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4章 但是,在戰爭之中,死個把人本身就(1 / 1)

第1004章但是,在戰爭之中,死個把人本身就是一種常事

王綰說完,整個書房中安靜的落葉可聞,群臣都很沉默,他們在分析,在思考王綰之策到底可行不可行。

王綰說的是一種方略,但是這個方略太軟了,不管是嬴政還是嬴高都不滿意,隻是這個時候,不適合他們親自下場爭論。

氣氛逐漸凝聚,嬴高將目光看向了尉繚以及李斯,他心裡清楚,不管是李斯還是尉繚他們的看必然與王綰相左。

這是他們的出身就注定的。

一方是儒家,一方是法家以及兵家,從根本上來說,他們的觀點本身就是對立的,自然是截然不同的。

這一刻,李斯察覺到嬴政與嬴高的目光,隨即朝著嬴政一拱手,道:“王上,王相之言,臣不讚同,韓國乃天下中樞之地,是我大秦東出掃滅山東六國的根基樞紐之地,不能留下動亂禍源。”

“我大秦一旦東出,攻打諸國,韓地一旦動亂,我大秦銳士必將腹背受敵!”

與此同時,一旁的國尉尉繚也是朝著嬴政一拱手,道:“王上,臣也認為王相所言的武王滅商,不足效法。”

聞言,嬴政目光流轉,最後落在了尉繚的身上,語氣肅然,道:“武王滅商是一個成功的案例,不足效法,國尉可有合適的理由?”

聽到嬴政詢問,尉繚朝著嬴政慷慨激昂,道:“當初武王滅商,就是因為留下了殷商根基,以至於後來有了管蔡武庚叛亂!”

“若非周公鼎力平亂,又豈會有周室天下,況且這華夏大地已經曆經春秋與戰國八百年紛爭,當今天下時勢已經不同於夏商周三代。”

“當今天下,人心向一。多年以來,天下一統早已經才成為人心所向,其勢已成,則成法不可守!”

“若是韓國宗廟社稷皆存,又如何向天下人宣告韓國已經滅亡,假以時日,韓國王族必籠絡韓人抗秦自立。”

“到時候,戰亂複起,山東諸地皆如此,如此惡性循環不止,我大秦縱然是席卷山東六國,又何談真正的一統天下!”

這一刻,書房中氣氛凝聚,嬴高笑了笑,他心裡清楚尉繚與李斯的話都很有道理,就算是他承諾張良保存韓人宗廟,也隻是一個權宜之計。

一旦大秦滅韓,到時候韓國的一切都將消失,韓王宗室都將抹除。隻有將韓國的痕跡消除,才更有利於大秦治理天下。

這個時候,嬴高依舊在保持沉默,嬴政的目光落在了蒙恬與王翦的身上,由於滅國大戰即將開始,嬴政下詔召回了蒙恬。

當見到嬴政的目光看過來,王翦與蒙恬對視一眼,王翦示意蒙恬先來,於是蒙恬朝著嬴政一拱手,道。

“王上,末將讚同李相與國尉之言,而且韓國一直有術治癖好,末將以為其稱臣絕非真心,大概率是權宜之計。”

“若是滅韓之後,依舊存韓國社稷與都城,一旦山東情勢有變,舉兵向秦之前鋒,必然是韓國無疑!”

與此同時,王翦補充,道:“王上,末將以為以秦韓兵力對比,滅韓不應該出動大軍主力,偏師便可以滅韓。”

“末將以為我大秦主力,當應對滅趙大戰!”

趙國乃大秦死地,而趙人與大秦血海深仇,滅趙一戰,必然是最慘烈的一戰,這一刻,嬴政也是微微點頭。

隻是嬴政並沒有最後開口,而是將目光看向了嬴高,語氣輕描淡寫,道:“太子,你覺得諸位愛卿所言如何?”

“稟父王,兒臣以為諸位大臣所言各有各的道理!”

嬴高放下手中的茶盅,坐直了身子,這一刻,他的臉上的神色一下子變得肅然:“老師說的很有道理,滅韓當偏師為之。”

“我大秦東出,兼並山東六國,是為了開辟前所未有的大業,祖宗成法又如何,天下人的目光又如何。”

“此番東出,兒臣以為不必效法武王,也不必效法其他,我大秦隻做自己!”

“聽了諸位大臣之言,兒臣也赫然有了新的想法,兒臣以為大秦滅韓,毀其宮殿,滅其王族,斷其傳承。”

“而且一旦我大秦滅韓,當迅速設立郡縣,然後普及秦法,廢除韓國文字,律法,信仰,甚至於包括風俗習慣等。”

“兒臣還是那句話,韓王一族不能投降了殺,但是他們可以死在戰火之中,甚至於韓國宮殿,也可以毀於戰火中。”

說到這裡,嬴高朝著嬴政肅然一躬,道:“父王,在戰爭年代,天下人心對於統治者,對於戰爭的行為將會有極大地包容。”

“在戰爭中,屠殺十萬人,天下人隻會稱之為暴秦,同時也會懼怕,倘若是在大秦兼並六國之後,無緣無故的屠殺十萬人,就算是六國王族,也會讓朝廷無法得到民心。”

“兒臣一直都認為,一旦六國王族在大秦一統天下之後殺,朝廷以及父王必然會留下汙點,成為天下士子攻訐的重點。”

“但是,戰爭之中,刀光劍影,死個把人本身就是一種常事.”

此話一出,眾臣為之臉色驟變,他們都認為自己足夠狠辣,但是與這位相比,還是大有不如。

“王上,太子之言有理,但是這樣做,不利於對於山東其餘諸國的征伐,這意味著戰爭的難度,將會提升無數倍!”

最後,王綰還是硬著頭皮陳述自己的觀點,在他看來,嬴高的態度太過於霸烈,這對於大秦而言,並非是好事。

大秦已經霸道了很久了,在王綰看來,滅六國還是要徐徐圖之。

聞言,嬴高看了一眼王綰,嘴角浮現一抹笑意,這便是這個時代的大臣,縱然是太子又如何,甚至於君王都改變不了他們的觀點。

在嬴高看來,這是一件好事,大秦朝廷需要乾綱獨斷,也需要集思廣益,畢竟現在他們在做的事情是一件開天辟地,前所未有的大事。

這意味著,這樣的事情沒有先例可以效仿,除了他之外,沒有人知曉這樣做對與錯,最重要的是,雖然他知曉,但是他隻能把控大局,細節方麵還是需要王綰等人鋪排。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