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1章 給你們安排的妥妥的(求月票)(1 / 1)

大唐孽子 南山堂 2175 字 24天前

“夫君,這難波津,乍一看上去,跟我們大唐自己的港口似乎也沒有什麼特彆大的區彆呢。”

站在甲板上,王氏看著前方的難波津城,眼中的擔憂慢慢消失。

來到異國他鄉,大家多少多會有一些不安或者擔心。

王氏也不例外。

特彆是她如今已經不是大唐的太子妃了,隻不過是一個庶民的身份。

這種落差和擔憂就顯得更加明顯了。

“難波津在十幾年前開始就深受東海漁業的影響,碼頭旁邊的租界,如今被稱為唐城,據說是比難波津原來的城池更加繁榮的存在。

這唐城完全是由我大唐負責設計和安排施工的,風格上自然跟我大唐非常的相似。

再說了,倭國本來就沒有什麼自己的文化,都是在跟中原王朝學習。

所以哪怕是沒有東海漁業,他們的很多建築,跟大唐的州縣也是非常相似的。”

不得不說,李治還真是博文見識。

那些年跟在李寬身後,可沒有少學習到東西。

可惜的是作為皇九子,他生的太晚了。

不掛失李寬還是李承乾,亦或是李恪和李泰,都比他大十多歲。

這麼一來,大家能夠掌握的資源就完全不一樣了。

你都還不懂事,哥哥們就已經開始爭權奪利了,你拿什麼去爭?

所以他這個太子才會成為朝廷中的一個小透明。

就連造反的時候,也就於誌寧等一小部分死黨能夠幫忙出謀劃策。

沒辦法,年輕雖然是個資本。

但是年輕也就意味著沒有資本啊。

“郎君說的有道理,這倭國,如今其實也跟那新羅差不多,基本上是在走全麵唐化的道路。

哪怕是沒有東海漁業過來,這裡也會長得跟我們大唐的城池一樣。

如今有了東海漁業在背後推動,這裡就更是跟多內一模一樣了。

聽說孔子學院在海外的分院之中,難波津的規模算是名列前茅的,單單學院裡麵學習我們大唐先進文化的倭國人,就有超過三千人嗯。”

這個時候,李治身邊的辛茂將忍不住插了一句話。

作為李治在太子之位上麵少數的發掘出來的幾個人才,辛茂將當初是反對李治兵行險著的。

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等到李治和徐妃之間的事情犯了之後,辛茂將說什麼都不管用了。

不過,不得不說,這個辛茂將也算是很有擔當了。

雖然沒有參與到明德門事件裡頭,但是在李治失勢之後,他反倒是沒有跟其他人一樣選擇落井下石。

權衡利弊了一番之後,辛茂將覺得自己跟著去北美洲,也許能夠給辛家帶來不一樣的一個結局。

反正他不是辛家的嫡係子弟,庶子出生的他,如果能夠在海外將辛家的名聲發揚光大,讓金山港成為登州一樣的繁華之地的話。

那麼到時候他這個可能的金山港刺史,絕對有希望名揚大唐的。

想明白了這一點之後,辛茂將就跟著李治出發了。

這一路上,大大小小的許多事情,基本上都是辛茂將負責安排的。

所以其他人可能還有心思在那裡想著想那,但是辛茂將卻是連胡思亂想的時間都沒有。

甚至大部分時間,他都不在李治身邊,而是今天在這艘船上,明天在那艘船上,確保每一艘船都不會出亂子。

也就是現在都到了難波津了,船隊經過了這些時間的磨合,也已經慢慢的進入正軌了。

再加上大家已經離開大唐了,就算是想要後悔也沒有機會了。

辛茂將才稍微的閒了下來。

不過,好歹也是曆史上李治在位時期的宰相級人物,在辛茂將的張羅下,整個船隊如今已經算是像模像樣,一點也不用擔心出亂子了。

“三千多人?倭國人不是派了很多遣唐使在長安城學習嗎?難道那還不夠嗎?”

