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明軍在開城的大本營中,經略宋應昌聽聞李如鬆可能陷入埋伏,不由得吃了一驚,道:“李如鬆兵力不足,這孤軍被圍定是倭寇所設陷阱。敵既有備而來,得知李如鬆近在眼前,必將不顧一切取他性命。”
讚劃袁黃答道:“經台所言極是,若是提督被擒殺,不僅對我軍今後作戰極為不利,而且陡然遭遇如此大挫,朝廷必然震怒……經台,李提督身份特殊啊。”
宋應昌當然知道李如鬆身份特殊,不過他不好接這個茬,隻是問道:“李如鬆所帶何部?出發前有何軍令?”
另一名讚畫劉黃裳答道:“提督所率人數雖少,但皆為遼東精騎,還另令楊元、李如柏各領軍隨後跟進,也即是說李家親兵已全部出動。”
李家軍全部出戰,而且有明顯的先後次序,這說明李如鬆對可能麵臨的大戰是有估算的,因此這算是個好消息。尤其是李家軍的戰鬥力擺在那兒,既然李如鬆認為沒問題,那麼出問題的可能性應該不高。
不過雖然稍稍放心了一些,但麵子上宋應昌卻一點不敢輕忽,下令道:“事態緊急,刻不容緩,倭寇若知曉李如鬆在,必會各軍儘出,故眼下除我軍增援外,還需各地朝鮮軍進行阻擊才是。
另外,我軍增援必須大張旗鼓,迷惑倭寇,以為我軍已全軍出動,敵不敢輕易決戰則必會撤走,如此可救李如鬆一命。”
宋應昌是高拱的門生,實學派中的高黨,他的一切決定當然要考慮高務實的觀感。眼下的局麵有一點他不敢明說,那就是此刻陷入重圍的可不止一個李如鬆,還有李如鬆的五弟李如梅。
李如梅現在的身份可不比以往了——他是高李聯姻中被高務實挑中的妹夫,兩家已經在交換生辰八字了,宋應昌怎麼敢在這個時候讓李如梅落入日軍之手,亦或者當場戰死?那沒準比李如鬆戰死更難交待。
因此,宋應昌急不可耐地號令明軍、朝鮮軍,嚴令聯軍不惜一切代價救援李如鬆所部,傳令兵四出傳信,明軍楊元、李如柏所部也加快行軍速度,從正常行軍變換為馳援模式。
柳成龍此時也聽聞李如鬆被圍,在接到宋應昌命令後,立即令都元帥金命元、李鎰領兵三千前往京畿道救援。金命元看來有些畏難,沉吟道:“李如鬆陷入倭軍重圍恐怕凶多吉少,他是明軍主將,一旦被圍,敵必大軍儘出,而我軍弱小,隻怕難有勝算。”
柳成龍勸道:“我國即將麵臨滅亡之時,是明軍千裡來救,如今李提督深陷重圍,我們豈有不救之理?雖然能否救出李如鬆,關鍵不在我們而在明軍自己,但我們朝鮮必須全力以赴,否則豈非成了忘恩負義之輩?
你此去隻需能有效阻擊倭寇援軍,拖延時間即可,不必強求其他戰功。”金命元聽了這話,總算勉強領命。
柳成龍還同時傳信給附近的朝鮮官軍、義軍,抽調兵力向京畿挺近。朝鮮將領權栗接到命令後對部下感歎:“想不到明軍也有如此窘迫的時候,我聽聞明軍來後,氣焰囂張、目中無人,素來不肯正眼看一看我等。
不過,畢竟是上國天兵,還有都體察使的請求,還是應出擊救援。另外聽聞倭寇不斷增兵,看來是決心要取李如鬆首級。相比明軍隻是自視甚高而言,還是倭寇與我等國仇家恨更加令人難忍,我權栗絕不會讓倭寇得逞!”於是權栗也領兵三千前往助陣。
京畿道義軍首領李延馥探查到漢陽陸續有日軍開出,本來疑惑不解,隻能猜想定有大規模軍事行動,因此打算出擊襲擾。下屬則提出了另一種猜測,道:“聽聞明軍收複平壤後,倭寇損失慘重,北方各道倭寇都在潰退,紛紛向王京集中。此次陸續出動是否為防止明軍來襲?”
