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930節 蒸汽機,真不行嗎?(1 / 1)

葬元 武獵 2414 字 27天前

“現在的帶英,在歐洲大陸還有領地。就算他們放棄領地回到英格蘭島,蒙古人也不會放過他們。英吉利海峽實在太窄了。元軍固然沒了海軍,可帶英同樣沒有像樣的海軍。”

李洛認為,忽必烈一定會征英,就像當年征日征越一般,絕不可能放著離歐洲大陸這麼近的小英不打。

英吉利海峽太窄了,元軍登陸太容易。後世能擋住拿破侖和第三帝國,主要是因為強大的海軍。現在沒有海軍,很難擋得住蒙古軍隊。

至於西班牙,摩爾人當年能打下來,就更彆說元軍了。而且,後世西班牙南部,現在仍然在摩爾人手裡。

崔秀寧道:“西方沿海地帶太多,天生親近海洋。蒙元占領歐洲後,肯定會發展海軍,在阿拉伯海保持海軍存在,然後東侵。”

李洛點頭:“所以,我們也要製霸阿拉伯海,尤其是要控製波斯灣。還有波斯北部的裡海。我們要讓蒙元在阿拉伯海始終無法建立海軍,幾百年都不能。把他們逼成一個大陸國家。”

李洛指著地圖,點著波斯高原的位置,“這裡是大唐的,我們要的是大西域。波斯和裡海之西,我們就不要了,鞭長莫及。”

崔秀寧也讚同:“最多就是到裡海和波斯了,再大的話,就無法治理了。”

李洛摸著胡須,“那個,媳婦兒,蒸汽機有希望麼?我說的是幾十年內。”

崔秀寧皺皺鼻子直搖頭,毫不猶豫的說道:“你想都不要想,那是不可能的事。隻有不了解蒸汽機的人,才以為蒸汽機簡單。”

“這麼說吧,就是後世現代一個普通工廠,要複原十九世紀中葉成熟的蒸汽機,也沒有那個技術水平,你明白麼?除非是專門生產內燃機的工廠。”

“光知道原理有什麼用?歐洲人很早就知道蒸汽機原理了,古代中國人也不可能不清楚其中道理。可是直到十九世紀上半葉,蒸汽機真正才成熟。”

“歐洲人文藝複興時期就研究蒸汽機了,原理都清楚。但從研究到第二次工業革命,花了多少年呢?好像花了兩三百年,因為工業基礎跟不上。”

李洛愕然,“有那麼複雜?後世很多工廠都造不出來?”李洛有些不信。

崔秀寧冷笑,“以為蒸汽機簡單的人,對蒸汽機的誤解有多大啊。我不明白,那些穿越小說的主角,怎麼就比我們厲害,那麼容易就搞出什麼蒸汽火車,輪船。”

她扳著指頭,“首先,真正意義的蒸汽機,一定是高壓鍋爐。蒸汽機的效率本來就不如內燃機,屬於低轉速。要是不用高壓鍋爐,隻用真空鍋爐,那就隻是效率很低的半成品,沒啥用。”

“彆說高壓鍋爐,就算效率最低的真空鍋爐,我們幾十年內也很難造出來。其他不說,光說一個密封性,在這個時代就是天大的難題。至於真正能用的高壓鍋爐,更是想都不要想。”

“歐洲人造出高壓鍋爐前,經過了文藝複興,工業基礎和科學已經有了很大進步了。科學理論我們有,可是應用製造基礎,我們比不上十八世紀的歐洲,差遠了。”

“兩個不學理科的現代人,來古代就能搞出整個歐洲經過幾百年文藝複興後才打下的基礎,你覺得可能嗎?也就是我記性好,還記得不少相關知識。”

“蒸汽機涉及到很多製造技術,是一個配套體係。高壓鍋爐是個難點,還有氣缸,閥門裝置,火管水管,還有什麼冷凝分離係統啥的,難點一大堆,製造技術要求真不低。就是後世現代,不少國家都造不出好的蒸汽機。”

“其他不說,光一個高壓鍋爐,就是一大難關。航母蒸汽彈射器也是蒸汽機的一種,後世幾個國家能造?事實上,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蒸汽機的具體結構。”

李洛想了一會兒,“要是現在立項,估計需要多少年能造出真空蒸汽機?多少年能造出高壓蒸汽機?”

崔秀寧對這個問題顯然早有思考,她不假思索的張口就來:“真空機器最少上百年,高壓機器估計要兩百年吧。嗯,最遲在曆史上的明朝中期,大唐一定能造出蒸汽機,比後世西方已經提前兩三百年了。”

什麼,要那麼久?

