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妃既已問了武媚娘是否許了人家,自不會是平白多嘴,多半也是動了聯姻的心思,而楊妃育有兩子一女,次子梁王李愔年幼,遠還未到婚娶的時候,唯一可能的自然就是已到了適婚之齡的楚王李恪了。
楊氏得了楊妃的話,也知楊妃欲帶李恪拜府的意思,心中越發地肯定了自己的猜測,自打昭慶殿出門竟覺著身子骨都輕了三分,壓在她心頭的事也不似以往那般叫她不安了。
楊氏嫁於武士彠十餘載,夫妻相敬如賓,過的倒也還算是順心,可唯一叫楊氏覺著鬱結便是她的子嗣問題。
武士彠雖是商戶出身,但得太上皇李淵青眼,委以重用,隨李淵太原起兵,曆任大將軍府司鎧參軍,大唐立朝後入禁軍為將,拜檢校右廂宿衛,是為天子近衛,而後曆任地方,官職荊州都督。
武士彠雖非名門子弟,但為李淵親信二十載,在朝中和地方頗有人脈,也算是一方權貴,更難得的是武士彠行事謹慎,從不逾矩,這也是為何李世民登基後先後清洗朝中舊臣,但仍舊能留武士彠在荊州要地的緣故。
楊氏與武士彠成婚十餘載,雖為武士彠育下三女,武士彠對這三女也頗為疼愛,但楊氏最大的遺憾便是未能生下一子。
武士彠有武元慶、武元爽兩子,俱為其原配相裡氏所出,武士彠年已近六旬,將來若是武士彠去後,武家便是武家兄弟做主,而武家兄弟一向又對楊氏不甚禮敬,甚至可以說是有幾分仇視,他們又豈會善待楊氏母女。
長女武順已然許給了賀蘭越石,但賀蘭氏雖是代州豪族,但賀蘭越石一脈卻名聲不顯,賀蘭越石自己除了自祖上襲來的一個空有名頭的山縣開國男,餘者並未官職在身,憑武順的這層關係自然護不得她們母女周全。
但武媚娘便不同了,在楊氏看來,武媚娘於李恪有救命之恩,李恪又對武媚娘頗有好感,甚至以媚娘稱之,若是將來武媚娘嫁於了李恪,做了李恪的楚王妃,那這天下還有誰能欺了她們去?
親王妃位比貴妃,為正一品,比之國公還要尊貴上許多,武家兄弟就算將來襲爵,做了這武家家主,也不敢有分毫怠慢於她,更需禮敬。
更何況李恪得李世民寵愛,在朝中也是位高權重,更有甚者,將來李恪若能更進一步,登基稱帝,那武媚娘豈不就是一國之後了嗎?
楊氏自後宮出來,心中還在盤算此事,一邊在出宮的宮道上走著,一邊還對一旁的武媚娘囑咐道:“貴妃一言九鼎,她既說了不日同楚王來府上拜會,便必會過來,你這些日子可切莫再胡亂出門,一旦傷風著涼,或者是凍傷了,氣色不佳,可就不好了。”
楊妃與李恪來府,說是為了當麵謝過救命之恩,其實就是楊妃欲借此次機會為李恪定親,若是這一次兩方都相中了,這婚事說不得便定了下來,楊氏豈能不重視。
與楊妃一同出門的武順聞言,對楊氏道:“阿娘隻管放心便是,咱們姐妹三人中阿妹生地最是好看,哪是其他女子及得上的,阿妹隻要稍加打扮,必是傾國傾城的大美人,定能將楚王迷住。”
武則天生的好看,若待再張開些,縱謂之國色天香亦不為過,自是十足的美人,不過楊氏聞言,卻道:“楚王不同常人,自幼生在宮闈,哪樣的女子未曾見過,想要叫楚王傾心談何容易。”
武順走到武媚娘的身邊,拉著武媚娘的手道:“楚王怎的不是對阿妹一見傾心,楚王若非傾心阿妹,又怎會喚阿妹作媚娘這般昵稱。”
楊氏一臉嚴肅道:“楚王確是對二囡頗有好感不錯,但楚王年少,隻怕也有風流之性,媚娘與楚王數月未見,哪能拿得準他的心思。”
楚王風流,可謂名聲在外,長安城坊裡老少誰人不知,楊氏的話倒也有道理。
李恪被擄去荊州本就是風流之罪,李恪的花名武媚娘自也清楚,不過武媚娘卻麵露笑意,語氣中也自信地對楊氏道:“這天下哪有不風流的男子,更何況還是楚王這般人,不過阿娘隻管放心便是,以色侍君又豈能得久,兒自有拴住楚王心的法子。”
楊氏看著武媚娘自信的模樣,好奇地問道:“你小小年紀,有什麼法子?”
