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鄭思肖和林必舉退下,李洛忍不住露出一絲黯然之色。
“我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姓什麼。”李洛苦笑,“就是這個李姓,也是對我不好的養父的姓。我是三歲被拐賣的,完全不記得真正的父祖姓名。”
崔秀寧拉起他的手,“不要想這些了。你還有我,還有三個孩子。我覺得吧,你不知道反而是好事,起碼不用想念,就是想念也沒有對象。”
“我就不同了。我會想念我的父母,爺爺,弟弟。每一次想,心裡就很難受,就想哭。”
李洛把女人擁在懷裡,拍拍她的背,重複她剛才的話,“不要想這些了。你還有我,還有三個孩子。”
崔秀寧嗤嗤笑道:“一字不改,你複讀機啊。”
李洛忽然忍不住笑起來,笑得有點奇怪。
“你笑什麼?你想到什麼了?”崔秀寧知道他一定是想起什麼了。
李洛道:“我想到五廟用哪幾個人了。”
崔秀寧從他懷裡離開,正正雲鬢上的金步搖,“我似乎猜到了。”
嗯?李洛很懷疑她真能猜對,畢竟她的曆史並不好,“你說說看。猜對了有賞。”
崔秀寧似乎能看到他的心思,她露出一絲不服氣的神色,抱著胳膊靠在桌案上,以分析案情的語氣說道:
“這幾年,我惡補了一些曆史,不算小白了。我知道劉秀是以劉邦為始祖。所以整個東漢,劉邦的神主始終在太廟。這是個很好的先例。逃犯起兵後,自稱唐國公,還給自己加了個大丞相的頭銜,這都是在學李淵。”
“所以,你肯定是要以李淵為始祖的,這點我可以確定。”
李洛點點頭,“警察,你說的很對。不過這一點好猜。嗯,你繼續說。”
崔秀寧露出一對梨渦,笑容很自信,“這個世界雖然沒有明史和清史,但後世有哪幾個李姓名人,我還是知道的。”
“根據你的性格分析,你是一個習慣借勢借名的人,這是你的思維定式。哪怕後世那幾個李姓名人在這時代沒有利用價值,但你也肯定會用名人的名字,以獨特的方式致敬你喜歡的人物,而不會編造新名字。這是你的行為儀式感。”
李洛有點佩服了,“很好,你繼續說。”
崔秀寧扳著潔白修長的手指,如數家珍般說道:“那麼後世有哪些李姓的人最有名呢?我知道的,有李善長,李贄,李時珍,李成梁,李自成,李定國,李秀成,李鴻章等人。其他的,不是很有名。”
“先說李善長,這人足夠有名。但是吧,你不可能選擇他。為什麼呢?因為你想用洪武作為將來的年號,致敬朱元璋,在心理上會代入老朱。既然如此,你就不可能以李善長作為高祖的名字。他是朱元璋的宰相嘛。”
崔秀寧觀察李洛的表情,知道自己說對了,於是她的笑容更加自信。
“你的曆史觀很正,方便我用排除法。我知道,你討厭李鴻章,看不起李自成,李成梁據說是個自私的軍閥,也不會是你喜歡的人物。那就隻剩下李時珍,李贄,李定國,李秀成。明清兩代比他們更有名的正麵人物,沒有了。”
“所以,我的推測就是:你會以李淵為始祖,以李時珍為高祖,李贄為曾祖,李定國為祖父,以李秀成為父。逃犯,我說的,有一句不對麼?”
李洛歎了口氣,他是真服了。
男人露出燦爛的笑容,“警察,你說的對,沒有一句是錯的。好,寡人有賞!”
他的確不想胡編名字,打算用後世喜歡的李氏名人。他的動機思維,包括選擇哪幾個人,崔秀寧都猜對了。不服不行啊。
崔秀寧冷笑,“你服了吧?所以你心裡想什麼我多半能號的住脈,比如你現在就沒想好事。”
“我去。”李洛把傲嬌的女人攬過來,動作多少有點放肆了,“你用詞不當,怎麼能說寡人沒想好事?夫妻之間的事,怎麼就不是好事了?”
