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楊四畏和李如鬆,吳兌和梁夢龍又談到了曹簠。
曹簠是當前仍留在遼東的本地將領之中職務最高的一人,也是家丁實力在遼東僅次於李成梁的大將。從他被高務實從牢房裡救出來開始,便成為高務實在遼東平衡李成梁實力的重要人物。
但是按照朱翊鈞今天的決斷來看,李成梁雖然去職遼帥、回京榮養,但李家軍本身並沒有直接削弱,反而還因為李如鬆的回鎮而有加強——李如鬆麾下有他一直帶著走的五千騎兵,這支兵馬回到遼東,事實上反而使李家軍的實力從赫圖阿拉大敗中得以恢複,依舊在遼東本鎮保持了約三萬四五千左右的嫡係。
曹家的嫡係家丁此刻有約八千,但曹家的兵力並不全在曹簠本人手中,其弟曹簡手裡也有一千。此次曹簠升調薊鎮總兵,按照將門習慣,應該不會把全部家丁帶走,預計至少會多留一千給弟弟曹簡作為“看家”之用,甚至有可能留下兩千。
如此算來,曹簠可能帶走五六千家丁去薊鎮,這樣的話遼東的實學派嫡係兵力將出現明顯下降。此消彼長,李家軍的實力反而還壓了實學派一頭。
雖然高務實、吳兌與梁夢龍都不至於把李家軍當成假想敵來看待,遼東的實學嫡係軍隊也不是為了震懾李家軍而部署,但客觀現實就是誰手裡的實力足,誰說話就有底氣。
遼東的實學嫡係原本也就三萬上下,一旦被曹簠帶走五六千,反而比李家軍少了一萬左右,這肯定會影響話語權。京華雖然在遼東有著大量的武裝家丁,但那並非朝廷軍隊,是不會被擺上台麵的。
吳兌和梁夢龍都認為應該繼續往遼東摻沙子,至少也應該保證實學嫡係軍隊的人數與李家軍持平或基本持平。
高務實皺著眉頭,問道:“調誰去才能補上這一萬的缺?麻家軍也好,馬家軍也罷,能夠帶去一萬兵馬的有幾個?馬棟已經在遼東了,馬林手裡也沒有一萬家丁,據我了解他隻有三千左右的家丁(馬家家丁是純騎兵,人數比較少,畢竟像李成梁那麼能撈錢的將門絕無僅有)。
麻家倒是有,但能帶去一萬的隻有麻貴一人。可是麻貴早已是總兵,咱們不可能讓他去做遼東副總兵吧?”
吳兌道:“其實有一萬兵的倒也不止麻家,南軍劉氏是可以拿得出來的,就是不知道日新你留著劉綎在西南是否還有其他用意。否則的話,劉綎現在倒是可以來做遼東副帥,其麾下的家丁可以作為四川班軍北調。”
劉綎入緬作戰時的身份是騰衝遊擊,戰後當然因功晉升,到現在職務已經提升到了分守雲南車孟參將——這個職務是戰後新設的,所轄防區頗大,大致上是車裡軍民宣慰使司,以及孟定禦夷府、孟艮禦夷府和孟璉長官司,基本上占了大半個緬北。
與此同時,劉綎所部還有監視緬甸的職責,其中包括監督緬甸東籲王朝上繳賠款等事。
雖然此時的東籲王朝被高務實強行拆分,南方的勃固王朝已經獨立並被京華掌控,成立了勃固警備軍,而東籲王朝本身也被京華實際上軍管,但名義上東籲王朝仍然存在,所以劉綎所部依舊是作為震懾力量存在。
當然,如果單從防衛角度而言,東籲王朝現在根本沒有武裝力量了,劉綎所部隨時可以調離,雲南方麵隻需要勻出鎮守緬北的兵力即可。不過,劉綎留在南方是高務實為可能出現的楊應龍作亂準備的,現在調離的話並不是很穩妥。