武媚娘笑道:“眼下還不是談這個的時候,不過兒自有辦法。”
武媚娘雖年少,但卻有著同齡人少有的自信,不止是對於自己的容貌,還有自己的聰慧和手段,武媚娘要做的不止是李恪的賢內助,她知道李恪的誌向,她更要做李恪的女諸葛,成為李恪登基路上不可或缺的最大助力,隻不過這些話現在還遠不是說的時候。
————————————————
楊氏帶著武家姐妹正外宮外走去,此時的他們尚還不知,她們的行蹤已經落到了旁人的眼中。
長孫皇後掌管六宮,平日裡看著雖是和氣,但卻也是真正的六宮之主,後宮之中凡風吹草動,少能有瞞得過長孫皇後的耳目的,更何況是楊氏這樣大張旗鼓地入宮拜見。
楊氏還未出了皇宮,長孫皇後便已經得到了消息。
“除了江陵的那一次,應國公府和楚王府並無往來,今日武士彠之妻楊氏怎的進宮見了貴妃?”恰巧國舅長孫無忌也在麗正宮中,長孫皇後方知此事便將此事告知了長孫無忌,長孫無忌好奇地對長孫皇後問道。
若是武士彠同李恪敘舊,當是武士彠親自前往楚王府,拜見李恪,而非楊氏入宮來見楊妃,如此一來便難免有挾恩之嫌。
宮中之事,長孫皇後自是比長孫無忌更加清楚些,長孫皇後道:“阿兄也該聽到,楊氏此番入宮可非孤身一人,阿兄莫不是忘了我曾同你提過的事情。”
長孫無忌低頭想了想,片刻之後便突然想了起來,對長孫皇後道:“皇後所言莫不是楚王的婚事?”
李恪一十有五,已經到了娶妻的年紀,今歲秋後,李世民便曾著楊妃為李恪在朝中各家尋摸適齡女子,此事長孫皇後也曾同長孫無忌提起。
長孫皇後點了點頭道:“不錯,楚王的性命乃是武家之女所救,李恪與這武家女想必是熟識的,此番楊氏入宮說不得便是為了此事。”
長孫皇後隻當楊氏此番入宮乃楊妃所傳,故而有了這番猜測,不過長孫皇後到底聰慧,楊氏入宮雖非楊妃傳召,但是結果她倒是猜中了八分。
長孫無忌問道:“如此說來,貴妃所屬意的楚王妃便是武家女了?”
長孫皇後搖了搖頭道:“這倒也未必,早在月餘之前,楚王尚未回京時,楊妃曾在陛下跟前數次提及蘭陵蕭家女,似乎已有意請蕭老夫人出麵做媒,想必陛下和貴妃更屬意的當是蕭家女,武家女隻是權當比較罷了。”
蘭陵蕭氏?
長孫無忌聽得長孫皇後的話,眉頭微微皺了起來,蘭陵蕭家和武家相比,孰輕孰重,誰人看不出?
武家隻武士彠一人在朝為官,而且已然年邁,撐不得幾載了,可蘭陵蕭氏卻是天下世家翹楚,南族之冠,宗族故舊遍及朝野,人脈甚廣,李恪若是娶了蕭家女,與蘭陵蕭氏聯姻,對李恪的助益自然極大。
蘭陵蕭氏對李恪的助益極大,對長孫家而言自然便是不利,長孫無忌聽了長孫皇後的話,眉頭微皺,心裡已經悄然動了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