“呸。”女人的小拳拳立刻就捶過來,指指外麵,“親,現在白天好吧。”
李洛點頭,“懂了。真懂了。”
明顯話裡有話。
崔秀寧當然聽明白了,不由有點臉上發燒。
你懂?你懂什麼了?老娘是那個意思麼?
…………
九月十一,坐鎮江西負責江西軍務的文天祥,和負責福建軍務的許夫人,先後回到臨安。
第二天,文天祥,林必舉,鄭思肖,陳淑楨等人率領唐國文武官員,聯袂覲見唐公李洛,上表勸進,懇請李洛進位唐王。
表曰:
“……今北有蒙元,西有蕭梁,南有趙宋,彼何德何能,而俱居帝位。而君上承前唐遺澤,貴為帝裔,乃舉義師伐無道,解黎民於倒懸,遂複東南,有功於漢家,得天命所眷,民心所向,足以為帝,遑論王乎!”
“君上虛懷至大,敬重神器,謙不輕取,真命世之主也。然,天命在唐,臣民仰望,漢家氣運,在乎一身。縱不為帝,退而次之,豈可不王……”
“……若不王之,則無以承天命,奉宗廟,彰國威,安民心,亦無以激士氣也……君上不王,奈天下蒼生何也……”
“……臣等審時度勢,公心以謀,伏請君上順天應命,體恤眾望,進位唐王……”
李洛在歸德殿芙蓉閣接到勸進表,到場辭表。
“中原未複,百姓未安,吾功德微薄,不足以王之。”
九月十五,文天祥等人再次登閣進表,“君上不王,置我唐於何地,臣等痛心疾首也…”
李洛再次辭表:“王位,千鈞名器也。有德者居之而行王道。吾若王,恐王道有虧,本心有愧,而天下笑耳。”遂不允。
九月十九,群臣再次上表勸進,這次規模更加浩大。表曰:“……君上不王,恐上蒼歸咎,黎民不安,軍心不穩,而大唐危矣……”
君上啊,你再不稱王,大唐就危險了啊。
李洛在歸德殿正殿接了勸進表,隻能說道:“如此,吾敢違天意,忍拂眾意乎!既王吾,吾勉之也。”
好吧,你們這麼堅持,我怎麼敢違抗天意,怎麼忍心罔顧名義呢?你們既然尊我為王,那我就隻能勉強稱王,好好乾了。
這其實都是形式,君臣早就達成默契,心照不宣的。需要的隻是一個程序。
文天祥等人聽到李洛正式答應,一起下拜道:“君上英明!”
李洛站起來,環視大殿上的百官,朗聲說道:“這天下,忽必烈稱帝,蕭隱稱帝,趙良鈐稱帝。哦,還有爪哇島上的趙昌,也是皇帝。”
“昔年曹孟德言,若無孤,這天下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今日寡人言,寡人在,則斷不許這天下將來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當然,此等言語,不宜宣揚。寡人說與諸卿,不過聊表寡人之誌,望眾卿一如既往,勠力同心,恢複中原,再造大唐盛世!”
文天祥等人深深下拜,說道:“必不負君上之望。”
坐在側位的崔秀寧,看著李洛的神情舉止,心道:這男人啊,氣場越來越強,越來越像個帝王了。
隨後,鄭思肖起草了稱王詔書,頒發海東,兩江,福建,曉諭唐國臣民,唐公在臣民數次懇請下,為了恢複中原,黎民福祉,決定進位唐王。
定於十月一日,舉行進位大典。
這道詔書屬於預告,告訴臣民李洛準備稱王。但真正稱王的日子,卻是進位大典舉行之日。
同一天,李洛仍然以唐國公名義下詔,升國卿廨為政事堂,升各曹為各部,各處為各司。
進位大典的禮儀,交給禮部負責。
從兩勸兩辭,到預告詔書,再到著令禮部籌辦進位大典,每個環節都循規蹈矩,按部就班,顯得很是規範肅重。
和蕭隱草草稱帝完全不同。
李洛準備稱王的詔書一下達,最激動的是最早跟他的“老人”。
君上一稱王,他們肯定有官升官,有爵進爵啊!