“劉綎留在西南,是我擔心對察哈爾大戰之後西南宵小趁機作亂,當前遼東的局勢還不至於非要劉綎北上。況且劉綎及所部久在西南,驟然北調東北,跨越萬裡,未必合適。”
吳兌想了想,道:“若是劉綎不便北上,那我還有一個人選:蕭如薰。”
這次還不等高務實開口,梁夢龍便問道:“蕭如薰現在是寧夏副總兵,改調遼東副總兵自無不可,但他可沒有一萬家丁。”
那是當然,寧夏雖然可以與鄂爾多斯部貿易,但當地經濟水平本就不高,鄂爾多斯部的經濟水平同樣不如土默特,所以寧夏方麵的將領並不富裕。而蕭如薰這個副總兵還是西北之亂獨守一城的大功換來的,時間並不長,自然沒有擁兵一萬的可能。
實際上他雖然名為副總兵,手底下的家丁甚至不到兩千。這個實力在寧夏鎮其實並不差,但如果放去遼東就顯然不行,根本鎮不住場麵——馬棟、麻承勳、戚金這三位實學派將領的家丁都比他多。
盤算至此,高務實忽然想明白一個以前忽視過的問題:原曆史上從李成梁去職回京,到他二度鎮遼,基本上是正好十年,而這十年之中,遼東總兵官居然換了八個。
這其中,隻有第一個接任李成梁位置的楊紹勳和最後一個馬林乾了兩年,剩下的人基本都隻做了一年左右,甚至不到一年。
這其中楊紹勳能做兩年是因為他本就是李成梁的親信部將,馬林能做兩年是因為當時遼事已經變得很複雜,可以說情況都比較特殊。
剩下的人裡頭,李如鬆、李如梅兄弟不必說(前幾章寫到過),尤繼先、董一元、王保為什麼乾不長久?自然是因為李家軍不配合,而李家軍不配合他們就乾不下去,則是因為他們帶去的隨任家丁壓不住李家軍。
這裡要注意的是他們三人的任職時間,他們三個的任期算在一起,是從萬曆二十一年十一月到萬曆二十五年十二月。
換句話說,正是李如鬆在朝鮮作戰的期間。再換句話說,就是李家軍實力還比較強大的時間段內。
王保之後就是李如鬆班師接任,數月之後李如鬆戰死,李如梅接任。李如梅因為“畏敵”被免,接任者依舊是李家軍親信——孫守廉。
但詭異的事情發生了,鐵嶺衛人出身的李家軍嫡係部將孫守廉居然穩不住遼東局麵,隻乾了半年出頭就被革任回衛,緊接著朝廷就啟用了宣大係將領馬林。
馬林乃是名將馬芳次子,在當時而言屬於自帶光環的那種,而且原曆史上由於馬棟聲名不彰,馬林被看做是馬芳的實際繼承人,馬家軍嫡係幾乎都在他手中,故而他在遼東堅持了兩年,才因為局麵仍無好轉而被二度鎮遼的李成梁取代。
高務實發現,在這八位總兵裡頭,李如鬆是一個分界點。
在李如鬆出任遼帥之前,李家軍實力強大,根本不把外地來的總兵放在眼裡,拒不配合工作,由此外地總兵乾不長久。
李如鬆之後的情況就變了,李家軍實力大衰,雖然朝廷接連用李家軍嫡係將領為遼帥,此刻卻反而穩不住遼東形勢。結果用了宣大係的馬林之後,居然局勢稍定,堅持了兩年。
但馬林也隻能做到這一步了,並不能更進一步把局勢扭轉回來,因此朝廷仍然覺得不足,最終隻好把李成梁又放了回去。
可惜,此時的李成梁因為李家軍實力大衰,他本人也感受到朝廷對他的嚴重猜忌,因此回任之後不再補充嫡係力量,對女真也采取了縱容態度,隻求麵子上沒有大亂就算完成了任務。遼東大局遂不可挽回地滑向了對努爾哈赤更有利的局麵。
高務實此時忽然有個設想:假使前期由外地調任遼東的總兵有足夠的力量壓製李家軍,遼東方麵的局勢還會糜爛至斯嗎?
