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自撰一良方(1 / 1)

新書 七月新番 1919 字 28天前

“思及往事,予待前朝宗室、列侯,可謂仁至義儘。”

當初王莽為了上位,所拉攏的對象也包括漢室皇族。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年),在王莽的主持下,本著“興滅國繼絕世”的原則,立了三位因為作死丟掉王位的劉姓諸侯為王,又讓漢興起以來大功臣後裔失侯者重新繼承爵位,共一百一十七人。

僅三年後,類似的福利又發了一次,諸侯王二十八人,列侯一百二十人,劉姓宗室九百餘人參加明堂建成後的大祭。對這些受征助祭的人,或增加其封地戶數,或賜封爵位,賞賜金帛,任命當官,各有等差。

此舉惹得被漢家大宗壓製得服服帖帖的宗室諸侯都拍手叫好“安漢公雖然姓王,但對吾等,比曆代先君還好!”

於是王莽代漢,雖也有幾個姓劉的反對,其餘人無不稽首讚同。

雖然後來,王莽還是將劉姓宗室擔任郡太守者都調任諫大夫,諸侯王去掉王號改稱為公,全部上繳印信,隻享受一份榮譽。

可這期間王莽卻未殺一人,連宮室和土地都給他們留著。

於是在新朝宗室王姓子弟被苛刻壓製,土地不得超過三十頃,輕易不準出府邸的情況下,前朝宗室劉家人卻依然過著不比封君差的生活,坐擁良田千頃,宮室園囿,反而成了地方實力派。

今朝的劍不如前朝的刀,亦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奇觀。

在王莽想來“聖人言,以德報德,予以聖人之仁待汝等,汝等也應以誠相報。”

可讓王莽失望的是,不管是王田令還是限奴令,這些前朝遺老遺少都不願遵守,當井田製推行三年不得不廢棄的時候,王莽隻感覺到委屈,他已經帶頭革了自己兒子、宗室的命,天下人怎麼隻口頭稱讚,卻無人效仿,也做一點犧牲啊?

就在那時,他頭一次生出了”既然彼輩不願,那便強行均之”的想法。

“子曰,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漢平帝時,王莽主持過一次料民度田,全國的戶數是一千兩百多萬戶,人口總數五千多萬不到,但考慮到隱戶和未能統計的奴婢,編戶齊民,應能超過六千戶。

但各郡報上來的已墾土地,卻隻有區區八百萬頃(漢代小頃)!

暫時不考慮沒報上來的土地,王莽讓人算過,如此平均下來,每戶不足畝。考慮到土地泰半集中在貴族豪強手中,分到平民百姓頭上就更少了,也難怪佃戶如此之多。

思索嘗試的失敗,王莽覺得是自己威望還不足,雖有文德卻無武功。

王莽一拍自己的聰明腦瓜,對四夷開戰不就行了!

一來能奪取適合耕作的疆土安置流民和奴婢,二來也能為朝廷贏得巨大的威望——漢武的改製,不就是在痛揍匈奴,贏得幾次大戰後才得以在國內破開重重阻力推行的麼?

想法倒是不錯,計劃環環相扣,可彆說匈奴,連南方小小句町,新軍打了三次屢屢無功。一眨眼十年過去了,朝廷連西域、西海都丟了,威望直接跌落地表,第一個環節便沒了結果,後續計劃自然也無從推行。

而天下,亦已進入“不患貧而患不安”的階段,曾經享受王莽厚遇的劉氏宗族,前朝餘孽們開始不安分,甚至還冒出了劉伯升這等妄圖複漢的大逆!

背叛!王莽明白了,從一開始他就被劉姓、豪強們背叛和欺騙,但所有的叛徒都會償還!他們會用自己的鮮血償還的!他們要溺死在自己的血裡!

