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出兵與否(1 / 1)

庶子奪唐 江謹言 1112 字 24天前

黃沙百戰,乃有江山,大唐本就是馬背上得的天下,再加之貞觀年間,大唐立國之初,朝堂內外更是名將如雲,如繁星般璀璨。

凡大唐武臣,官在一州都督亦或是爵在郡公及以上的,無一不是戰功累累,名鎮一方,但就在這漫天光華中,卻有三顆最是璀璨,最是耀眼的星辰。

一個自不必說,便是立國首功,百戰定唐的皇帝李世民,另外兩個便是名列武廟十哲,以武入相的名帥李靖和李績。

若論戰功,論名望,眼下的李績似乎還不能同平滅突厥、聲望如日中天的李靖相提並論,但李恪卻很清楚,李靖年邁,身子已不比往年康健,待數載後,李靖退下,大唐軍方便當以李績為冠,執天下牛耳,無可出其右者。

李績是李靖的門生,曾隨李靖習兵法,但李績從李靖身上學到的不隻是兵法,還有李靖的處事之道,甚至論及明哲保身之能,李績恐怕還在李靖之上。

李績貞觀元年為並州都督,貞觀四年以平突厥之功拜並州大都督,為並州首官,官任一載,而後轉為並州大都督府長史,但並州大都督李治卻因年幼不曾之官,故而李績還是實際上的並州首官。

李績在並州主政八載,還有何事是他拿不來的主意?

李恪一聽李績所言心裡便有了揣測,李績不是拿不得注意,而是李績不想也不敢拿這個主意。

李恪問道:“哦?不知何事竟叫李總管如此為難?”

李績回道:“定襄城乃堅城,薛延陀圍之不下,又受我大唐內外夾擊,故而潛逃,撤出了定襄和白道川,但卻在諾真水結陣固守,末將不知當不當攻。”

果然,李績之言一出,李恪便在心中輕聲歎了出來。

李世民聖旨所下,是命李績解定襄城之圍,但如今薛延陀大軍已退,定襄城之圍已解,李績已然可以交旨。

可關於諾真水的安排,是否要誅殺首惡,是否要同薛延陀徹底撕破臉,李世民並未在聖旨中言明,事關兩國,乾係重大,李績行事一向謹慎,也不敢擅斷。

若是沒有李恪這個新任的並州大都督,這個自然是李績要去頭疼的問題,可如今李恪來了,這個心便不必李績去操,這個乾係也不必李績去擔,李績自然樂得去向李恪請示。

李績是個武臣,但卻不似尋常武臣那般耿率,甚至李恪覺著李績竟好似泥鰍那般滑不溜手。

開疆僻壤,無堅不摧,李績之能毋庸置疑,可想把李績這把劍握在手中,卻著實不易。

李恪問道:“可是大度率軍在諾真水駐守,莫不是欲據諾真水為己有?”

李績回道:“大度設狼子野心,以往尋機來諾真水圍獵也不是一兩次了,恐怕正有其意。”

李恪聽著李績的話,點了點頭,李績雖未表明自己的態度,但李恪從李績口中“狼子野心”四個字,已經知道了李績的態度,這一仗,李績是想打的,否則李績不會如此厭惡大度設。

李恪知道李績圓滑,可李績身為定襄道行軍主管,李恪又怎會讓他如願置身之外。

李恪明知故問,接著問道:“本王才到北地,又是初領邊軍,河東軍務還多有不熟之處,李總管乃當世名將,鎮守並州多年,必有高見,李總管可有策教我?”

李績道:“大都督乃陛下欽點的主帥,我等乃大都督麾下,自當以大都督之命馬首是瞻。”

李恪笑道:“李總管謙虛了,本王離京前,父皇特將本王傳至身旁,耳提麵命,言及本王年少,做事難免有不到之處,要本王到了河東後凡事不明需多向李總管請教,不可擅斷。”

方才李績所言所有吹捧李恪的意思,若是尋常少年得了這等名帥的奉承,恐怕一時飄忽,真就自己做主拿了主意,可李恪何等謹慎,又怎會因李績的奉承便忘乎所以,反倒是一句話又將李績拉了回來。

至於李恪所言,搬出了李世民的口諭,倒叫李績有些退無可退了,李績若是仍舊閉口不言,便是抗旨,畢竟李績總不能進京一趟,聖前詢問李世民是否真的同李恪說過這些話吧。

李績無法,隻得開口道:“諾真水草場水草豐美,向是草原各部必爭之地,若是叫大度設得了此地,既可為薛延陀南取白道川的前沿,又可為部落馬場,蓄養牛馬,實乃大患。臣以為諾真水斷不可讓。”

李績所言,也正是李恪所想,若是丟了諾真水,整個漠南便丟了北麵門戶,最核心的白道川便對薛延陀大軍敞開,再無遮擋,片刻可下。而白道川若失,定襄城便危了。

李恪道:“本王也正是此意,諾真水不可讓,此戰非打不可,務必要將大度設逐出諾真水。”

一旁的張公瑾聞言點了點頭道:“大都督所言甚是,隻是此事乾係重大,大都督是否先向陛下請命,而後出兵。”

張公瑾也是軍中宿將,看得清局勢,他知道,眼下的李世民還沒有和薛延陀徹底撕破臉的意思,否則現在北上的不會是李恪,而應該是李靖,而李世民既然不欲和薛延陀徹底撕破了臉,這仗該如何打,就頗待商榷了。

張公瑾之言自然周全,也是在為李恪考慮,可李恪凝眉思慮了片刻,卻搖了搖頭道:“自雲州往長安,縱是快馬加鞭,來回最少也需五、六日路程,這麼長的時間,足夠薛延陀掉大軍南下,重兵布防了,到時薛延陀以逸待勞,我們再想取之,恐怕不易。”

張公瑾問道:“大都督的意思是?”

李恪回道:“不讓寸土本就是我大唐軍策,此番本王北上,父皇也有交代。本王以為當先出兵北上,奪回諾真水,而後去信向父皇稟奏。”

張公瑾擔憂道:“如此一來,隻怕禦史台那邊又該多事了。”

李恪以皇子督邊,不同於尋常武臣,朝中不知多少雙眼睛在盯著他,這一點張公瑾也很清楚,若是李恪所為逾矩,朝中彈劾李恪的聲音不會少。

張公瑾自是好意,但李恪聽了張公瑾的話,搖了搖頭,卻堅持道:“此事無妨,若是禦史台彈劾,本王親自向父皇解釋便是。”

張公瑾的意思李恪自然清楚,但李恪更清楚李世民命他北上的目的,禦史台的彈劾李恪不怕,若是丟了諾真水,他才是鑄成大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