但這個設想即便是在現在也並不好達成:李家軍沒有經曆朝鮮一戰的損耗,實力還是過於強大,如今隻要李如鬆回鎮,就依舊有著三萬五千左右的家丁。家丁的戰鬥力不必再重複說明了,這支軍隊簡單的說就是依舊能夠吊打任何女真強酋。
而如果高務實要完成剛才這個設想,則實學派方麵必須有至少不弱於李家軍的實力,然而實學係將領當中沒有哪一家將領能湊夠那麼多的家丁——哪怕是麻家軍,全家族的家丁也沒超過兩萬,其實際上的家主麻貴,手裡也就萬把人,而且麻貴不可能去做遼東副總兵。
既然如此,唯一的辦法就是“核心不夠,多部來湊”。實學派雖然找不出一個能媲美鐵嶺李氏的將門,但可以選擇多調派幾員將領去遼東。每個將領都帶幾千家丁赴任,總兵力也就上去了。
高務實提出多調幾員將領去遼東,吳兌和梁夢龍思索了片刻,都表示原則上同意。不過對於調派哪些人,大家還得商議一下。
這一通商議頗費了些時間,最終的結果是實學派選調現任寧夏副總兵蕭如薰、薊州燕河營參將任自強、大同鎮中軍坐營(同遊擊銜)高策、大同入衛遊擊沈棟、宣府東路遊擊解生(蒙古族)、大同寧虜堡守備擺賽(蒙古族)、寧夏玉泉營守備杜鬆、延綏雙山堡守備尤世功、大同守口堡守備楊登山至遼東任職,各將官皆準家丁隨任。
這一批次選調將領頗多,而且級彆不一,涵蓋了副總兵、參將、遊擊、守備四個級彆。而兵部準備給於的隨任家丁額度則頗為寬限——由於隨任家丁是可以領取高額軍餉的,所以兵部會規定員額。
這其中,寧夏副總兵蕭如薰擬給隨任家丁五千額定,薊州燕河營參將任自強擬給隨任家丁兩千額定,大同鎮中軍坐營高策、大同入衛遊擊沈棟、宣府東路遊擊解生三人擬各給一千五百額定,大同寧虜堡守備擺賽、寧夏玉泉營守備杜鬆、延綏雙山堡守備尤世功、大同守口堡守備楊登山擬各給一千額定。
如果按照額定員數計算,這次兵部調動他們去遼東,足足給了15500隨任家丁員額。即便曹簠帶走五千家丁去薊鎮上任,遼東實學係將領所掌握的兵力也會達到四萬,超過李家軍嫡係兵力。
不過員額歸員額,蕭如薰他們能不能湊齊這樣的數目卻比較難說。至少在高務實看來,蕭如薰本人要湊齊五千家丁就幾乎是在做夢,除非他把蕭家的家丁全部帶去遼東,一點都不給三個哥哥(蕭如蘭、蕭如蕙、蕭如芷)留。
但這肯定不可能,他三個哥哥有兩個參將一個遊擊,怎麼可能把家丁全給四弟帶走?以高務實對家丁訓練之困難的了解來看,蕭如薰現在手頭不知道有沒有兩千人,此次如果順利調任遼東副總兵,能夠湊上三千就算了不得了。
至於其他將領,手邊多半也不足兵部給出的數,按照高務實預計,這一萬五千員額雖然放在這裡,但他們能帶去一萬人就謝天謝地了。
當然,兵部的員額給多了不是沒用,他們現在手邊沒有這麼多,到了遼東再募集也是朝廷製度準許的。
倘若是原先的話,這樣的募集還很容易隨便拉些人頭湊數,不過這個漏洞後來被高務實和梁夢龍堵死了——在高務實任兵部左侍郎的時候,他給梁夢龍出了個主意,兵部現在會對九邊各鎮將領的家丁進行審核考比,如果不能達標,就會被兵部拒絕提供員額給餉。
兵部本身當然沒有那麼多人可以去考核,因此該考核任務分彆交給了兩個人:一是該鎮巡按禦史,二是當地兵備道。不過考慮到文官們可能未必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方法,高務實又乾脆把自家家丁護衛隊的入隊標準拿了出來,略微下調了一點要求,轉交給兵部實行。
不要奇怪,高家家丁護衛隊的標準絕對是高標準嚴要求,因為那個標準是戚繼光定的,現在要給兵部頒行於整個九邊使用,當然需要降低一下標準。
比如高家家丁甚至對身高有要求,這個就不適合給邊軍用——邊軍有些人雖然個頭不高(多是因為出身差,早年營養不良導致),但他們打仗其實很猛。
高務實三人選定出來的這批將領彆看高級將領好像不多,但其實個個都不簡單。比如玉泉營守備杜鬆,就是後來那位杜黑子、“杜太師”,而尤世功則是陝西榆林將門出身,和本該在後來出任遼東總兵的尤繼先是同族。
至於餘下諸位,則有一個共同點:全都是原曆史上以宣大邊軍入援朝鮮的將領,個個都掛著一堆的戰功牌。
可以說這一次調動是真正從實學派宣大(包括延綏、寧夏)係嫡係之中抽調精銳,大舉滲透遼東的一次調動。一旦完成調動,宣大係在遼東至少可以與李家軍分庭抗禮。
不過,高務實一貫的態度是要麼不做,要做就一定要穩妥,因此在調動宣大精銳的基礎上,他還提出要提拔遼東本地非鐵嶺係將領,夯實實學派在遼東軍中的基本盤。
----------
感謝書友“曹麵子”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曹麵子”、“單騎照碧心”的月票支持,謝謝!
親,點擊進去,給個好評唄,分數越高更新越快,據說給新筆趣閣打滿分的最後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