李洛頓時一臉失望。“我去,不是吧?什麼高壓鍋爐,氣缸,閥門裝置等等,差不多原理都清楚,怎麼就需要那麼久?這科學嗎?我不信。”

“科學?”崔秀寧很無語,“哎呀,我就是用很科學的態度說的啊。”

女人一副“我很頭痛”的樣子,她抓住李洛的手,用老師給學生補課般的語氣說道:

“來,老公。你先想想,蒸汽機技術靠的是力學、數學、機械工學、冶金學、材料學這五種學科。隻要這五種學科知識滿足了,就能造出蒸汽機,開啟工業革命,對不對?”

李洛捏捏崔秀寧的手,看著“老師”精致美麗的麵孔,點頭道:“對。”

“好。”女人循循善誘的一笑,一副夫君可教的神色,“那麼你再想,我們兩人在力學、數學、工學、冶金學、材料學這五科上的基礎知識,是不是比牛頓更強?比當時的英國皇家科學院強?”

李洛隻能搖頭,“這五科方麵的基礎知識,我們不如牛頓,當然更不如當時的英國皇家學院。”

牛頓是個很厲害的綜合性大科學家,各方麵都有精深研究。而十七世紀的英國皇家科學院,已經很厲害了。

崔秀寧繼續道:“是啊。蒸汽機的原理,牛頓和同時代的學者不可能不知道,肯定也關注過。可是他出生後一百多年,蒸汽機才被改良,他出生後近兩百年,蒸汽機才真正成熟。”

“我們這方麵的知識不如牛頓,真道學宮更是比不過英國皇家科學院。整個大唐,完全還是古代農業社會,連手工業製造技術和冶金技術,也沒有達到十七世紀的歐洲水平。”

李洛默然了。崔秀寧畢竟受過高等教育,工業曆史知識不比自己差。她說的沒錯,文藝複興使得歐洲整個生產技術上了一個大大的台階,雖然還沒有工業革命,但製造技術其實有相當基礎。

工業革命前一百多年的英國,已經是資本主義了。

不然,怎麼能造出大威力的火炮,和高精度的鐘表儀器?

崔秀寧看到李洛失望的神色,也有些心疼,“唉,我們雖然知道不少後世的科學理論概念,可不懂工學和基礎材料學,隻能用來指導工匠,把握正確方向,需要他們長期摸索實驗,需要製造技術的整體提高,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就說鋼材吧,我們的鋼材冶煉已經是這時代最先進的了。那還是在宋朝的基礎上,加了水力鍛錘和焦炭,和有限的一些後世煉鋼知識提升的。可除此之外,我們知道鋼材怎麼繼續改進?需要添加那些材料?冶煉流程怎麼變?都不清楚。”

“這些材料,不是光靠我們知道的理論概念就能造出來的。我們缺的是應用技術。”

“蒸汽機的高壓鍋爐用鋼,要求絕對不低。歐洲好像是十八世紀才摸索出來,距離現在四百多年啊。”

李洛歎氣,“現在的鋼材就不能勉強用?我們不需要太好的質量。”

崔秀寧搖頭:“對於鋼材,我知道的不多,也都整理出來交給工部了。但我知道,鋼材種類,按照強度分為幾大類幾十種。我們現在的鋼材,最多屬於後世的普通鋼,用來製造鋒利的唐刀沒問題,卻無法作為高壓鍋爐使用,強度和焊接性能達不到的。”

“使用的結果,就是爆炸。歐洲為何搞了那麼久才搞出來?我估計就是鋼材不合格。還有鍋爐的焊接技術,也需要摸索很多年的。這還隻是鍋爐,其他的難關還有不少。隻有整套製造水平達到歐洲十八世紀,才能開啟工業革命。”

焊接性能?李洛還是第一次知道這也是鋼材標準。

李洛還是不死心的問:“那退而求其次,搞那什麼真空鍋爐呢?”

崔秀寧笑了,撩撩秀發搖頭:“真空機器的效率太低了,和畜力差不多。這也就算了,更要命的是,真空鍋爐也很難的,起碼閥門裝置和密封裝置,也要合格啊。這些工藝機械技術,我們誰會?”

“現在明白了吧?就是沒啥用的真空機器,也需要長期的摸索,起碼要解決閥門和密封性的難題。嗯,這方麵,就需要數學,工學,材料學的綜合應用了。”

“好吧。”李洛苦笑,“就是說,我們直到死,都彆想什麼工業革命了。唉,科技太先進不算好事,可太落後更不是好事啊。我們在科技樹上,是最差的穿越者。”

崔秀寧冷笑:“那你當初,應該帶一個工科女博士一起穿越。”

李洛知道女人有點生氣了,趕緊一把摟住崔秀寧的腰肢,“工科女博士有什麼用?還是你最能乾,最好看。”

“你可拉倒吧,信你個鬼。”崔秀寧笑罵一句,“你不腹誹我無能,我就謝恩了。”

李洛的爪子鬼使神差的在大唐皇後身上摸了一把,笑嘻嘻的說道:“那我們還能造什麼?”