無論是唐國將士,文武百官,還是唐國百姓,得知李洛即將稱王的消息,都很是高興。從軍營到官衙,再到街坊村鎮,田間地頭,到處都在熱議李洛稱王。
好啊,君上進位大王,唐國就更穩了,百姓們分到的土地,就更有保障了。韃子要打回來就更難了。
百姓們雖然分到了土地,但唐國其實並沒有正式頒布相關法令,主持分田的隻是地方官府和駐軍,這顯然讓百姓們不太放心。但民間早有傳言,說君上一旦稱王,將會效仿北魏隋唐,頒布“均田令”。
所以,百姓們等李洛稱王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
就連宋國和梁國,也得知李洛稱王大典的事。
被設為“行在”的廣州皇宮,趙良鈐君臣正在議論李洛稱王之事。
趙良鈐笑吟吟的端坐龍椅上,他的大紅龍袍又變得合體了,顯然近期心寬了不少,人也恢複了富態。
自從張弘範大敗被押到臨安處死,得到李洛支援的廣州小朝廷趁機收複廣東道三十六州縣,將原來的元廷官員撤的撤,殺的殺。
在李洛的默認下,後世大半個廣東的地盤,以及兩百多萬人口,就歸屬了廣州小朝廷。經過兩個多月的招兵買馬,宋軍恢複到十幾萬人,小朝廷也恢複了不少底氣。
“諸卿家,李洛雖然兵強馬壯,雄踞東南,卻不敢稱帝,隻敢稱王。這是否能說,他還是留了歸宋的退路?”趙良鈐問道。
客家大將羅謖聞言不禁暗自搖頭。官家啊,李洛怎麼可能會歸宋?那是永遠不可能的是啊。
王宛說道:“官家,唐國自成一體,李洛自稱李唐後裔,又兵強馬壯,獨霸東南。此等樣人,如何會歸宋呢?他沒有稱帝,多半是認為東南一隅,不足以稱帝。由此可見,此人野心甚大,也很是隱忍。”
趙良鈐的笑容消失不見,神色寡淡的道:“照你的意思,那李洛將來必要對大宋用兵了。”
羅謖忍不住站出來說道:“官家,唐公解廣州之圍,還贈送我軍軍器盔甲,與我大宋有恩。眼下韃子勢大,還是要和唐國交好才是。”
他之前以宋使的身份出使唐國,李洛大方的送了一大批盔甲軍器,還有軍糧,讓大宋度過難關,順利招兵買馬。這讓他對李洛很是感激。
羅謖話剛落音,承節侍郎汪宗臣就站出來說道:“羅將軍,我大宋乃正統,李洛就算不勤王歸宋,也應該支援大宋。他援助大宋,那是他的本分,談何恩義?難道羅將軍見了次李洛,就和李洛惺惺相惜了?”
此人與參知政事王宛一樣,也是南宋遺臣,度宗朝進士,做過太常丞,曾寫詩《嘲賈似道》。
羅謖沉下臉,“汪節郎何出此言?俺與李洛不過一麵之緣,隻是感佩他慷慨仗義而已。”
參知政事龔行卿出列道:“官家,李洛狼子野心,占了大宋的行在,遲遲不還,這是何道理!如今還要稱王,異日必然稱帝!大宋應該未雨綢繆,早做打算。臣以為,可以聯梁製唐,或者先與韃子議和,徐緩圖之…”
龔行卿也是南宋遺臣,當年曾經官居大理寺卿,後世的金台寺,就是此人參與修建的。
樞密副使王宛,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
同為遺臣的鄧光薦也趕緊以笏“啪啪”擊掌,表示對龔行卿的話很是讚同。
他出列說道:“官家,臣認為,龔相公王相公之言,真乃老成謀國呐。自古邦交,講究合縱連橫,遠交近攻。是以我朝才有聯金滅遼,聯蒙滅金之舉。”
“臣以為,唐國雖無遼金之強,卻有遼金之近,乃是臥榻之側。太祖有雲,豈容他人鼾睡也。韃子雖是死敵,然主力大軍都在北方,南方元軍已經不足為懼,倒是可以議和…以為權宜之計。”
林桂芳實在看不下去了,“龔相公,王相公!蒙元如此勢大,怎能說南方不足為懼!難道幾十萬元軍是擺設麼!唐國是盟國,起碼眼下正是聯盟反元之時!怎可和仇敵蒙元再開議和!”
