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總百揆(圓一)聯保互助(1 / 1)

大明元輔 雲無風 1129 字 24天前

冊封乃天子威權之體現,也是中華朝貢體係的一項重要表現形式。原則上講,接受冊封就意味著成為藩國,是這一權力體係下從屬於“中華帝國”的下級政權。以西方人的觀點來講,就是“受保護國”、“附庸國”之類。

然而事實上,原曆史上的日本雖然也往往接受中國冊封,尤其是室町幕府時期,幕府將軍常常接受“日本國王”的冊封,但後世學界也有話說——受你中國冊封的是日本幕府征夷大將軍,又不是日本天皇本人,因此隻能說幕府將軍同時臣服了兩位君主:中國皇帝和日本天皇。

那麼問題來了:日本天皇才是日本名義上的最高統治啊!故,即便幕府將軍接受中國冊封,也不能說明日本是中國的附庸國,這一點與朝貢體係下的其他任何一國都不相同。

這個問題高務實是知道的,而且也有心解決。隻不過他一貫都是改良派,講究的是一步一個腳印,把一個大問題拆分成幾個小問題,然後再逐個解決,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慢慢完成,以避免狗急跳牆,給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甚至遭遇失敗。

高務實的日本計劃說穿了就是讓日本先打一場內戰,京華在關鍵時刻出場,強力懾服實力受損的兩派,緊接著德川家康收高演為養子,並立為家督,推其成為德川幕府第二任征夷大將軍,此為計劃第一步。

第二步,等高演成年,家康如未死則卸任將軍並隱居——如已死則高演提前繼任將軍,然後讓高演改革日本的權力體係,徹底虛化天皇和公卿朝廷,最後借大明天子的名義廢除天皇製度。當然,如果家康肯配合,這一步也可以再分幾步讓家康慢慢乾著……總之高務實不著急。

第三步可以與第二步並行或者稍晚於第二步執行,即開始給日本國內的大名移鎮,將其中一部分大名移鎮至南疆、南洋甚至印度各地,完全打亂分部,不使其聚集,淹沒其本身就不算強的民族性,歸入歸化漢人一類,徹底漢化。當然,在這一過程中,日本國內的“漢化工程”也在持續推進。

至此,高務實的日本計劃大致完成,剩餘工作就交給後人了——“漢化”這一招雖然強無敵,但它畢竟需要時間,絕不是一代人就能完成的,就算再怎麼快,總也得經過兩三代人吧?高務實不敢奢望自己能長命百歲,自問活不到那個時候……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在這些問題上,自己能當個文王就不錯了,武王和周公的工作還是交給兒孫去做吧。

慶尚道軍隊異動的事到此說完,高務實本以為今日談話也就告一段落,正考慮是不是該主動告辭,卻不想朱翊鈞話鋒一轉,又道:“聽說,南洋皇莊的春耕已經啟動了第一期……我知道你近來很忙,但還是想問問你,是否對此有些關注?”

“皇上的事,臣豈敢不關注?”高務實笑了笑,道:“臣答應的八萬頃皇莊,目前所需土地都已劃撥,且儘量遵循肥沃與集中並舉之原則,很是適合建立集中皇莊。這一點想必劉秉筆應該已有奏稟,臣就不多贅述了。

不過,正如臣此前所言,這些地都是生地,需要一步步開墾建設。在這一過程中的具體用人問題,臣無權過問,也無力過問。臣所能提供的幫助,主要在運輸方麵,也就是將劉秉筆準備好的人手與器械用具等低價運抵臨近港口,另外就是提供一些安全保障……”

“嗯,這事兒劉平說過。當地叛逆雖然已被平定,但畢竟長久以來缺少教化,一些蠻夷總想著或偷竊、或搶掠運抵當地開墾皇莊的各項物資,是你派出家丁清掃周邊賊寇,才讓皇莊開辟得以順利進行……做得好,朕心甚慰。”

皇帝隻對高務實最後一句話做出評價,意味著前麵的那些他都知道,也沒有意見,隻需要對最後這一句進行表揚即可——因為前麵雖然高務實說了“低價運輸”,但這是題中應有之義,朱翊鈞並不需要刻意稱讚。

這是有默契的:當年七下西洋是皇家獨占,後來群臣反對蜂起,現在皇家親自下場已無可能,那麼讓高務實這位自己的股肱之臣來做大明海商實際上的“總瓢把子”就成了皇帝眼中的最佳選擇。

與之相應的,高務實當然也要在一些問題上投桃報李,低價運輸不過是其中一個並不起眼的小項目罷了。事實上,天家在京華的海貿活動中也是持股分紅的,而且並不集中在皇帝本人手裡——皇帝的確是持股的大頭,但用的是內承運司的名義,而其他天家成員也或多或少持有一定的乾股。

比如,兩宮太後每年都能分到一萬五千到兩萬兩銀子左右的分紅,皇後也是一般,而永寧公主則更不必說。朱翊鈞知道,永寧公主當年就把自己的那筆私房錢給了高務實,後來錢生錢賺得盆滿缽滿,現在每年到底能拿多少,他都已經不掌握了——反正肯定少不了。

高務實最顯魄力的地方在於,不僅和他關係較好的人可以參股他的海貿業務,即便關係不好的,他也在商言商,絕不把商業問題政治化——比如鄭貴妃即便此次被高務實領導的文官集團打得滿頭包,可是她持有的京華海貿分紅卻一分沒少她的。

皇子們也是一樣。無論朱常洛還是朱常洵,乃至其餘皇子,但凡入股了京華海貿的,每年該分多少銀子那是一分不少,而且無論是要現銀還是要明聯儲的銀票,亦或者繼續投入京華提高入股比例,高務實從來不打折扣,商業信譽可謂拉滿。

不過話說回來,現在繼續投入京華提高持股比例這件事,大家都不是太有興趣——不是京華給出的利潤下降了,而是這股價日益高漲,現在幾萬兩銀子砸進去彆說百一的股份,千一都不一定,因此大家也就懶得追加投資,隻要繼續保持分紅就好。

此前朱翊鈞聽到過一個傳言,是在京勳貴之中流傳出來的,說是將來可能要搞一個什麼“股權交易所”,讓所有股份可以在其中得到交易。不過朱翊鈞後來問過高務實,高務實告訴他這件事還差得遠。

按照高務實的說法,在那之前還有很多事要做,比如還要先搞個什麼“公司法”,確立什麼“現代企業製度”雲雲。朱翊鈞聽得很繞,感覺一時半會兒還沒戲,也就沒有繼續追問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