李治也是被這個學院的數量給震住了。

雖然在長安城,不管是觀獅山書院還是國子監,亦或是渭水書院和曲江書院,辦學規模都遠超三千人。

但是這裡是倭國啊。

一首大唐開辦的孔子學院裡頭,就有三千多的學員。

要知道整個孔子學院,在海外的數量已經超過兩位數了呢。

這麼一算,每年要培養的番邦屬國學員,數量還是非常可觀的。

“沒錯!不過這些孔子學院的學員,進入到書院裡頭學習,都是需要交納昂貴的學費的。

除了少數特彆優秀的人才之外,是沒有資格跟我們大唐自己的學員一樣,隻需要象征性的交一點錢就行了。”

很顯然,自從知道自己船隊的行程之後,辛茂將應該是臨時做了很多工作的。

當然了,這可能也跟他平時看的報紙和書籍很多,對於大唐以及周邊的情況比較了解。

不過不算是哪一種,其實都非常難得了。

這個時候的大唐子民,跟後世的老美百姓有一點像。

大家隻關注國內的情況,國外是什麼情況,普遍都不關注。

因為在他們看來,國外的百姓都還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如果學費非常昂貴的話,那麼除了勳貴子弟和富商子弟,其他人應該是沒有機會進入到孔子學院的。

這樣的話,孔祭酒擴大孔子學院影響力的想法,豈不是沒有辦法得到實施?”

李治自然很清楚孔穎達到底是怎麼想的。

如果朝廷願意免費招收學員,孔穎達絕對是舉手支持的。

“郎君,倭國是掌握在勳貴富商手中的,隻要他們的子弟心向大唐,基本上就意味著倭國是向著大唐的。

並且,有句話叫做上行下效。倭國的勳貴富商都熱衷於學習唐學,那麼他們的百姓,自然也是會拚命的尋找機會去學習唐語,希望能夠讓自己的階層有一個躍升。

所以我聽說難波津這邊的書鋪,《大唐字典》和《唐語拚音入門》兩本書售賣的非常好。

很多百姓沒有錢財買太多的書,所以就省吃儉用的買這兩本書。

隻要掌握了拚音的入門方法,在結合字典來一起學習,基本上就可以達到識文斷字的目的。

而倭國人一旦能夠達到這個水平,就很容易在唐城裡頭找到一個收入還算不錯的工作。

這麼一來,整個人的人生,其實就有了非常大的變化。

有了這樣的成功案例在前麵,大家對於學習唐語的熱情自然就更加高漲了。

單單難波津一地,《大唐字典》的銷量就快頂得上半個長安城了。

這絕對是一個非常誇張的數字,當然,這也跟倭國的書鋪太少,隻有難波津等少數書鋪有機會買到相對廉價的《大唐字典》有關係。”

辛茂將說到這裡,就連他自己的內心也都感受到了一絲自豪。

倭國人也好,新羅人也好,一心跟在大唐後麵學習,對大唐畢恭畢敬,這是一件讓整個大唐百姓都跟著受益的事情。

畢竟,這些百姓平時在勳貴富商麵前,其實也是很卑微,沒有什麼地位的。

但是在番邦屬國麵前,他們卻又是很傲嬌的。

這讓他們對大唐的歸屬感增強了很多。

“這麼說來,等會我們去難波津轉一轉的話,估計聽到的普遍都是我們的漢字咯?”

伴隨著船隻成功靠岸,李治頗為期待的準備下船。

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出國。

隻是這個國門一出,這輩子想要回去就很困難了。

“看到的肯定全部都是跟大唐一樣的漢字,但是聽到的可能就不一定了。

倭國這邊本身就有土語,倭國百姓之間,應該還是以土語交流的更多。

不過說不準受到我們大唐的影響比較深,大家更加傾向於說唐語,也是有可能的。”

辛茂將知道的信息都是從書本、報紙等各個渠道了解到的,畢竟不是自己親自去過倭國,所以沒有把話說的那麼死。

“夫君,碼頭上似乎有不少人朝中我們船隊過來,他們不會是想要做什麼吧?”

