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本宮豈是愛錢之人?(1 / 1)

動了戶部尚書佀鍾,動靜雖然很大,但是卻不算是出人意料,認命了戚尤為戶部尚書,這也是一樣的道理,雖然很多人不滿意,但是基本上也都是有心理準備的,可是如果動了三位內閣大學士,那麼怕是朝堂會亂,朱佑樘不想這個時候朝堂上出現太大的變動。

這個朱厚照也理解,所以他也沒去爭,反正後麵機會多得是,他也沒那麼著急。

溜達著回到了鹹陽宮,事情進展的很順利,朱厚照的心情也就好不少,回到鹹陽宮之後,劉瑾就來報告,說是楊蓮來了。

朱厚照沒想到楊蓮居然來的這麼快,這麼短的時間居然就有收獲了,朱厚照笑著吩咐道:“讓他們進來吧!”

時間不長楊蓮就從外麵走了進來,神態謙恭的給朱厚照行禮:“奴婢見過太子殿下。”

自從去了浣衣局之後,楊蓮基本上就是如魚得水,諜報手段層出不窮,情報也是來的又及時又準備,可是說當初自己沒看錯人,楊蓮的確是這方麵的天才。看了一眼楊蓮,朱厚照隨意的坐了下來,然後開口問道:“事情有眉目了?”

“回太子殿下,的確是有眉目了!”楊蓮手裡麵捧著一摞折子,恭敬的說道:“名單上一共二十一家,奴婢讓人探查了一下,其中三家最嚴重,剩下的略微輕一些,其中四家基本上沒什麼太大的問題,臣一並將資料給送過來了。”

劉瑾將折子呈遞了上來,朱厚照拿起來翻看了一眼,果然有幾家做的都挺過分的。

簡單的翻了翻,朱厚照心裡麵也就有數了,點了點頭說道:“差事辦得不錯,本宮心裡麵有數了,行了,你下去吧!”

見到朱厚照滿意,楊蓮心裡麵也鬆了一口氣,連忙躬身道:“奴婢告退!”說完這句話,楊蓮就躬著身子退了出去,然後就消失在了宮門口。

略微沉吟了片刻,朱厚照對劉瑾吩咐道:“去,派個人去一趟壽寧侯府,讓壽寧侯進宮一趟。”

“是,殿下!”劉瑾答應了一聲,然後轉身向著外麵走了出去,腳步很快。

看著劉瑾的背影,朱厚照站起身子活動了一下筋骨,到了這個時候了,也的確該動手了。壽寧侯張鶴齡享受了自己這麼長時間的好處,也的確到了他該做事的事情了,朱厚照對此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雖然這一次的事情估計會讓他日子不會太好過。

朱厚照並沒有等太久,壽寧侯張鶴齡就在劉瑾的引領下從外麵走了進來,臉上的表情很凝重。

自從事情出了之後,壽寧侯張鶴齡的地位可以說是一落千丈,現在見到朱厚照他也很緊張,生怕朱厚照在安排他乾點什麼,可以說張鶴齡是真的怕了。可是這世界上的事情不是你怕了就能躲過去的,壽寧侯顯然也知道這一點。

這一次被朱厚照叫進宮,張鶴齡自然也非常的嚴肅,臉上的表情也表明他的心情:“臣參見太子殿下!”

“舅舅何苦如此生分?”朱厚照直接就笑了,對著一邊伺候的劉瑾吩咐道:“給舅舅搬個凳子,上好茶。”

聽到朱厚照的這一聲舅舅,張鶴齡頓時一個哆嗦,心中知道這一次怕是完了,這都叫聲舅舅了,看著笑容燦爛的太子外甥,壽寧侯更是覺得不好,這一次怕是一個大坑。現在張鶴齡絲毫不怕自己這個太子外甥罵,就怕這個太子外甥笑,這一笑準備好事。

朱厚照將最嚴重的那三本奏折拿了起來,遞給劉瑾說道:“拿給舅舅看一看。”

壽寧侯頓時一愣,心裡麵膽戰心驚,難道這是彈劾自己的奏折?密折製度實行之後,大明的官員才知道這玩意的威力,那真是稍有不慎就被參一本,而且你還不知道誰參合的你,可以說那就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張鶴齡倒是不怕彈劾,他怕是的這位太子外甥要收拾自己了。

接過奏折看了一眼,壽寧侯心裡麵頓時鬆了一口氣,嚇自己一跳,原來不是自己的事情啊!

看著奏折上麵的內容,全都是勳貴們的不法事,而且是那種乾的很過分的,張鶴齡咽了咽口水,小心翼翼的問道:“太子殿下的意思是?”

“找幾個人彈劾一下,密折就可以了。”朱厚照隨意的吩咐道,一副不太在乎的樣子。

張鶴齡頓時就鬆了一口氣,就這事?彆說密折上書彈劾幾個勳貴,現在就是讓張鶴齡自己下場彈劾,他也覺得無所謂,連忙點頭:“太子殿下放心,臣回去就安排。”

朱厚照點了點頭,笑著說道:“這事交給舅舅我放心,還有一件事情,本宮想和舅舅商量商量。”

一聽這話,張鶴齡頓時又是一哆嗦,果然,自己想的沒錯,肯定不是什麼好事情,這奏折果然不算什麼大事情。不過張鶴齡也不敢說不啊!太子殿下找你商量事情,你說不,我不想商量,那真的是作大死啊!典型的活的不耐煩了。

“是這樣,這參謀處要成立了,大明也要軍改,可是你也知道,這軍改是要花錢的啊!”朱厚照一副愁眉苦臉的模樣,似乎遇到什麼難事。

錢的事?張鶴齡又鬆了一口氣,能用錢解決的事情就不叫事,現在自己彆的不多,那就是錢多。沒有絲毫的猶豫,張鶴齡直接說道:“太子殿下,臣家裡麵還有一些餘財,多了臣沒有,臣出二十萬兩!”

原本是想說十萬兩的,可是想到太子外甥的表情,張鶴齡咬了咬牙,直接給提到了二十萬兩,最後似乎又覺得不夠,再一次開口說道:“每年二十萬兩!”

朱厚照看了一眼張鶴齡,自己這個舅舅還真是有錢,不過自己是那樣的人嗎?朱厚照沉著臉說道:“舅舅這是說的什麼話?本宮豈是那種貪圖錢財之人,國家有難處,豈能讓臣子捐獻家資,這種事情豈是本宮所為?舅舅以後切莫在說這種話。”

聽了這話,張鶴齡心情瞬間灰暗,完了,一年二十萬兩都解決不了,張鶴齡覺得自己要哭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