李延馥認為有理,頷首道:“或許不止是為防止來襲,已經交戰也是有可能的。嗯……若是如此,我們義軍也不能在此觀望,也得助陣殺敵立功才是!”
正說話間,便收到柳成龍傳信,李延馥看罷才知是這般情況,當即下令義軍全部出動,阻擊倭寇救援李如鬆。
部下規勸說倭寇勢大、不可力敵,李延馥將其一把推開,厲聲叫道:“倭寇之後必將出動更多兵力,而明軍來救援朝鮮,朝鮮無以為報,唯有協助明軍、舍身殺敵而已,更何況驅逐倭寇本是義軍所願!
若明軍因我等坐視不理而敗亡,我等妄稱忠義,愧對天下。此戰必須不惜性命,堅決阻擊到底!”於是李延馥率領義軍出擊。
日軍方麵也在緊急調遣,總大將宇喜多秀家親自率軍支援,命黑田長政領兵五千作前陣,石田三成、增田長盛、大穀吉繼領五千人作為二陣,加藤光泰、前野長康領三千人作為三陣,宇喜多秀家自領八千人為四陣居後。
日軍援軍剛剛離開漢陽便遭京畿義軍阻擊,石田三成得知有數支部隊在向京畿進發後,連忙上報宇喜多秀家,秀家也不敢丟了漢陽這個主要支撐點,隻好立刻令第三陣及第四陣一半兵力前往阻擊。
漢陽日軍援兵遭到李延馥所領義軍阻攔,黑田長政驚訝於這次義軍竟會正麵出擊,隨即便令所部迎戰。不久之後,石田三成所領第二陣也跟進上前,義軍死戰不退,直至近乎全軍覆沒。李延馥戰至暈厥,被部下救走,這才算撤離戰場。
加藤光泰、前野長康見朝鮮軍分三路襲來,立即布陣攔擊。金命元所部難以輕進,李鎰便率軍從側翼發起衝鋒,與日軍混戰,但不久即被擊退,權栗則與日軍第四陣僵持不下。由此可見朝鮮軍戰力相比日軍而言,正麵作戰始終處於劣勢的局麵並無改觀。
接戰數刻後,朝鮮軍率先後撤,但日軍準備調頭繼續支援前部時卻又遭朝鮮軍襲擊,隻得繼續攻擊金命元、權栗所部。
明軍此時仍在血戰之中,小早川的兩萬大軍已全數趕至戰場,但受地形和前方混戰的影響,一時間極難展開。
小早川隆景親臨一線鼓舞士氣,李如梅於兩軍大戰之中遠遠望見敵本陣一人疑似主將,便立刻張弓向那人射去。小早川隆景驚嚇之下連忙帶馬閃避,這一箭由於實在距離太遠,隻取得戰馬中箭的戰果,李如梅很不滿意地收了弓。
不過即便如此,吃疼的戰馬也將小早川隆景掀翻在地,眾將吃驚之餘連忙上前急救。
戰事激烈,立花宗茂鎧甲之上箭如蝟刺,立花軍退至西麵小丸山休整,小早川秀包接替奮戰掩護,而明軍被逼退,大小將領也陣亡不少。兩邊不約而同地各自停戰,抓緊時間休息補充、調整戰術。
李如鬆召集部下合議,道:“倭寇眾多,我軍若深陷重圍,突圍必然不易,敵寇很快又將發動進攻,眼下必須趁被完全合圍之前占據缺口,向北且戰且退,等待援軍抵達。”
查大受把刀往地麵一插,大聲道:“末將願誓死護衛大帥殺出重圍,請令末將開路!”祖承訓見查大受搶了開路的差事,便表示願意殿後阻擊。
李如鬆擺手示意安靜,語氣並不如何緊張,平靜地道:“楊元、如柏趕來之前誰也不能戰死,此次遼東精銳已經損失太多,爾等各守本職,萬不可自亂陣腳。重申一次,接下來我軍要做的就是先破敵鋒芒,再向北退卻,一切聽我號令。”眾將領命。
此時黑田長政、石田三成、增田長盛、大穀吉繼已先行趕到,所領一萬兵力正陸續跟進。日軍也召開了緊急會議,石田三成道:“此處地形狹窄,不利大戰,明軍新到增援士氣大增,竟與立花隊僵持不下,麵對逐步合圍也不落下風。依我之見,不如暫時撤退,避其鋒芒,另擇戰場。”對此,增田長盛、大穀吉繼、黑田長政也表示讚同。
然而小早川隆景斷然拒絕,道:“明軍孤軍深入被我合圍,主將李如鬆命在旦夕,明軍雖然悍勇,我軍又受地形牽絆,但眼下正是決勝之時,若於此時緊急撤軍,必會造成我軍混亂不堪,屆時明軍若是追擊,則我軍進退不能,必將慘敗!