“忽必烈怎麼可能容忍大宋?就算假意答應議和,遲早也必滅我大宋!這種虧,大宋可沒少吃!想與韃子相安無事,無異與虎謀皮!”
王宛道:“不謀一世,不謀一時。唐國的確是盟國,可唐國占了東南,還占了臨安,那可是大宋故都,焉能聽之任之。若能和蒙元議和,再聯梁滅唐,收複東南,則我大宋才有實力一統東南,恢複舊疆啊。”
“夠了!”林桂芳怒了,他仗著自己是擁護趙良鈐起兵的首功之臣,手握兵權,說話毫不客氣,“你們這些文人,懂個甚麼!整天和某扯皮鬥嘴!某忍耐久矣!”
“這軍國大事,哪有你們說的那般囉嗦!我等的敵人是誰?蒙元。朋友是誰?唐國。既如此,為何要和敵人議和,對付朋友?天下沒這個道理!就算滅了唐國,東南難道韃子不想要!輪得到你們?荒謬!”
龔行卿和王宛等人氣的胡須顫抖,連說:“蠻漢蠻漢!爾知禮乎!”
汪宗臣乾脆大聲對趙良鈐道:“官家!林桂芳當庭辱罵大臣,臣彈劾其跋扈無狀!朝廷自有法度,平章軍國重事之職何等緊要,焉能交付此人手中!”
趙良鈐趕緊說道:“好了,不要爭論不休。蒙元豈可相信?唐國便是將來不利於大宋,終究好過蒙元。此事日後再議。今日隻說出使唐國祝賀李洛進位之事。”
鄧光薦自告奮勇的說道:“官家,臣願往。”他是禮部尚書,由他出使唐國完全當得起。
“好。”趙良鈐點頭,“那就辛苦鄧卿了。李洛進位典禮之前,一定要趕到臨安。”
羅謖道:“官家,臣與李洛有一麵之緣,更好說話。臣願為副使。”
“準。”趙良鈐痛快的答應。他也希望羅謖能向李洛要點好處。
比如…糧食。
…………
“哦?李洛要稱王?”江陵的大梁皇帝蕭隱笑道,“李洛兵強馬壯,卻不稱帝。”蕭隱眼睛一眯,卻沒有多少笑意。
丞相首陽道人說道:“陛下,大梁和唐國雖未結盟,卻有盟國之實。李洛也有恩義於我大梁。臣以為,該派國使去臨安祝賀,參加進位大典。”
“這是當然,不需要你提醒朕。”蕭隱瀟灑的在大殿上走來走去,深秋的陽光斜入大殿,照在他身上,顯得很有幾分帝王之氣。
自此在李洛的幫助下收複湖廣,蕭隱就再次底氣十足了。如今梁軍超過二十萬,整個湖廣全部被大梁收複,收得人口上千萬。
大梁,還當不起一個大字麼?
