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隆!”
突如其來的一聲春雷,在長安上空炸開,刺地人耳朵生疼,震地場中眾人都是一愣,甚至有些膽子小些的都不禁打了一顫。
眾人尚且如此,場中正和李恪角力的那隻畜生自也難免。
待眾人回過神來,再看向場中的時候,眼前的一幕叫他們瞠目結舌。
不知何時開始,方才還在繞著圈子,嘶聲不斷的白馬已經悄然安靜了下來,頓住了身形,停在原地踏著步子,時不時地還回頭看著騎在背上的李恪,討好似地向李恪呼著熱氣。
眼前的一幕倒也叫李恪覺得訝異非常,他萬沒想到,一聲響雷之後,這匹白馬前後變化竟這般大。
不過李恪細細想了想,似乎也猜到了其中的緣故,多半是這白馬被空中的響雷給驚嚇住了,不敢再做反抗。
李恪心中想著,翻身下馬,一手拉著韁繩,一手試探著輕輕摸了摸白馬如雲一般鬆軟雪白的鬃毛,白馬竟“籲、籲、籲”長籲了三聲,蹲下了腿,在李恪的身前伏頸跪下了。
眼前的一幕看呆了場外的眾人,他們也沒想到不過片刻之間,變化竟會這般的大,方才李恪還是危在旦夕的局麵,可轉眼間竟就大功告成了。
“殿下福德深厚,有漫天諸神護體,竟得紫薇大帝相助,降天雷降龍駒!”
短暫的安靜之後,場中也不知是誰先開了口,打破了安靜。
眼下不過正月十五,還遠沒到春蟄的時候,這聲春雷來的卻是太早,也詭異地很。
神鬼之說,於唐本就很是盛行,所謂紫薇大帝,便是中天北極紫微太皇大帝,乃道教之神,四禦之首,萬星之主,役使雷電鬼神,掌五雷,司戰!
李恪遇險,眼看或將遇不測,空中卻突然不早不晚地降下神雷相助,這不是天神相助是什麼?
這聲呼聲方落,場中的眾人也都反應了過來,一下子,場中響起了此起彼伏的議論之聲,也都是與從天而降的這道雷聲有關。
眾人的議論聲中,李恪牽著這匹白馬,緩緩地走到了李世民的身前,李恪俯身拜道:“兒臣幸不辱命,降得白馬。”
李恪自問沒有叫天降神雷的本事,此事也必定隻是一個巧合,李恪自己倒是未曾多言,但時人多信鬼神,眼下又正是宣揚唐威的時候,這天降神雷助李恪降馬,豈不正是時候?
李世民身後站著的房玄齡當先道:“恭喜陛下,今日天降神雷,助殿下降得薛延陀馬王,正是上蒼護佑我大唐,福澤天下。”
有了宰相帶頭,房玄齡話音剛落,群臣也紛紛應和道:“恭喜陛下,上蒼護佑我大唐,福澤天下,大唐必盛。”
李世民聞言,臉上露出了滿滿的笑意,親自上前將李恪扶起,拍著李恪的手臂笑道:“我兒辛苦了。”
李恪起身,將手中的馬韁遞到了李世民的手中,對李世民道:“借父皇神威,此馬已然降服,兒臣向父皇交令。”
李世民從李恪的手中接過馬韁,看了看李恪,又看了看李恪身旁的白馬,把馬韁又重新塞回了李恪的手中,對李恪道:“此馬既是你降服的,便贈於你了。”
李恪忙道:“此馬乃薛延陀進貢父皇之物,兒臣豈敢貪據。”
李世民擺了擺手笑道:“此馬乃當世神駿,自當馳騁疆場,威震八方,朕已為人君,自再無軍前臨陣的機會,此馬若是放在朕的手中,養於內苑也是可惜,不如便交由了你。”
李世民少年從戎,行伍出身,故而好馬,而如今李世民已為皇帝,坐擁四海,自不必再如少年時那般親臨兩軍陣前,這馬到了李世民的手中反倒沒了用武之地,故而李世民便也就賜予了李恪。
李恪手中緊握馬韁,對李世民道:“謝父皇賜馬,兒臣自當秉父皇之誌,為父皇定鼎海內,揚我大唐國威。”
李世民諸子,文韜武略真正與李世民相像的唯李恪一人,李世民看著身前站著的李恪,英氣勃發,豐神俊秀,仿佛看到了少年時的自己,不禁也拍了拍李恪的肩膀,朗聲笑道:“我兒英果類我,甚好,甚好。”
英果類我四字,於李世民而言,隻是對愛子的讚許之語,並無他意,但這些話傳到了群臣的耳中,卻有了其他的味道。
李世民不是常人,他是皇帝,如今太子失德,聲望大不如前,李世民這個時候在天下人麵前說出了這四個字,是否又意味著其他的意思呢,不必李世民多說,群臣自有揣度。
李世民之言一出,群臣中許多人看向李恪的眼神已然不同了,李世民先是贈馬於李恪,而後有言英果類我,是否是有意使李恪承其之誌,立為儲君?
李世民之意自不易揣度清楚,更無人敢去問詢,可聽在有些人的耳中卻很不是滋味,原本還在作壁上觀的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的臉色便難看了許多,但偏偏他們麵對如此情狀卻又無能為力。
李泰寬胖,上馬尚且不易,更遑論馴馬了,李承乾自問也沒有這份本事和膽量,方才大度設叫囂,他們能做的隻是言辭嗬斥,但真正能為李世民分憂的隻有李恪,而他們也隻能乾看著。
李恪手牽著白馬,忽然想起了什麼,對李世民道:“此馬既是父皇所賜,兒臣還請父皇賜名。”
李世民看著正值少年,一身胡服,牽馬立於眼前的李恪,胸中頓時升騰起一股子豪氣,對李恪道:“你是行伍出身,少時又曾助朕北伐突厥,這馬便就叫定北吧。”
李世民在這個時候,為李恪的戰馬取了這樣一個名字,自是另有深意。
李世民說著是為李恪突厥之功,但如今突厥以平,大唐北疆能謂之為患者,為薛延陀而已,李世民為李恪戰馬取的“定北”之名,定的是誰,意在何處,不言自明。
李世民的話已經是明著在警示薛延陀了,大度設聽著李世民的話,臉色頓時難看了下來。
而就在此時,李恪也應景地摸了摸“定北”的馬頭,低聲道:“來日若有機會,我自當與你同往北疆,平我大唐北患,還我海內清平。”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