崔秀寧道:“初級顯微鏡能造了,水銀溫度計能造了,但必須用頂級水晶。隻能燒製透明度差的玻璃,主要還是爐溫不夠。我們的焦炭質量也不行,改良法子找不到,匠造司一直在摸索。嗯,鐘表和標準秤也能造了。”

“這些東西,過幾個月就能出來了。”

李洛又問:“水泥呢?”

崔秀寧道:“水泥…一直燒不出來,還是溫度不夠。我們沒有測量高溫的儀器,但我肯定最少差了一百多度。我記得,歐洲十九世紀爐溫有了很大提升。可具體用的什麼法子,就不得而知了。但貌似很複雜,是綜合性的技術。”

說實話,她也有點羞澀。作為後世二十一世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竟然不知道十九世紀提升爐溫的具體方法。是不是很無能啊?

宋朝的冶煉技術已經領先世界,可爐溫最高應該也就一千度出頭。崔秀寧大概在這個基礎上提升了一兩百度,可仍然達不到燒製水泥和高透明玻璃的要求。

爐溫的提高,越到後麵越難,哪怕提升一百度,也需要大的改良。

為了掩飾自己的羞恥,崔秀寧又道:“還造出了很棒的織布機,主要是黃道婆的功勞。嗯,還有好多中成藥。軍事上嘛,手雷也能造了,但畢竟是黑火藥,威力有限,可靠性不好。”

“真道學宮,用鐵鏽還原出鐵了。”

這事,李洛是知道的。之前真道學宮的張三豐,還提起過。

可以說,這是真道學宮成立以來,最大的收獲。

把氧化鐵,還原成鐵!

“這是不是你指導的?”李洛問道。

崔秀寧搖頭,“我沒有指導,兩年前我隻啟發了一下,說既然鐵能變成鏽,那麼鏽怎麼變成鐵呢?”

李洛笑道:“就這麼提醒了一下,他兩年就摸索出這個化學反應,真是了不起。”

“張三豐的確是高智商的人。”崔秀寧也不得不佩服,“他還認為,一斤鏽煉出的鐵卻不到一斤,說明有的鏽除了含鐵,還有其他一種東西,這種東西既然看不見,那可能變成一種氣了。”

“他反複試驗得出結論,鐵鏽和炭在鍋爐中煉化,能複原成鐵和一種氣。這種氣,會令人有些不適。”

“他來請教我,我才告訴他,這種氣叫二氧化碳,是炭元素和氧元素生成的氣。而鐵會上鏽,銅會長銅綠,也都是因為空氣中有一種氧氣。人就是靠氧氣才能生存。”

“張三豐對我的話佩服的五體投地,他說,原來元氣就是氧氣啊。我一聽,嗯,元氣這個名稱不錯,就把氧氣改成元氣。告訴他,鐵鏽,其實就是三元二鐵,是三個元分子和兩個鐵原子組成…木炭燃燒,就變成二元化炭…”

“張三豐非常高興,說醍醐灌頂,茅塞頓開,說這就是真道至理。”

李洛聽得不住點頭。

為何不早告訴張三豐這些?

因為需要他自己摸索一段時間,學習探索真道的方法,享受其中的樂趣。現在告訴他一些東西,當然是讓他少走彎路。

李洛問:“現在,他了解到什麼地步了?”

崔秀寧回答:“我沒說太多,隻說天地萬物,是由很多種元素組成。有的東西隻有一種元素,比如鐵和金。有的東西卻是很多種元素組成,和煉丹一個道理。不同的元素,是可以相互生成新東西的。隻是組成的辦法五花八門。我告訴他,研究物之性,就能發現更多的真道奧妙。”

李洛笑了,“張真人活的足夠長,就看看他能找出多少種元素來。”

崔秀寧當然不會把化學元素表直接寫出來給真道學宮。因為一來很多元素根本無法證明存在,二來的話,如果這麼乾,那怎麼培養華夏的科學探索精神?

真道學宮,必須通過自己的探索,一步步切實證明各種元素的存在。華夏需要的,是發現真理探索真理的文化因子,以及科學的方法論。

沒有這些,就算崔秀寧把所有的現代知識一股腦灌輸,又有何用?沒有形成探索真理的文化傳統,遲早還是會落後,隻能領先於一時。

相反,猛然灌輸的知識不但是無根之木,還會擴散出去,可能為外國做嫁衣,讓他們後來居上。

兩個穿越者的苦心,又有幾人能明白呢?

PS:第一更到,為新盟主“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加更。第二更晚點。求月票啊,現在分類月票榜調到第14名了,淚奔。唉,很多作者是不是很有錢啊,為何要給自己打賞白銀盟?好好寫書不好嗎?我也不可能刷票,月票隻有靠大家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