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書一簽訂,意味著法律上唐廷將在獲取兩個瀛州大小的土地。因為恒北之地,不但包括了天竺恒河之北的平原膏腴地帶,還加上了後世尼泊爾、天竺東北以及孟加拉國。
事實上遠不止恒河之北的平原。這塊土地,人口近千萬,占了兩國人口的的三分之一還多。
這些人口,不光是天竺人,還有少數是從東邊遷移過來的南洋人。
兩國使者簽完國書,立刻回國稟報不提。要是他們的國主要反悔,這就是一紙空文。
不過,唐軍一定會在三月內出兵進駐恒北,接受新的土地。對方要是反悔,那就必須要和唐軍打仗,多半不敢反悔。
什麼是勢比人強?
這就是了。
所以,大唐群臣一起上表恭賀,不但得到兩個諸侯國,還獲取恒北疆土。
崔秀寧擔心阿姆河省元軍提前回來,又怕天竺聯軍得勝後占了恒北,就立刻給李洛寫信,讓李洛派兵接收恒北之地。
四月二十,崔秀寧的信送到已經到達昆明的李洛軍中。李洛收到信哈哈大笑。他想不到,竟然這麼輕易就得到恒北。
那塊地蕭家兄妹打下來快三年了,最終果然是替大唐做嫁衣。
什麼叫棋高一著,深謀遠慮?他洪武皇帝不就是麼?
韋素和羅徽等隨駕文臣,更是當即賀喜。韋素甚至吟詩一首為大唐賀:
“北歸忽聞收恒北,不知新土在何方。馬前敬問聖天子,道是西天佛陀鄉。取經玄奘今若在,亦喜此地竟歸唐。千秋雄主展王圖,自是金甌放眼量。”
吟完之後,韋素拱手道:“陛下,微臣謹獻《收金甌》一首,祝賀陛下,祝賀大唐得恒北!”
李洛聽到韋素依馬立就的出口成章,不禁龍顏大悅,暢然笑道:“好個取經玄奘今若在,亦喜此地竟歸唐!韋卿不但詩才敏捷,也能知朕所想啊。此詩,朕甚喜之。”
“陛下。”韋素得了彩頭也很是高興,“等到大唐抵定恒北,微臣想去那佛陀之鄉,尋幽探跡,憑吊玄奘。”
李洛點頭微笑,“準了。大唐雖然以道家為國教,可並不禁止大乘佛法。蓋因為大乘佛法早入中華,相融難分。而佛法智慧精深,源遠流長,豈能一概禁絕?”
韋素明白了,“陛下是想用佛祖之先為名,在恒北恢複佛教。此策,當真高明!想這恒北本是佛陀之鄉,卻是婆羅門和那某某教為尊,佛教反而湮滅無跡,當真是是咄咄怪事。”
李洛點頭道:“不錯,朕正有此意。這南洋土著,倒是還能推行道家。可這天竺,卻是絕無可能。天竺人性,實與中土差若雲泥,不宜用道家教化。先恢複佛教,那是最妥當的。”
李洛為何不願意在天竺推行道家?因為李洛改良的道家是強國之教,他怎麼可能放心在天竺這種白種人地盤上推廣?