諸君,數萬軍力不能戰勝區區數千明軍,這般戰績傳回日本,漫說太閣殿下如何看待,便是民眾也必將恥笑!今日之戰,我軍隻能全力向前,斬下李如鬆首級!冠以武士之名者,儘可隨我出陣殺敵!”
這番話一出口,其他說辭都變得無力了,眾將無論認可還是懷疑,都隻能表示願隨一戰。
於是小早川隆景令小早川秀包、毛利元康、築紫廣門率五千人從東側山上包抄明軍左翼,令立花宗茂從西側山上包抄明軍右翼,他自己親領中軍主攻,而吉川廣家、黑田軍、石田軍等居後,作為總預備隊待命。
巳時六刻,小早川隆景令麾下大將栗屋景雄、井上景貞各領三千向明軍逼近。待日軍發起衝鋒之時,栗屋景雄所部便遭明軍三、四號炮及弓弩打擊,還有許多本為“清庫存”帶來的神機箭之類,也都跟不要錢似的招呼上去。日軍哪見過如此“花哨”且“熱烈”的陣勢,一時間就被打得隊形大亂。
明軍原本幾乎都是精銳騎兵,本就不耐固守作戰,見有機會出現,立刻躍陣而出發動反擊。栗屋景雄奮戰不退,但所部很快不支,井上景貞正欲支援,小早川家臣佐世正勝勸道:“栗屋隊很快便會後退,此時向前救援不如退至坡上,待敵軍追擊栗屋隊之時,我軍再猛衝側翼,定能獲勝。”景貞依計而行。
果然,等栗屋隊敗退而明軍騎兵追擊之時,井上立刻率隊呼喊殺出,栗屋景雄也回身反擊,兩方混戰一團。
此時大穀吉繼也自領本隊趕來增援,大穀吉繼身先士卒指揮突擊,其近臣勸諫道:“明軍鐵炮威力巨大,此處彈丸橫飛,極為危險,若被擊中難保性命,請殿下在後陣指揮!”
大穀吉繼一把推開,道:“生死有命,如果注定終結我性命的彈丸不在今日戰場,即便彈如雨下又有何所懼。”隨後大穀吉繼便繼續率領本隊突進。
此時明軍也逐漸出現麻煩,主要在於火器的補給,由於一開始是騎兵偵查的性質,了不起算是火力偵察,因此攜帶的火藥、火炮都不是特彆充足,如今打到現在已幾乎彈藥耗儘,除李如鬆帶來的一千騎兵火藥彈丸還夠支撐一段時間之外,其餘明軍多數已經事實上轉為冷兵器部隊。
日軍一直強調他們的地形劣勢,但其實礪石峴至碧蹄館之間都是河流溪穀,崎嶇狹窄,部分地區散布水田加上昨日天降大雨,又趕上冰雪初融,道路泥濘不堪,反而是明軍的騎兵優勢更難以有效發揮。
雙方這一輪激戰,明軍火力優勢不在,騎兵優勢也體現不出來,苦戰之後發現無法擊破,隻能仗著盔甲精良勉強抵擋。眼看不是長久之計,因此李如鬆果斷下令向北轉移陣地,同時重組戰線待援。
接近午時,明軍傷亡進一步加重,四千兵馬已帶傷過半,戰死者也不在少數,李如鬆的親軍將官還能跟在他身邊殺敵的更是所剩無幾,但明軍依然在全力拚殺。
此時日軍已完成對李如鬆的三麵合圍,同時發起總攻。日軍漫山遍野,四下無處突圍,明軍打到現在已經十分疲憊,在日軍鐵炮隊逐漸列陣之下,李如鬆也開始心急起來,深感恐將命喪此地。
他悄悄拉過李如梅來,向他交待了幾句話,但從李如梅的表現來看應該是強烈反對,沒有答應。李如鬆歎息了一聲,卻也沒有再說什麼,隻是拍了拍五弟的肩膀,李如梅反而很緊張,一步不離地跟著大哥行動。
立花宗茂此時也多負刀傷,但他戰意十足,高喊李如鬆將死,鼓舞士氣再度進擊。石田三成及黑田長政也向小早川請令全軍出擊。
