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武威倉(1 / 1)

庶子奪唐 江謹言 1061 字 24天前

姑臧城,涼州行館,書房。

“正如太子所料,現在行市上缺糧的不止是姑臧,周邊各縣,也都沒了糧,恐怕現在整個河西都是如此了。”劉仁軌進門,開口便對李恪稟告道。

聽著劉仁軌的話,李恪神情如常,也不見太多的訝異,劉仁軌稟告的事情本就是在李恪的意料當中,隴右門閥盤踞關西百年,這點事情他們還是能夠做到的。

越是如此,李恪也越發地肯定了此事背後站著的必定是關隴門閥的人,畢竟除了官府之外,在隴右也就隻有他們有這個本事了。

李恪道:“如此說來此事背後真是關隴門閥的人了,宣威府的事情他們棋差一招,想不到這麼快又生了一事。”

劉仁軌道:“必是如此,此事來的突然,來的蹊蹺,在河西能有這般本事的除了隴右門閥,再無旁人,隻是他們實在是大膽了些,竟敢如此。”

劉仁軌出自中原世家尉氏劉氏,雖然是旁支庶子,但身在豪族,對這些世家門閥處事的路子還是頗多熟悉的,在中原和山東,世家多興文教,可沒有哪家有這樣的膽子。

李恪道:“關隴門閥大多憑行伍起家,行事粗獷,在隴右道橫行慣了,膽子自然也大些,這也不是什麼怪事了。”

關隴門閥中,除了雍州及雍州往東自潼關一帶的世家門閥受朝廷和關東的影響,漸漸地棄武向文,而在雍州以西,尤其是散官往西,文治不興,尤其重武,世家門閥行事便更是放肆。

劉仁軌有些擔憂地對李恪道:“臣有一事覺著有些不妥,也不知當不當講。”

李恪聞言,道:“正則你又不是外人,隻管說來便是。”

劉仁軌道:“太子私自扣下涼州上繳長安的夏糧是不是有點草率了,近些年來長安人口戶數愈多,糧草也不甚寬裕,若是因為太子扣下的夏糧導致長安短糧,恐怕長安短糧越發地嚴重了。”

涼州之重,和國都長安自然是不可相比的,河西更不能與大唐心腹之地的關中相提並論,關中人口稠密,每歲的糧食供給本就緊張,否則大唐天子也不會常帶著文武百官和麾下禁軍每歲來往長安與洛陽之間,就食東都,留下“逐糧天子”的諢名了。

關中缺糧本就如此,如今李恪為了緩解涼州的糧危,又要扣下十萬石本該送進長安的夏糧,長安那邊自然就更不寬裕了。

李恪無奈道:“此事本宮也知,但先解燃眉之急吧,想必父皇也會體諒。”

此次扣下糧食是為了對付關隴門閥,也是李世民和李恪議定的第一要務,李恪為此扣下十萬石糧草李世民自然理解,也不會多問什麼。

劉仁軌道:“這批夏糧太子總歸還是要另設他法補上的,否則京中那邊必多生口舌。”

李恪聞言,點了點頭,道:“本宮會先向父皇稟告此事,著淮南幾處州縣補上這十萬石的缺口,出不得什麼亂子來。”

李恪在淮南數載,根基亦在淮南,淮南官員半數為李恪擢拔,李恪要自淮南調區區十萬石糧食絕非難題,再加之淮南本就富庶,十萬石糧草更算不得什麼了。

以李恪的本事,要從其他地步找補上這十萬石糧草並非難事,隻是就眼下的情況而言,這十萬石糧草不過杯水車薪,最多再撐上十日,眼下距離秋糧入倉還有些時日,至少還需要五十萬石糧草才能補上這個漏洞,這才是真正的難題。

近年來大唐並無外戰,要從大唐各地調來這五十萬石糧草也並非不能,但來回時日太久,不管是從山東調糧,河北調糧,還是從淮南調糧都是遠水不解近渴。

劉仁軌看著李恪麵帶愁容的模樣,對李恪問道:“太子眼下可是為糧食的缺口而憂心嗎?”

李恪點了點頭道:“正是,本宮扣下的十萬石不過杯水車薪,難當大用,剩下的缺口還多,想要補上談何容易。”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算是李恪貴為太子,國之儲君,也沒有無中生有本事,差下來的五十萬石糧食,李恪也是無法。

劉仁軌道:“臣以為太子此事想的差了,太子的當務之急不該是四處籌集糧食,而該是使關隴門閥主動放糧,叫涼州百姓有糧可買。”

李恪道:“自他處調糧終究不是長久之計,這道理本宮自也知道,但關隴門閥的人本就是故意為之,要他們主動放糧又談何容易。”

劉仁軌道:“以眼下的情況要他們主動放糧自然不易,但若是能叫他們覺得太子手中糧食充備,他們自然就會放糧了,畢竟他們手中的糧食也不能積壓太多,他們不會壓著自己手中的糧食任由黴爛。”

李恪不解地道:“如何才能叫他們覺得本宮手中不缺糧?”

劉仁軌道:“在涼州,還有一個存糧之所,莫非太子忘了?”

李恪既然要以涼州為點對付關隴,對涼州自然也很熟悉,劉仁軌說的地方李恪是知道的。

在涼州本地,倒是有一個地方存糧頗豐,那便是涼州的武威倉。但武威倉雖然存糧還多,但都是軍糧,是供給西北邊軍的。

“你說的可是武威倉?”李恪對劉仁軌問道。

劉仁軌回道:“正是武威倉,武威倉存糧極豐,至少在百萬石以上。”

涼州乃西北第一重鎮,武威倉便是為涼州及周邊州縣戰事供糧的,早年為了防備吐穀渾和吐蕃,在武威倉存儲了許多糧草,以備戰時之需。

李恪看著劉仁軌,接著問道:“你該不會不知道武威倉的糧草是乾什麼的吧?”

涼州可不是淮南,淮南地處東南,並無戰亂,所以當初李恪在淮南治水時遇了糧荒,他可以調用山陽倉,可涼州是邊州,多戰之地,一旦調用軍糧,再逢上西北戰起,那可是要出大亂子的,其中的責任就算李恪身為太子也擔不起。

劉仁軌笑道:“武威倉所供乃是涼州邊軍,臣自然清楚,但臣說的是叫關隴門閥以為太子手中不缺糧,可不曾叫太子真的是動用武威倉的糧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