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其一並帶入宮中,翌日早朝,洛塵下旨,封周瑜為水軍大都督,組建水軍,兵額三萬!
又是引起滿朝熱議,三日之後,郭嘉回京,洛塵親自出城迎接,又是一番君臣密談,半個月之後,大秦黑衣衛方麵傳來消息,大秦朝中官員一十二人被殺於家中!
其中還有一位三品要員,頓時鹹陽城全麵封鎖,秦帝震怒,黑冰台發了瘋一般,勢要將暗中的殺手揪出來,但是血衣衛的人早就已經揚長而去!
此事隻能不了了之!
……
天興元年七月【天興為洛塵的年號】,北蒼在北漠之中受挫,由於行軍困難,敵蹤不清,戰況不明,一支三萬大軍在沙漠之中迷失,被全殲!
洛塵派出禦龍軍攜帶一個沙漠之中的狼族勢力分布圖,惹得北蒼方麵震驚,蒼君還親自寫了一封國書以示感謝!
九月之後,北蒼與北漠狼族發動國戰,大秦兵壓北境,大夏與大周兵力調動,密切監視大秦!
在三國的兵鋒之下,大秦終究還是選擇避其鋒芒,但是聽聞秦帝在阿房宮之中大發雷霆,將白敬臣都臭罵了一頓!
到了十二月,寒冬凜冽,滿天飛雪,蒼君禦駕親征,北蒼終於在大夏贈與的狼族布防圖之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其一舉剿滅!
狼族慘敗,蒼君乘勝追擊,又花了半個月將狼族徹底剿滅,這一戰之中,北蒼也是付出了不小的代價,雖然沒有當初大夏·1與南蠻那般慘烈,但是卻也損失了十多萬精銳!
……
天興二年,一月!
北蒼攜北蒼一眾文武,雲煙郡主,平北大元帥沈蒼生與大夏新君會麵於兩國邊境,暢談甚歡,使三國同盟關係更加緊密!
天興二年二月,大夏三院一館工程徹底完工,自此大夏全國各大府縣皆是具備書院,武院,醫院,藏書館徹底完工,這次不隻是讓天下百姓瞠目結舌,就連朝中的一些官員也是目瞪口呆,感慨萬千!
天興二年四月,大夏水軍擴招,組建水軍十萬,戰船一千艘,樓船五十艘,遠航艦一艘,當然,全部都是人工動力!
而遠航艦一艘想要開動至少需要五百人同時開動,加上戰鬥人員,能容納三千人!
……
天興二年九月,第二屆科舉考試,殿試在長安城太曦殿之中舉行,募得良才十五名,分彆下發諸地,為政一方!
……
天興二年十月,大夏南北大運河開辟出三個河道,三十萬大軍全力挖河建橋!
數十萬百姓助陣!
……
時間一晃,已經來到了天興三年六月份!
洛塵登基已經三年了!
長安城,太曦殿!
“宣旨!”
洛塵一聲高喝,便看到三寶手持聖旨,高聲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陛下有旨,對禦龍軍麾下四軍進行擴招,乞活營,白袍營,白馬營,陌刀營兵員滿額一萬,將陷陣營劃入禦龍軍麾下,兵員滿額三千!”
“封薛仁貴為衛將軍,禦龍軍統帥,位列二品下,麾下趙雲封白馬將軍,統白馬義從,麾下陳慶之封白袍將軍,統白袍軍,麾下冉閔封乞活將軍,統乞活軍,麾下馬超封白衣將軍,統陌刀軍,麾下高順封陷陣將軍,統陷陣營!”
“位列三品上!”
“撤銷驍龍衛,龍驤軍,大夏鐵騎,北境軍的番號,進行整合,驍龍衛改編為青龍軍團,組建輕騎兵,龍驤軍改編為白虎軍團,組建輕騎兵,大夏鐵騎改編為朱雀軍團,組建輕步兵,北境軍改編為玄武軍團,組建重甲步兵!四大軍團,皆是滿額五萬,統共二十萬,封號四象軍!”
“由靖國公葉南天統帥青龍軍團,趙國公趙世安統帥白虎軍團,典韋統帥朱雀軍團,秦毅統帥玄武軍團!”
“虎嘯軍團,虎威軍團,虎牙軍團統共三十萬,封號飛虎軍!”
“封李存孝為飛虎將軍位列三品上,飛虎軍統帥,宇文成都為虎牙軍統帥,禹王為虎嘯軍統帥,關羽為虎威軍統帥,位列三品下!”
“封周瑜為水軍大都督,位列三品上,統領十萬水軍!”
“撤銷禁軍,重組為京都四位和中央軍!”
“京都四衛分彆為東西南北校,東校由秦虎統領,西校為穆桂英統領,南校由淩霄統領,北校由宇文顏若統領,中央軍由林近南統領,兵額各一萬!”
“中央軍從各軍之中抽調,打造最精銳的大內禁軍!”
“欽此!”
一道旨意下達,滿朝無不變色,就算是早就已經聽到風聲的薛仁貴等將也是麵色極為不平靜!
此次軍職改革可以說幾乎攘括了大夏的所有軍隊,從邊境軍,主力軍,到禁軍,全部發生體製上的變化,其中因由自然是不易說明!
不過,對大夏軍製整體上的一個優化是顯而易見的!
既從軍製結構上進行優化,又進一步增加了製衡,尤其是禁軍,直接一分為五!
隻是當年皇後要組建女子軍,接過被魏老妖冒死彈劾,一聲大夏莫不是無男兒郎直接將皇後勸退!
最後不了了之!
如今,大夏明麵上的兵力已經達到了六十萬,若是算上江南的五萬大軍,已經達到了六十五萬,這等兵力若是放在三年前完全可以將整個大夏拖垮!
但是,這三年來,大夏的變化可謂是日新月異,糧食產量翻了三倍有餘,商業稅收比之三年前翻了數百倍,已經完全可以與農業平分秋色!
最可怕的是,大夏商行完全成了大夏的斂財工具!
一年的營收竟然是稅收的三倍有餘!
大夏銀行成了朝廷的錢袋子,聚寶盆,這三年洛塵也在極力控製收支平衡!
三國通商帶來的貿易額成倍的往上翻,大夏的鹽,紙,調料,書籍,已經成了大夏的招牌!
而且,經濟區域化發展,東西大融合,直接讓大夏的國力翻了數倍有餘!
三年時間,大夏的變化顯而易見,百姓的幸福感成倍上升,滿朝文武皆是喜笑顏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