泰國柬埔寨人雖然皮膚黑了些,可說到底也是黃種人,屬於百越後裔,自身文明起步晚,底蘊不足,離華夏本土又近,所以可以推行道教,同化起來非常容易,二三十年後,完全可以成為本土。
在李洛的設想中,數十年後,後世柬埔寨泰國也會成為本土。當然,漢人移民也要有大量增加之後。
可是恒河之北的天竺人,本質上就是白種人,人種上就有本質區彆。
而且他們的人口很多,文化性格根深蒂固,文明生命力很頑強,很難短期改變。
最容易改變它的,隻能是它曾經開出的的那朵死去的花:佛教。
畢竟它誕生過佛教。佛教“複辟”,才能最快的消除婆羅門和某某教的影響。
光靠刀子,真不好使。
這樣的地方,會長期是一個華夏領地,都護府要治理上百年。此時推行道教不但效果很差,也對大唐不利。
最好的辦法是,先恢複佛教,將天竺北變成佛教世界,當然,必須是中原佛教。利用佛教,鏟除婆羅門和某某教的影響。
等到百十年後,天竺北被中原佛教改變了文化性格,白種人的特征消失的差不多了,漢化很徹底了,才能推行道教,變成本土。
李洛當了幾年皇帝,執掌大權多年,他的所思所想,早就不是當年的那個文物販子了。
他越來越懂得做一個真正的天子。
一個真正的天子,必須有極其長遠的目光。
什麼是真正的高瞻遠矚,深謀遠慮?那需要穿越百十年,甚至千百年的煙塵,為後世謀。
要下一盤大棋不難。可要下一盤漫長的大棋,下一場還沒有結束棋手就已經老死、還需要指定後來的棋手繼續下完的大棋,才是真的難。
這需要的而不僅僅是智慧,還有耐心。
當然,很多話,隻能靠臣子去悟,皇帝是不能說的那麼清楚的。
“佛教在天竺消亡,這原因很多。可大唐要想恢複佛教,那也容易的很。這幾年,蕭家兄妹殺戮婆羅門和某某,強製改信漢傳佛教,如今恒河之北,佛寺越來越多,這倒是給大唐省了很多事。”李洛解釋了一句。
佛教在天竺曾經是和婆羅門教分庭抗禮的盛教。可最終卻消亡了。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天竺佛教遭遇到入侵天竺的某某教的仇視,他們有計劃的屠滅佛寺僧侶,從中亞殺到天竺,直到把佛教連根拔起。
而現在風雲輪流轉,來自中土的大理和蕭梁殘軍侵入北天竺,為了站穩腳跟,先對某某教大開殺戒,後來又對婆羅門大開殺戒。
現在,複興北天竺佛教的時機越來越成熟了。
至於南天竺,就讓他們繼續信仰婆羅門吧,畢竟世界需要一定的多元化,太單一了,對華夏本身也不利。
就連某某教,李洛也不打算全部消滅,總要在世界某地給它一個空間。
華夏學術需要百家爭鳴,難道世界文化,就不需要麼?
李洛還嫌棄世界上的宗教少了,後世隻有三大宗教真是不夠多。
各種文明以及宗教的優劣,是要利用比較學的。比較對象都沒了,你說你的文明最高大上,那不是扯淡麼?沒有敵人也沒有朋友,鬼知道你是誰。
華夏文明,必須要領先世界,要作為最強勢的文明,卻不是獨霸世界,漫山遍野一片紅。
那不行。那不符合…天道!
韋素道:“臣明白了。陛下的苦心和謀劃,後世之君必不敢忘。如今名義上大唐已得恒北,還請陛下裁決,免得夜長夢多。”
唐主當即下旨,調遣滇州唐軍一萬,交州唐軍一萬,緬州唐軍一萬,桂州唐軍一萬,南洋鎮守軍一萬,再調劉拓水師一萬,共六萬大軍,西入恒北,接受土地。
統兵大將為佘族大將瞿世。瞿世本是許夫人部將,歸來多年,非常可靠。更重要的是,他本就是嶺南人,相對適應熱帶氣候。
又下詔廣州,交州等四州抽調七品以下官吏五百,招募不第士子千人,傷殘退役唐軍千人,招募僧人五千人,攜帶華夏典籍和佛經千餘卷,隨軍隊西入恒北,擔任郡縣官吏。
李洛用的還是老一套。哪怕一個村官,到了恒北就能做縣級乾部。縣級乾部,去了最少也是市級乾部。傷殘退役的唐軍士卒,最少也是鄉級乾部。
