾等闡教中人自不能看著他佛門欺辱師弟。”
“這也就是佛門昌盛,為天地大勢之一,老師不能逆了大勢,不然也輪不到佛門如此猖獗。都不用老師的盤古幡出動,就是老師的浮黎元始珠,便能教這些佛門諸佛知道厲害。”
對於闡教元始天尊的盤古幡,闡教的眾位金仙有著絕對的自信,浮黎元始珠雖與盤古幡差了一籌,也是一件至高奇珍。
兩件至高奇珍任意一件,都能讓底蘊略微淺薄的佛門知道厲害,‘混元無極’者自是天命之一,可是在至高奇珍之下,也能讓‘混元無極’者為之變色。
雲中子輕聲一笑:“不過,佛門也得意不了許久了,佛門雖是佛祖道統,可是先天根基不足,不及道門正宗秉承大運。”
“一時的大興勢頭,難以長久維持,終歸是會再度衰落下來的。到時就是吾等道門中人,尋佛門之人了結因果之機,”
玉鼎真人撫掌道:“自一百五十元會之前,旃檀功德佛重走通天之路,宣揚大乘佛法精妙。自三十五部大乘佛經中,選摘了五千零四十八卷大乘佛經,一舉奠定了大興之勢。”
“這五千零四十八卷大乘佛經因此奪天地之造化,使得每一卷大乘佛經,都承載了佛門一萬八百載的運數,是為佛門鼎盛時代。”
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帝君搖了搖頭:“一卷大乘佛經就是佛門一萬八百載的運數,五千零四十八卷佛經豈不就是五千多萬年的運數。”
“如今,隻不過才一百五十元會,連兩千萬年都不到,還有將近三千多萬年的歲月,佛門才會由盛轉衰,看來隻能在三千萬年後,再與佛門諸佛一爭高下了!”
廣成子淡然道:“三千萬年而已,對吾等永恒不壞的先天大羅金仙來說,隻是閉一會兒眼,打一次坐的時間。師弟成道尚晚,等適應了先天大羅金仙們的時間觀念,就不覺得三千萬年太多了。”
“所謂的彈指一揮間,待到師弟見過無數次滄海桑田,看過幾次虛空崩塌,經曆幾次宇宙生滅之後,就知道時間在吾等先天大羅的眼裡,是最不值一提的。”
“五千萬年的時光確實不短,一些世界在五千萬年裡都經曆了幾次的生滅,可是在吾等永生不壞的先天大羅麵前,也隻是一睜眼一閉眼就過去了。”
時光大河茫茫無儘,直入虛空起始與終點,先天大羅金仙在跳出命運之外,叩開永生之門的那一刹那,時間對先天大羅金仙們就再無意義可言。
太乙真人漫不經心道:“這也是佛門為何會在幾千萬年內,愈發活躍的原因所在。隻有幾千萬年大興的光景,不在這一段時間內積累些底子,日後吾道門這一關可不是那麼好過的。”
“三千萬年,倒也算不上長!”
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帝君輕輕的點了點頭,這已是最好的結果了,以佛門的勢頭之猛,能讓佛門退讓這一步,已然極為不易了。
而且,三千萬年以後佛門由盛轉衰,再也無力製約道門之時,就是東嶽帝君脫身而去之機。東嶽帝君本身就不算徹底綁在佛門這座大山上,不可能隨著佛門的衰落一並受到牽連。
…………
轟!隆!隆!
在茫茫虛空天外,東嶽帝君以無量巨神之軀行走,億萬萬丈的偉岸神軀,攜帶著令所有大神通側目的世界本源。
十二萬九千六百青敕世界,以及一千二百九十六紫敕世界,所蘊含的恐怖力量,在這一尊無量巨神的身上溢散著玄奧之極的氣息。
須知,佛門二十四諸天盤踞在宇宙西極之所在,與東方道門的三十三重天遙遙相對。在上古洪荒乃至太古蠻荒時代,佛門又有著西方教之稱,佛門之內更有西方淨土廣大之說。
這一尊東嶽帝君望著二十四諸天,每一座諸天都是一方大域,且結構遠比尋常大域穩定無數,道:“這就是吾以後三千萬年的歸宿,看起來倒也不錯!”
東嶽帝君自領了元始符詔之後,拜彆了眾位闡教金仙,一路橫跨無量量計虛空,直接走入佛門第二十三天之所在。
二十四諸天廣大,每一座諸天都是佛門淨土,其中佛國世界何止億萬數,恒河沙數的佛國在二十四諸天中璀璨生輝。
每一尊金身阿羅漢,每一尊大乘菩薩,都有著屬於自身的佛國道場,佛國道場之內,佛門七寶點綴,金、銀、琉璃、瑪瑙等物數不勝數。
而證就正等正覺的佛陀們,高居二十四諸天之上,五方廣大不可思議的淨土中,等閒不會輕易降臨二十四諸天。
“二十四諸天之主,能與三十三天帝君相比,雖不及另類成道的功果,但諸天位格加身之下,也不失為一偽先天之道。”
以東嶽帝君的道行,也不能一眼望斷第二十三天,這讓祂對佛門二十四諸天中的深淺,有了一個較為直觀的了解。
感受著踏入二十四諸天之境時,那一道道若明若暗的目光,東嶽帝君頭發飛揚,哼了一聲道:“今日,吾當正位東嶽,執掌二十三天,”
對於這一道元始符詔,東嶽帝君並無多少抗拒的心思,這是道門闡教與佛門兩方共同讓步,才得到的最終結果。
二十四諸天為佛門根基,與道門三十三天是一般的地位,而二十四諸天之主也與道門三十三天帝君一般,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所以說,東嶽帝君領了佛門第二十三天主之位,對東嶽帝君本身也是有莫大好處的,尤其佛門還有三千萬載的大運,大運加身無往不利。
某種意義上來講,這是合則兩利之事,無論對佛門大勢,還是對東嶽帝君個人來說,都是一大重要的補充,彼此間都算不上吃虧。
佛門借著東嶽帝君完善二十四諸天,東嶽帝君也能借著佛門完善二十四諸天的過程,了斷了與佛門的因果,再進一步的以佛門氣運為資糧,積累自身大道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