氣急敗壞之下,“強均其地”的念頭再度在王莽腦海中浮現。

“虞舜之時,亦曾流四凶族混沌、窮奇、檮杌、饕餮,投諸四裔。”

“混沌者,帝鴻氏之不才子;窮奇,少皞氏之不才子;檮杌,顓頊氏之不才子;饕餮,縉雲氏之不才子。”

你看,古代傳說和如今的現實不就又對應上了麼?王莽意有所指,如今反抗新室的劉姓、豪強,譬如四凶之裔,即便是那些還沒反的,也是潛在的反賊,不能再和顏悅色,而是要重拳出擊了!

這一次,是要用劍去犁其阡陌,用血來汙其閥閱!

王莽都計劃好了,先掃滅前隊叛賊,將其地分給有功將士,然後讓大司空和第五倫兵鋒東指,逐州逐郡地肅清赤眉流寇,以及那些心懷叵測的前朝劉姓大豪,土地便能一次幾百頃地收歸國家所有,再用來安置流民,如此天下便可複安。

亦如第五倫在魏成、壽良之所為。

“真該早些知道卿之才乾。”王莽覺得,自己就是用人不當,為群臣所誤,就缺少第五倫這等能執行自己想法的忠良,應該像當年任用哀章和看門的、賣餅的幾位上公一樣,用第五倫再大膽些才對。

看著一言不發,似乎被自己宏偉計劃震撼到的第五倫,王莽滿懷期盼地問道“卿以為如何?”

如何?第五倫心裡隻覺得……

“瘋了!”

王朝末路大下坡即將掉懸崖的時候,他竟要猛踩一腳油門!

想法是重要,但如何去執行更重要,能不能適應局勢最重要。

這天下,早在漢末時就是一個身體抱恙羸弱的病夫,被王莽這老獸醫把了脈後,一口氣開出了七八味猛藥出來。

其藥,名曰恢複井田、廢止奴市、改革幣製、五均六筦、對外開戰。

與之相比,更換地名官名等,不過是王莽出於個人興趣亂湊的藥引子。

吃了十多年藥後,本就疾在腸胃的朝廷,已經被治得奄奄一息,即將撒手人寰,而現在王莽卻決定……

“上一劑藥還不夠,予要來一劑更猛的虎狼藥!”

你問我如何?

自撰一良方,服之,卒。

如此而已。

大廈之將傾,非一梁一木能夠挽救,曆史的車輪浩浩蕩蕩,是無數因果千萬人心在推動,絕不是一個人忽然冒出超前於時代的想法能夠改變。

好方子也得看是由誰來用藥,在第五倫看來,靠大新這幫做事屢屢讓他震驚、三觀受到滌蕩的君臣?任何藥,哪怕是一杯水,到了他們手裡一攪合,都能變成砒霜,然後還會說著“為你好”,捏著百姓鼻子灌下去!

最糟糕的是,服藥者卒亡也就罷了,還會連累了這些藥方,被士人視之為洪水猛獸你看,新莽就是吃了它們才亡的!

土地收歸國有、禁止奴隸買賣、對四夷開拓,在廢墟上建立的新政權隻要觸碰這幾樣,就會被視為“重走王莽覆轍”,引來無數抨擊,要麵對的阻力將會變得更大。

“王巨君,你這不是在掃除荊棘,你這是在為後來人,為我……挖坑啊!”

第五倫心中百感交集,然而抬起頭時,卻隻讚歎道“當今之世,當用重典。”

“臣不過是在魏地偶有所獲,卻無陛下之格局胸襟。”

“陛下此策,足以奠新室三萬六千歲之基!”

不,在第五倫心裡,新室,彆說三萬六千年,三個月零六天都不能活!

必須在王莽最後的瘋狂前,毀滅!

很可悲吧,當你終於悟出稍微正確的道路後,明明在心中認可你觀點的人,卻決定在背後,將你往深淵裡猛推一把!