通過這種方式,牢牢的掌握恒北。
李洛又下詔授予恒北天竺人為準唐民(二等)身份,賦稅四成,政治待遇同南洋都護府之民,隻有漢語漢字考試合格者,才能申請唐民身份,或者嫁給唐人的女子,可申請唐民身份。不過原來的奴隸,仍然是奴隸。
再下詔設置恒北都護府,管轄恒河之北,後世孟加拉和天竺東北。
任命象州(占婆)牧馬宣禮,為恒北都護府總督。以瞿世為恒北鎮守軍都督。
又將後世的孟加拉灣,命名為南夏灣,將後世印度洋命令為南夏洋。
李洛還下旨給瞿世和馬宣禮,要是兩國乖乖移交土地,就不要挑釁,雙方以恒河為界即可。可要是對方不老實,那就直接用兵。
總之,一定要占據恒北,堵住天竺西北元軍南下的通道,絕不能讓阿姆河的元軍重兵集團進來。
不然的話,大唐到時北伐就可能腹背受敵。元軍完全可以以恒北為基地,進攻大唐南方。
事實上,從後世的阿富汗南征印度並不容易,隻要有幾萬唐軍防守,元軍就很難“入關”。
…………
四月,攝政皇後崔秀寧秘密下詔,準備北伐軍需糧草,三月內務必萬事齊備。
整個大唐,頓時如同一架戰爭機器,暗自運轉起來。
當然,具體的北伐大略,還需要李洛回來製定。
“啟稟老師,開封莫度來了秘信,說他和留夢炎的族孫女留明姝,已經生了一個男嬰。他說,請陛下和娘娘相信他,請組織相信他。他絕對不會因私廢公。”李織專門為莫度之事進宮稟報崔秀寧。
原來,莫度為了取得留夢炎信任,答應娶了留明姝,兩人去年就已經成婚,孩子都生出來了。
莫度擔心組織不信任自己,這才秘密送信解釋。
崔秀寧笑道:“他運氣還真不錯。他現在最新情況如何?”
李織回答:“除了掌管開封宮內外禁衛兵權,還得了一個侯。最近,又升了樞密副使。”
都做了樞密副使了?
崔秀寧覺得有些好笑。這個莫度,還真會借勢升官。
李織繼續道:“老師,我們在宋軍中布置的差不多了,如今完全可以發動,加上莫度居中策應,這江南河北之地,隨時都能收回。要是等到夏收結束,偽宋又會送三百萬石糧食給忽必烈了。學生和李綿他們都認為,應該動手了。”
崔秀寧點頭,“是該動手了。但不是眼下。嗯,等到陛下回來,北伐大軍準備就緒再說。偽宋的糧食,怎麼也要到八月才能送給元廷,我們不著急,完全來得及。”
崔秀寧又詳細安排了一番,叮囑了一些容易出問題的環節,就讓李織等人暗自準備。
她和李洛苦心孤詣的策劃這麼多,目的隻有兩個。
一是北伐必須要打贏。
二是,北方人口不能再有太大損失了。
兩個目標都完成,才算北伐勝利,缺一不可。
“傳令,讓鄭和覲見。”李織離開後,崔秀寧突然要見鄭和。
不一時,軍師府南閣太尉鄭和,就急匆匆的進宮。
“微臣鄭和,拜見娘娘。”
稱呼娘娘的,一般都是比較親近的臣子。
“鄭和,起來坐吧。”崔秀寧放下手中的文件,指指一個坐席。然後直接開門見山的說:“你出海後,在那印加國有沒有見過一種樹,樹皮可以治療瘧疾?”
得到瑪巴朗結南征時死於瘧疾後,崔秀寧就一直惦記著金雞納樹。
問題是,金雞納樹長什麼樣子,完全不知道。
鄭和毫不猶豫的搖頭:“啟稟娘娘,微臣不知有此樹,微臣在那影伽國數月,倒是見過他們的醫術,尤其是能用一種藥物麻醉病人,用鋸子和一種鋒利的石刀,鑿開頭顱,取出風邪,病人竟然還不死。”
“他們還能解剖肚腹,檢查病人腸胃,縫合後病人仍然不死,當真有些神奇。他們也多用草藥,可什麼樹能治瘧疾,卻沒見過。”
崔秀寧也知道鄭和不知,隻是抱著僥幸心理罷了。她似笑非笑的問:“跟隨你回來之人,有沒有土著?”
鄭和頓時露出很不自然的神色,“娘娘贖罪,是帶回來百十個土著人。隻是,隻是…”
崔秀寧肅然道:“隻是什麼?隻是都是女子對麼?”
鄭和立刻跪下磕頭,“是臣失了分寸,有傷我軍體麵,請娘娘治罪!”
