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亂定亂起(1 / 1)

庶子奪唐 江謹言 1096 字 24天前

高句麗軍的戰力本就遠不及唐軍,無心應戰,而再隨著淵蓋蘇文一死,高句麗軍沒了主帥,徹底沒了戰意,也都儘數棄械降了。

平壤城中的大莫離支府已經被薛仁貴攻下,接著命人拿著淵蓋蘇文的首級傳於城中,城中各處的高句麗守軍也都不戰而降,讓出城池也就順理成章了。

自唐軍進城,到全拒平壤城,占有城中各處要塞和糧倉武庫,前後也不過兩個時辰的功夫。

次日寅時,天色才亮,平壤城中的百姓正如往常一般醒來,開了門窗,但他們卻驚訝地發現,原本城中四處駐守的高句麗士卒已經沒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在街上四處巡邏,穿著大唐衣甲的唐軍將士。

自打唐軍東征以來,尤其是自打唐軍圍城以來,平壤城中就加強了戒備,士卒間的來回調動也頻繁地厲害,哪怕是夜間也是如此。

昨夜唐軍進城確實鬨了些動靜,但還算約束,並不曾亂及百姓,所以高句麗都還隻當是高句麗軍的調動,不曾太過在意,但不曾想今日一早,整個平壤城便就換了天了。

平壤城中的百姓尚還不知為何會如此,但看著在街上來回巡視的唐軍將士,也知道發生了什麼,膽子大些地出來看看,膽子小些地就索性躲進了家中,不再出門。

李績在破城時就下了嚴令,平壤府庫中的東西可以拿出部分犒賞三軍,但任何人不得劫掠百姓,所以城中的百姓倒還能保得太平,但那些高句麗要員就完全由不得他們自己了。

高句麗王城之內,李績領軍破了王城,進了王城之中,高藏王已經帶著一眾高句麗臣子,仿佛排排列隊的螻蟻般跪於宮道之上請降。

“外臣高句麗高藏,攜國中上下朝臣叩見大帥!”高藏王手中捧著高句麗王的王印,跪在李績的跟前拜道。

高藏雖是高句麗王,但現在跪在李績的跟前,姿態可以說是拿捏地極低了,甚至都不敢稱王,隻敢以臣相稱。

李績對於高句麗其實是頗為不滿的,當初李績折戟於安市城下,致使李世民親征未能全功而還,李績對此一直耿耿於懷,如果不是李恪下了收高句麗之國,不宜擅開殺戒的命令,又有蘇定方和薛仁貴這樣的皇帝心腹在旁,李績多半會在破城後開殺戒。

不過李績雖不殺人,但也不會不動聲色地就放過了高句麗君臣,李績也不使高藏王起身,而是問道:“高藏,當初你與我大唐為敵,不尊我大唐陛下之時,可曾也想過會有今日?”

高藏王哪裡敢應下如此罪名,聽著李績的話,忙解釋道:“啟稟大帥,外臣被高句麗權奸淵蓋蘇文挾持登位,不過是一傀儡而已,如何敢對大唐,對陛下失敬,當初高句麗所為俱是淵蓋蘇文所為,實非外臣之意。”

以往高藏為淵蓋蘇文架空和把持,高藏對淵蓋蘇文還頗為不滿,但現在,他在心中還不得不感激淵蓋蘇文幾分,若非淵蓋蘇文架空了他,做下這些事情,他身為高句麗王還真的摘不出來。

但李績既是有意敲打威懾高句麗君臣,又怎會因為高藏的一句話就放過了他們,李績道:“你是君,淵蓋蘇文是臣,哪有淵蓋蘇文能夠決斷國事的道理,莫不是你為了保命,誆騙本帥不成?”

高藏忙解釋道:“外臣不敢誆騙大帥,這確是實情。”

李績對高藏的話不置可否,隻是輕蔑地笑了笑,轉而對站在身後,許久一言不發的金庾信問道:“金將軍,本帥久在中原,對你們三韓之事不太熟悉,你和高句麗交道打地多,可隻高藏王所言的真假?”

金庾信原本隻是在一旁看著,不曾開口半句,更沒有想到李績會突然點他的名,一下子還有些愣住了。

不過金庾信雖然有些愣住了,但高藏卻仿佛看到了活命的希望一般,高藏王忙對金庾信道:“金將軍,咱們半島三韓一脈相承,同氣連枝,還請進金將軍對大帥如實相告。”

高藏之言入耳,一邊的金庾信的臉色頓時就變了,變得難看非常,若不是李績再旁,金庾信恨不得一腳踹開高藏。

金庾信忙撇清關係道:“我高句麗對天朝,對陛下忠心耿耿,誰與你高句麗同氣連枝。”

金庾信說著,生怕新羅被高句麗禍連,畢竟現在唐軍勢大,三韓已經破了其二,剩下的一個新羅可萬萬不是唐軍的對手,又對李績解釋道:“大帥明鑒,切莫聽信高藏所言,我新羅上下對大唐忠心耿耿,絕無二心。”

李績看著高藏驚慌的模樣,笑了笑道:“金將軍不必擔憂,新羅國上下對我大唐的忠心本帥一向是知道的,此番我大唐軍能破百濟和高句麗,新羅和金將軍功不可沒,本帥還正欲想陛下為金將軍稟功請賞呢。”

其實對於李恪的賞賜,金庾信倒是不甚在意,現在金庾信最擔心的是新羅國中的情況,畢竟劉仁軌借剿滅倭軍的名義領軍入新羅已經有些時日了。現在新羅手中的能戰之兵大多在他的手上,他也想知道現在新羅的局勢,早些領軍回國。

金庾信道:“末將不過尺寸之功,不敢求陛下賞賜,隻是末將麾下將士離鄉日久,歸家情切,既然眼下大局已定,末將請領軍還國,還望大帥允準。”

李績點了點頭道:“這是應當的,你領軍外戰已就,思鄉想要還國也是人之常情。”

李績的話聽著很是通情達理,大有一副就要放金庾信和他麾下大軍回新羅的意思,金庾信也麵露喜色,但李績又怎會如此輕易地放過了金庾信呢,還不等金庾信嘴角的笑意在臉上漾開,李績便又開口了。

李績道:“不過金將軍雖然想著要班師回國,但倒也不必急於這一時,畢竟本帥為金將軍請功的奏疏已經送回了長安,不日陛下便會下旨命人來平壤犒賞金將軍,金將軍彼時若是不在平壤,隻怕不妥,未免會有怠慢聖喻之嫌。”

李績的帽子扣得不小,蘇定方為金庾信請功,李恪親自下旨來封賞金庾信,金庾信若是跑回了新羅確實不妥,怠慢聖喻的罪名金庾信是萬萬擔當不起的。

金庾信隻得應下道:“末將不敢,末將自當在此謹候聖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