二人又談了一些事,王莽對第五倫的問對十分滿意,但在臉上露出倦意,即將結束今日謁見時,王莽卻又冷不丁問了第五倫一句。

“予聽說卿前年去前隊新都接吾子入朝時,曾得劉伯升之弟贈玉?而卿亦以玉劍具還贈之?”

這件事瞞不過,畢竟當時第五倫的使團裡,有北軍的軍司馬,也有新都的皇子等,外人極多,五威司命很容易就能打聽到。

而經曆了最初的誤會後,朝廷也終於搞清楚,僭號稱帝的是劉玄,而非劉伯升,但張貼在官府亭舍的布畫依然沒換,因為王莽堅持認為,那劉玄不過是劉伯升立的傀儡,新朝對綠林內部矛盾,全然不知。

第五倫不好否認“確有此事,此人與我在常安有一麵之緣,意欲賄賂,臣不願空受其惠,遂以等價之物予之。”

他一臉正氣“然在聽聞劉伯升與其弟叛後,臣就將那玉,扔進廁圂中,置於彘足之下了!”

其實並沒有,那九穗玉第五倫留在老家忘了帶去魏郡,得知此乃“位麵之子”之物,就更不舍得扔了。

王莽也就隨口一問,非要論的話,嚴尤還辟除過劉伯升之弟為吏呢,雖然這不能作為嚴伯石通敵的證據。當然,在王莽看來,被叛逆滲透,也是導致其戰敗困守宛城的原因之一。他隻是想讓第五倫吸取教訓,此番南下,一定要心狠手辣,跟叛逆的任何交情,都得斬斷!

王莽偏頭看向中黃門王業“劉伯升之弟,予記得前隊報功時說,已經被殺了?”

中黃門王業忙說道“陛下,叛賊劉伯升之弟有二,其一是劉仲,而另一個,似乎叫劉叔……”

王莽複問“這劉叔,被僭號者封了何官?”

中黃門道“不知,叛賊中,隻知其中五人之偽號,或僭稱上公,或為大司徒,其餘微末之輩名列九卿,未曾通曉。”

好,好一個微末之輩!鄉裡之士第五倫不知該說什麼好。

黃業又提供了一個訊息,說那“劉叔”的新婦陰氏在小長安之戰後,亦被俘至常安為奴婢,又被黃皇室主索要去了定安館中。

此事讓王莽不太高興,倒是第五倫不知出於什麼心理,主動作揖道“陛下,那劉伯升三弟其實不叫劉叔……”

第五倫隻是覺得,至少在覆滅前,王莽應該知道這件事“他與國師公同名,叫‘劉秀’!”

……

常安尚冠裡中,另一位“劉秀”,也得知了第五倫入京的消息。

“伯魚終於來了,不枉吾等如此用心良苦。”

劉歆壓抑著心中的激動,而告知他這個消息的人,正是第五倫在長陵鄉校見到的兩位大夫之一,劉龔劉伯師。

“叔父,五威司命對府邸盯得很嚴,吾等要如何讓第五倫入府來見?”

自從南陽漢家複立後,劉歆及其族人能明顯感覺到皇帝對自己態度的變化,過去隻是閒置冷遇,如今則跟防賊似的,畢竟他們也姓劉啊。

連劉歆與衛將軍王涉、西門君惠密謀,都隻能在市坊間接進行,一時不慎,隻怕要舉族誅滅。

若論做學術辨五經,天下無人能出劉歆其右,堪稱九州儒宗,占星陰陽,也是行家裡手,然而要論搞陰謀玩政變……

劉歆也是個外行!

思來想去,劉歆隻想到了一招。

“放出消息,就說,國師公病重難起,就快死了。”

劉歆不惜咒自己,說道“天子一向對老臣優渥,知我將亡,防備之心定會稍減,而第五倫作為故人,自然便能得到準許,入府邸相會。”

擅長觀星的劉歆抬起頭,看著晦暗的夜空“子興視夜,明星有爛,我算過了,不久之後,太白將宿!那一天,便是舉事之機!”

……

第二章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