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拱之所以心中一動,不為彆的,正是因為張居正。
張居正最近的反應看起來並沒有什麼特異之處,但他卻從某些渠道得知了一個傳言,說上次張居正來給徐階說話,是收了徐家三萬兩銀子的。
這件事讓高拱很不痛快。
但他不痛快的根源並不是張居正收銀子本身——徐階是你的恩相,這我知道,他們家有了麻煩,以徐家子弟的名義給你這個“師兄”送點銀子,求你幫他們說句話、求個情,我不是不能諒解。但你我二人也是多年同僚,我對你如何你不知道?“亦師亦友”這個詞我高肅卿擔得起!
可是你張太嶽呢?把我瞞在鼓裡,還跟我大言不慚的說了那麼多道理,一副全心全意為我打算的樣子,你說那些話的時候就真的沒有點愧疚?
張太嶽啊張太嶽,你是我看好的繼任者,這次事情畢竟事關你的恩相,我可以當做無事發生,可是下一次……希望你不要讓我再失望了。
就在高拱在心中對張居正感到失望之時,張居正卻正在內閣的值房裡寫信。
這封信是寫給即將履新廣西巡撫的殷正茂的。
殷正茂,歙縣人。其一世祖是南宋末年的殷恂則。德祐元年,他以部校的身份領兵隨賈似道從臨安出發前往蕪湖禦敵,大敗。殷恂則循原路退至歙縣,遂定居於縣城南門。其後幾代在地方上名望頗隆。但到了十世孫殷正茂時,殷氏家族已頗為寥落了。
嘉靖二十六年時,苦讀群經多年、已經三十四歲的殷正茂,終於高中進士,這給業已衰落許久的殷氏家族帶來了新的輝煌和希望。由於名次靠前,不久升為兵科給事中。
殷正茂早年其實是以不畏權貴、正直敢言的形象在朝廷中頭角初露,引起內閣注意的。所以不久後,就被外放鍛煉,曆任廣西、雲南、湖廣兵備副使,再遷江西按察使。
因為早年頗有正直敢言的美名,當時殷正茂與張居正這位同年的關係還算不錯,不說相交甚厚,至少也是關係親近。後來張居正得徐階所獨重,竟而由翰林學士直接入閣,殷正茂便更是經常與張居正書函往返,說是政治盟友並不為過。
不過,可能是因為自認負有重振家族之任,殷正茂外放之後雖然能力出眾,尤其精於斷案和兵事,但對於錢財卻越來越看重。其為官是否造福一方不好說,但對治下百姓還算不錯,辦案也稱得上公正,使許多受冤之人得到清白。隻是對於屬下的孝敬,殷正茂卻是來者不拒,甚至還會主動暗示。其貪鄙之名,也是源自於此。
後世多說殷正茂貪汙,其實很可能是因為殷正茂乃是張居正一派,而張居正被萬曆清算之後,不少張居正提拔重用的官員都被厚汙的緣故。
總的來說,殷正茂很有才乾,為官的確有些貪鄙,但總體來講,這種貪鄙主要是對於自己的下屬官僚來說——孝敬這種東西,實乃官場痼疾,但如果隻是按照某些潛規則收取,很難說具體怎樣才算貪汙受賄。
畢竟,受賄定罪得看幫人做了什麼事,放在後世來說就是權錢交易。而殷正茂隻是收“例錢”,他又不怎麼具體幫忙,所以才能在混出偌大“貪鄙”名頭的同時,還能繼續完好無損地做官。否則的話,貪鄙名頭都這麼響亮了,真當沒有禦史去參他一本?
高拱之所以同意殷正茂去,嘴上倒是說給“多給他二十萬,讓他貪”,其實心裡明鏡似的,這軍餉殷正茂自己絕對不會去貪,他有彆的辦法:比如下屬肯定有吃空餉的,殷正茂隻要抓住這些下屬的把柄,稍稍示意一下,這些下屬在每年的各種“例敬”上,怎敢不加個幾成,甚至翻他幾倍?
如此,錢照樣可以拿到,而他殷正茂並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把柄——孝敬而已,你們誰不收啊?朝廷中樞的大佬們也收冰敬炭敬呢!
所以高拱肯讓殷正茂從江西按察使轉遷廣西巡撫,主要原因還是看重殷正茂的才能。
不過,張居正在給殷正茂的信裡,自然不會這麼寫。
這封信的大體意思是這樣的:
殷兄此前曾任職廣西,熟知廣西風物地勢,今廣西又起變亂,而廣東因為倭寇屢屢進犯,廣東官軍疲憊不堪,是以廣西之亂欲定,還需廣西之兵。殷兄大才,我是早就知道的,所以曾經多次推薦,但此前李春芳不懂軍務,以為廣西之亂沒什麼大不了,因此拖著沒辦。現在高拱回來了,他還是懂軍務的,隻是那兩廣總督李遷是他的同年,他還是希望李遷能平定叛亂,拿下這一殊功。
我張居正好說歹說,萬般懇求,高拱總算鬆了點口風,肯讓殷兄你去平亂了。隻是,李遷雖然打仗不怎麼樣,畢竟資曆擺在那裡,高拱也需要有這樣一位封疆大吏給自己搖旗呐喊,因此不肯讓你做兩廣總督,隻肯讓你做個廣西巡撫。
我當然知道以殷兄你的才乾,做區區一個廣西巡撫實在是屈就了,但眼下國事如此,還是希望殷兄能夠暫時接受,把兩廣的亂子先處理妥當。至於中樞這邊,殷兄你隻管放心,今日朝廷欠你的,就算是我張居正欠了你,將來一定給你補上這一功……
總而言之一句話:高拱是很不希望你去拿這麼大的功勳的,他希望他的人得這個大功。隻是眼下局麵糜爛,隻有你殷正茂能解決,而我張居正就是最力挺你的那個人。朝中上下,唯有我張居正堅持為你說話,讓你有機會一展手段。為此,我甚至不惜拉下臉麵去求高拱,總算給你要來了這個廣西巡撫,你千萬不要嫌棄……
寫好這封信,張居正麵露微笑,吹乾了墨跡放好。
這時,他又想起之前內閣關於通過皇帝中旨時的場景。
“高務實……”張居正喃喃自語:“你倒是生了個好時候,若非我家諸子恰好隻有簡修與太子同齡,又豈能容你這般輕易靠上太子?李春芳那個廢物點心更是毫無遠見,居然事情到了這個程度都不敢反對,看來他在內閣的日子已經屈指可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