這個時候,眼尖的王氏發現碼頭上有好幾隊人馬都在朝著船隊靠岸的地方而來,臉上多了一些擔憂。

跟在李治身邊,王氏一直都沒有生下一兒半女,本身的安全感就比較低。

現在又跟著李治被流放北美洲,雖然李寬似乎沒有要趕儘殺絕的意思,但是出生太原王氏的她,知道這個世界上的事情,其實是很黑暗的。

表麵上答應的好好的,背地裡卻是對你下手的事情,也是數不勝數。

王氏也擔心李寬也跟一些人一樣,在大唐的時候說的好好的,一副兄友弟恭的模樣。

等到船隊離開大唐了,就開始下黑手了。

“夫人,這些人雖然朝著我們而來,但是看上去沒有什麼殺氣,應該不是過來找麻煩的,反倒是有可能過來迎接我們的。”

這個時候,王大牛這個專業人士的話,給了王氏一個安慰。

這王大牛當年本來就是她帶過來的人,對於王大牛的身手和眼光,王氏還是很有信心的。

“難波津有唐城,算是東海漁業控製的一座港口。大哥之前就已經想好了要把我安排到金山港,現在有人過來迎接,應該也算是正常。”

李治畢竟也算是見過世麵的人物。

在王大牛的提醒之下,他也立馬就知道這些人是來迎接自己的。

雖然現在自己已經不是大唐太子了,但是好歹也是大唐的皇子。

來到了連普通百姓都瞧不上的倭國,自然不會有什麼畏懼心理。

相反的,隻要人身安全沒有問題,李治的心態還是很穩的。

“確實是,屬下先去下溝通一下,看看具體是什麼情況。”

辛茂將作為李治身邊的管家,自然要把事情安排妥當。

這個時候,顯然是要他去跟人溝通一番,搞清楚情況再說。

不過,這個事情說起來好像有點麻煩,實際上也就是下船之後幾分鐘的事情。

很快的,,辛茂將就回到甲板上把情況跟李治說明了一下,一幫人開始下船,跟孟浩寒暄了一把之後,朝著唐城而去。

“這個唐城的規模,看起來比國內一般的縣城還要大一些,並且還有內城,看來我們大唐在難波津的影響力,還真是挺大的呢。”

李寬來難波津除了補給物資之外,主要就是停下來長長見識。

畢竟以前李寬也跟他不知道說過多少遍,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

現在有機會了,他自然要好好的看一下。

“內城是當時楚王殿下第一次帶著我們來倭國的時候,安排人開始修建的。

那個時候大家都不知道倭國的潛力居然那麼大,再加上那個時候沒有幾個唐人在難波津,所以唐城的規劃就相對比較保守,隻是相當於一個大的堡壘。

不過後麵伴隨著石見銀山等好幾座銀礦和金礦的發掘,以及來倭國做生意的商家的增加,難波津的唐人就越來越多了。

所以就重新規劃了一下,擴張成了現在的模樣。”

孟浩這一輩子,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難波津,對於這裡的情況自然是再熟悉不過了。

“聽說難波津是倭國第一大城池,人口數量超過五十萬人,許多商家第一次出海,都是來難波津做生意。”

辛茂將適時的在一旁插了一句話。

很顯然,對於難波津,他也是做了一番了解的。

“五十萬?那還真是了不得!在倭國還能有這麼一座大城池,看來我們大唐在倭國的影響力,比我想象的還要大啊。”

雖然長安城如今的人口規模都已經直奔兩百萬了。

但是五十萬人的城池,在大唐也仍然算得上一座大城了。

畢竟,長安城那樣的存在,整個世界上也就隻有一個啊。

“倭國其他的地方我不敢說,但是在難波津、石見銀山和函館等地,我們大唐想要怎麼樣,基本上就可以怎麼樣,倭國人管不到我們的身上。

甚至說的不客氣一點,我們就是去到大街上,把一個倭國人隨意的殺了,他們最終也不見得能夠奈何我們如何。”

孟浩很是霸氣的回答了李治的疑問。

“孟統領,那接下來的這段時間,估計要多勞煩你了!

我們想在難波津好好的轉一轉,看看還有沒有什麼東西需要準備的,也好拾遺補漏一下。”

辛茂將倒也沒有去拆孟浩的台,反倒是微笑著捧場了一下。

“沒問題!絕對給你們安排的妥妥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