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季風是龍王爺(1 / 1)

望月樓的二樓,隨著劉晉的講解,來自南方和北方的人都紛紛站出來說出自己家鄉的氣候情況,大家一說,頓時就和劉晉所說的一模一樣,完全解釋的通。

劉晉看著眾人你一句,我一言的,也是露出了微笑,稍微歇息一番。

“我明白了,為什麼呂宋這邊的水稻可以一年三熟了,因為它處於赤道地區,一年四季都是夏天,足夠的溫暖,所以可以一年三熟。”

“我們大明,越往北的地區,溫度越低,到了秦嶺淮河線一帶的地方,雖然還可以種植水稻,可是也隻能一年一熟,而江南地區卻是可以一年兩熟,這再往北的話,因為溫度不夠,根本就不能種植水稻,隻能種小麥了。”

林書鴻似乎想明白了什麼,忍不住激動的說出來。

“嗯,沒錯。”

劉晉點點頭說道。

“其實啊,我們的農業和地理位置也是息息相關的。”

“這南方不僅僅更溫暖,它的降水也更豐富,所以可以種植水稻,北方更冷,降水量也更少,所以就隻能種植小麥。”

“大家發現沒有,越往南方走,山上的樹木就越茂密,而且到了江西南方、廣東、廣西、福建這一帶之後,樹木到了冬天是不會掉葉子的。”

“北方樹木就會掉葉子,而且北方的森林比較南方來就少很多,這一切都是跟降水有關,過了長城,進入了韃靼和瓦剌地區,這些地區不僅僅寒冷,而且降水也少,所以這些地方的植被是以草原為主,森林並不多。”

“我們的降水基本上都是來自海洋,我們大明所在的大陸非常的龐大,越靠近海洋地區降水就越多,離的越遠,降水就越少。”

“所以這才有了我們肥沃的大明,往北、往西走,這些地方就是沙漠、草原,因為來自海洋的水太少了。”

接著劉晉也是繼續講起降水的事情來,在明朝地區這裡劃分了一條長線,也是大家所熟知的降水分界線,也是東西分界線。

“原來是這樣,難怪我們陝西降水稀少,這是因為我們離海太遠的緣故。”

有來自西北的人點點頭說道。

“這南北之分竟然是跟降水有關係。”

有人聽到這裡恍然大悟的說道。

“其實我們大明所在的地方,南北降水是非常有規律,我們大明的降水是典型的季風性季候,所謂季風性季候是跟季風有密切關係。”

“一般我們大明一年降水的開始是從南方開始的,最早是從廣東、廣西這邊開始,他們一般在三四月的時候就開始降雨。”

“接著這個季風就會開始往北走,到了長江一帶的時候,就是五六月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稱之為梅雨時節。”

“再繼續往北,它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的往北走,越往北,雨季來的時間就越晚,越往南,雨季就來的越早。”

劉晉繼續拿出毛筆在地圖上劃出了幾道橫線,分彆標明了時間,讓人一下子就看的清清楚楚。

“沒錯,我廣東這邊下雨卻是比較早。”

來自廣東那個人站起來說道。

“江南地區也是如此~”

“北方也差不多確實是這個時候。”

其他人也都紛紛點點頭。

“這季風如果每年都按照我說的這個時間點移動的話,那麼那一年我們大明必然南北都是風調雨順,是一個大豐收之年。”

“但是,這季風有時候也會非常的反常,比如有時候它在南方停留的時間過長了,到了六七月了,它依然還在南方,沒有北移,於是那一年我們大明就會出現南澇北旱的災年,如果它移動的速度太快了,在南方停留的時間太短了,五六月就來到了北方,那麼我們大明就會出現北澇南旱的災荒。”

“我們大明的地理位置特殊,一旦出現問題,它就不是單純的一個地方出問題,北方有旱災,南方必然有水災,北方有水災,南方必然就有旱災。”

“隻不過因為南方這邊離海洋近,所以降水多一些,南方地區的森林也多,所以這旱災、水災對南方的影響小一些,北方地區就不一樣了,北方都是平原,植被稀少,一旦出現旱災或者水災,情況就會非常的嚴重,曆朝曆代,北方的災害問題都要比南方嚴重的多。”

劉晉看了看眾人,又繼續講起來。

前麵講的黃金洲也好、澳洲、南洋之類的,甚至於地球什麼的,大家都覺得比較遠,總是不太相信劉晉的話。

現在講到南北之分,南北的差異,南北的降水情況,這個和大家切身相關,而且劉晉講的都非常準確,大家對於劉晉的話就相信了多了。

“竟然是這樣?”

“回去之後一定要好好的查一查曆年的資料,核實一番。”

中年人一聽,眼睛一亮,似乎想起了什麼。

“這季風豈不是龍王爺嘛,這龍王爺心情好了,我們大明南方都風調雨順,這龍王爺要是不高興了,這不是南方旱就是北方澇,又或者是反過來。”

有人聽完了劉晉的話,也是忍不住笑著說道。

“可不是嘛,還真是和龍王爺差不多了。”

劉晉一聽,頓時就笑了,這個時代的人什麼事情都喜歡和鬼神聯係在一起,自己這一說季風,立刻就有人說成是龍王爺了,實在是讓人哭笑不得。

“難怪曆朝曆代出問題都是北方這邊先出問題,每個朝代更迭,一定是大旱災引起的,這黃巾起義是因為天下大旱,顆粒無收,最終導致了東漢的滅亡。”

“唐朝末年的起義也是因為當時大旱,加之橫征暴斂,引發了天下動亂;我朝太祖起義之時也恰好是北方地區大旱,加之北元吏治腐敗、橫征暴斂、苛捐雜稅致使民不聊生,我太祖順天而起,這才有了我大明。”

黃錦泉熟讀曆史,聽到這裡,聯想起曆朝曆代的興亡,頓時就瞪大了自己的眼睛,似乎發現了什麼規律一般,大聲的說了出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