正在千鈞一發之際,楊元終於率領本部一千精騎及援軍四千趕到救援,從北麵迅速投入戰場,對日軍發起了猛烈衝鋒。這一波進攻讓日軍猝不及防,急忙試圖調轉槍口重裝射擊。
然而他們畢竟是突遭明軍彈雨來襲,隊列大亂。此刻明軍精騎各持騎槍一頓開火,然後換了馬刀狂飆突進,雖遭火繩槍射擊,仍很快突入了日軍陣中。
這股明軍作為生力軍,又是來救援自家主帥,當真叫一個氣勢如虹,而日軍方麵則是陣型大亂、士氣暴跌,楊元因此打開了李如鬆所部生路。在告知李如鬆說李如柏領後隊正在跟進之後,李如鬆隻覺否極泰來,立刻整軍反擊,與楊元會合。
此時吳惟忠亦率部從山間小道突襲而至,直衝小早川隆景本陣而去。黑田長政見狀,立刻命自己所部前往阻攔,明軍雖占上風,但日軍兵力遠勝,一時間難分勝負。
吳惟忠下令將攜帶而來為數不多的三號炮全數射向日軍本陣,逼敵回撤,日軍本陣動搖,小早川隆景大喝一聲,問誰人可退吳惟忠?吉川廣家應聲而出,率部出動支援黑田隊。
吳惟忠及所部明軍全力拚殺,與楊元及李如柏一道為李如鬆撤離爭取時間。與此同時,明軍援軍亦源源不斷投入戰場,碧蹄館一帶戰況形勢愈發嚴峻,戰場規模越來越大。
小早川隆景望見明軍大部增援,心生失落,而且被視為精銳主力的立花隊幾乎快要損失殆儘,第六番隊也是傷亡慘重,再戰已無意義。
小早川隆景意圖撤軍,石田和黑田二人不理解為何此時又要撤軍了,小早川隆景解釋道:“我知明軍甚強,卻未曾想竟能如此之強,難怪小西的第一番隊會遭致那樣的慘敗。如今明軍又增援數千,形勢已變,戰機已失。如此看來定是與我們一樣,後有大部跟進,而此地不利於兩軍主力大戰,繼續在此膠著並非明智之舉。
另外,此戰已經牽動太多兵力,京畿道內戰事連綿,此時卻還不是我們與明軍全麵決戰的時刻,我們已經完成了阻擊明軍的任務,此後短期內漢陽安危應當無憂。”
於是在小早川隆景的軍令下,日軍後隊變前隊,開始有序批次撤出,逐批返回漢陽。李如鬆見日軍撤走,也得以脫離險境,明軍返回坡州休整,準備撤回臨津江以北。
正當李如鬆準備動身時,柳成龍趕來勸阻。李如鬆說道:“原以為是敵小股伏擊,結果是敵主力傾巢出動,我所望見光是前鋒便已多達兩萬之眾。如此估計,敵總兵力或許不下二十萬之多。我部原僅五萬,此次又消耗了大量火藥、出現了不少傷員,須得等待物資補充和傷兵複原,才能做下一步考慮。”
明軍兵力柳成龍自然清楚,其對物資的消耗巨大那也是肉眼可見,但他驚訝於李如鬆口中日軍“二十萬”這個數目從何而來。
李如鬆當然不會告訴他說這是高閣老所言,隻是建議為防敵主力來殺個回馬槍,請柳成龍與他一起速速離開此地,但朝鮮探馬來報,說倭寇已放棄追擊,全數返回漢陽。
柳成龍再請李如鬆重整軍備,調集援軍,攻向漢陽,而李如鬆堅持返回開城休整,柳成龍、金命元、李鎰等阻攔不放,兩邊一時間竟然還發生了衝突,底下士兵甚至有拳腳相向者。
然而這些插曲改變不了李如鬆的決定,不久之後明軍全軍後撤,返回開城休整。
感謝書友“曹麵子”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Dr.徐嘉輝”、“曹麵子”的月票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