“好了,你起來吧。”崔秀寧並無惱怒之色,“你們身在萬裡異鄉,心身俱疲,這些事情有可原,本宮就不苛求了。”
“不過,回來的將士,願意娶她們為妻的,那就儘快娶。不願意娶的,就不能再霸占她們。”
這些破事,崔秀寧當然知道,那些被帶回來的印第安女子,在船上擔任的什麼角色,已經不問可知。
鄭和鬆了口氣,“謝娘娘贖罪,臣代他們謝過。娘娘放心,她們中的大多數,已經嫁給水兵們了,本來人也不多。”
崔秀寧想了想,“你把她們集中起來,找人教授她們漢字漢語,到時,本宮還有話問她們。那種能治療瘧疾的樹,和能當麻醉散的樹,還有一種能流膠的樹,可能還要著落在她們身上。”
“遵旨。”鄭和不禁有些後悔。早知道娘娘對這三種樹如此在意,當初就應該多呆一年,說不定能找到。
“娘娘,那些帶回來的種子,長的怎麼樣了?”鄭和又問了一個關心的問題。
“長的都不錯。不過,這些都是用來做種的。要連續育種三年,才能開始推廣。”崔秀寧提到這些作物,就情不自禁的露出笑容。
最新長出來的番茄,她已經吃過一個了。酸酸甜甜的很是可口,那真是後世的味道啊,雖說個頭太小。
還有土豆,隻有雞蛋大小,她沒舍得吃,也不知道味道怎麼樣。
辣椒也紅了。她嘗過一個,真是辣啊。
崔秀寧本來不喜歡吃辣,可現在卻覺得很美味。
這些都是用來育種的。每一個都要珍惜。
鄭和說道:“娘娘,要麼,臣再去一趟,把娘娘想要的三種樹找回來。雖然沒有圖畫,大不了把各樹苗都帶一點回來也行。”
這是個笨辦法。可崔秀寧知道,後世南美洲的樹種很多,每樣帶回來幾棵樹苗,操作起來很是麻煩。
到底有什麼辦法,能找到這三種樹呢?
金雞納樹能治療致死率極高的瘧疾,古柯樹的汁液能作為天然麻醉藥,促進外科醫學的發展,橡膠樹,那就不用說了。
古柯樹,印第安人利用多年,他們肯定是知道的。橡膠樹雖然他們用不上,可是能流出橡膠,特征明顯,也不難找,說不定印第安人也知道。
最難的,還是金雞納樹。這樹看起來很普通,藥用價值曆史上發現的很晚。印第安人此時也不知道。
“等你們休息兩年,等那些印第安女子會說漢語,再去不遲。”崔秀寧說道。“第一次去的將士,到時選幾個人領頭就成,其他人不要再冒險。你們是大唐的功臣,陛下也不會再讓你們冒險。”
第二次去,有了經驗,應該就不會死太多人了。
鄭和謝恩出宮之後,另一個女特務李綿又一臉喜色的匆匆進宮。
“娘娘…”李綿的聲音有點激動,“關中嵯峨山,修建義陵的官員,挖出一件東西!”
“什麼東西?”崔秀寧也知道不是等閒之物,立刻精神一震。
“他們懷疑是,始皇帝埋下的雍州鼎!”
“什麼?雍州鼎?”崔秀寧也激動起來,“雍州鼎據說在秦陵,怎麼在嵯峨山?”
李綿說道:“是不是雍州鼎,他們也不敢斷言。但是那鼎足有三唐尺高,重量不下三千斤!鼎身上一麵刻山川大地,一麵刻著符文,一麵刻花鳥魚蟲,一麵是個大大的怪獸,虎頭,看上去有點像是個“禹”字。”
崔秀寧立刻想起,顏隼等人在長城外發現的疑似冀州鼎的大鼎。
那冀州鼎的大小以及形態,倒是和李綿所說的雍州鼎一樣!
哪有這麼巧?
應該就是雍州鼎了!
想不到給義父修建陵墓,竟然發現了這麼重要的東西!
ps:今天是真的有些累,蟹蟹朋友們支持武獵姐姐,晚安!蟹蟹,先拜個年!過年好!好吃的吃不完,紅包收到手軟!
/2_2540/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清逸文學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