這個本錢,足夠為大梁皇帝加持幾分帝王之氣了。
蕭梁想了想,“光明公主辛苦,與李洛有舊,也是她請了李洛的援軍來解江陵之圍。就讓她作為國使,帶厚禮去臨安吧。”
辛苦雖然貴為梁國公主,但她沒有官職在身,所以並不上朝,還不知道自己成了國使。
蕭梁一下令,一個十七八歲、身穿明黃服飾的男子就出列說道:“父皇,兒臣願出使唐國,請為正使。”
此人正是蕭隱的長子,被封為趙王的蕭焱。
沒錯,蕭隱最近一得意,封了自己四個兒子為王。蕭焱這個趙王,還沒當十天。
蕭焱年紀雖不大,但心眼不少。所謂知子莫若父,蕭隱當然清楚自己的兒子為何想和辛苦一起去。
但是他不反對。他樂意看到這個可能會被立為太子的兒子,娶辛苦為王妃。
“準。那就以趙王為正使,以辛苦為副使,一起出使唐國。”蕭隱下詔。
…………
高麗。
幾個去高麗的江浙商人,帶來李洛即將稱王的消息。
仁州李氏得知,一個個心中複雜無比。
李洛起兵之後,他們萬分慶幸告發了李洛,和李洛這個叛臣撇清了關係。
雖然李簽的宰相之職受到李洛牽連被罷黜,李簽也受到高麗王的嚴厲斥責,就連爵位也丟了,可李氏並沒有傷筋動骨。
起碼沒有被抄家滅族吧。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聽到李洛起兵的消息,他們大驚之後就大罵李洛愚蠢,竟敢不知死活的造反,本來以為李洛必定很快被元軍斬殺。
他們甚至想到了李洛很多種可怕的結局,卻唯獨沒想過,李洛不但沒有被斬殺,反而越鬨越凶!
大敗東南元軍數十萬,就連張弘範,完哲都,忽都帖木兒這些大將名帥都死在李洛手裡!
而李洛席卷東南,封江鎖海,已經快要稱王了!
李氏家城蕭斯堂內,所有嫡係子弟和家老都在座,氣氛很是壓抑。
每個人的臉色,都不好看。
高麗的深秋,本就已冷。李簽坐在主位上,顯得有點瑟縮,不知道是因為身子冷,還是因為心中寒。
“唉,李洛,竟然能折騰到這一步。老夫,委實沒有想到。”
李簽的語氣中,帶著說不出的疑惑,茫然,還有一絲難以言說的遺憾。
李氏打聽到的消息是,李洛兵強馬壯,火器犀利,民心歸附,已經在南方擁有很大勢力。
實力之強,遠超高麗。
更要命的是,李洛的水師完全控製了江海。以至於北方空有強大的元軍鐵騎,偏偏難以南下鎮壓。
可以說,隻要有些見識的人,都能看出李洛已經成了氣候,不是輕易就能很快鎮壓的。
毫無疑問,李洛最後多半逃不過大元的鎮壓,失敗是遲早的事。
可即便如此,估計那也是兩三年之後的事了。
李簽的弟弟李簡也歎息道:“吾也想不到,這李洛竟然能走到這一步。大兄,南方有李洛的偽唐,蕭隱的偽梁,還有偽宋。大元南方大半為反賊所據。小弟一時半會,也回不了湖廣了。”
兄弟兩人心裡都有一句話,李洛要真是他的兒子該有多好啊。
可惜了。
李若愚道:“李洛這小人得意不了多久,等到元軍主力到了江南,就是他兵敗身死之時。”
其他幾個李氏子弟,也紛紛認為李洛堅持不了太久。
忽然一個女子的聲音道:“父君,叔父,兄長,萬一…我是說萬一,五…李洛最後不但沒有兵敗,反而成了呢?”
什麼?
李簽和李簡兄弟相視一眼,心中都是咯噔一下。
是啊。凡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萬一,李洛成了呢?
雖然這可能很小,但不是完全沒有可能啊!
萬一李洛真的推翻了元廷,坐了天下,那麼他們仁州李氏……
李簽和李簡想到這裡,頓時感到外麵的秋風更冷了。
不行,哪怕為了應對萬一,也要有所布置!
ps:蟹蟹大家支持,晚安!月底了,淚目求之,打滾。提前祝賀中秋快樂。晚安!
/2_2540/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清逸文學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