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正值萬物複蘇之際,南京城裡也變得熱鬨非凡,街上的百姓們,臉上也大多都帶著笑意,不少人還呼朋喚友,出城踏青遊玩,戰爭的痕跡似乎已經完全從南京消失了。
一名穿著長衫的年輕人,懷裡抱著一捧書籍,跌跌撞撞地朝著城外驛站走去。
他懷裡抱著的書籍上麵,還有幾份報紙壓著,似乎是南京新發行的那幾份,隻是看不清楚,當然清流報始終壓在了最上麵——上麵寫著一行黑字,‘革新三年科舉正式重新劃定科目,次輔親往視察。’
“秦兄,彆來無恙......”
一名矮胖的士子手裡拿著折扇,走到年輕人麵前,行了一個禮,眼睛則是從年輕人的身上,一直掃到了報紙上,臉上還帶著幾分笑意。
“薛兄。”
年輕人姓秦名禮,湖南人士,寒門子弟出身,因此身邊卻是連個書童都沒有,連這些書籍都得自己去背。而那矮胖士子則是他的同窗,姓薛名言,家裡在地方有那麼幾百畝地,算是個小地主,二人此次一同來南京領取新教材。
當然,薛言早就已經安排書童將領取的教材帶走了,畢竟像這種累活,根本不用他這個大少爺親自動手。
見到秦禮有些吃力的模樣,薛言的眼睛珠子轉了轉,嘿嘿一笑,“秦兄,你左右也參加了今年的科舉,還不如就老老實實在家裡等著,若是再不中,也就徹底淡了心思罷。真到了明年換了科目,你從未學過,又無名師教導,光靠這些教材有何用呢?”
薛言這話說得雖然難聽,可也是目前的現實。
在去年決意進行教育改革之後,相關的動作就已經開始展開,其中核心的科舉製度,在經過了緊鑼密鼓的改製後,已經在報紙上向士林發布了通告。
該通告規定,傳統科舉模式以革新二年科舉為限,依然考察傳統科目,但是從革新三年開始,將會重新劃定科目,所有人隻能從秀才科開始報考。至於相關的舉人科和進士科,不再作為常規報考機製,而是在任官期滿後,由組織部出具考察結果,然後集中在教育部下組織考試。
當時在這一消息傳播之後,無數還沒有考取功名的士子,都已經報名參與了這一屆科舉,儘管通過後也隻有秀才這個功名,還沒有舉人進士能夠考,但是考上後,就可以由組織部安排授官。最關鍵的是,這一次還是考取傳統科目,堪稱是最後的一次機會。
秦禮與薛言二人雖然已經參加了這次的科考,還在等待成績出來,但是他們也不敢保證自己一定能夠考上,因此便也去領取了新的教材,準備在落榜之後,備考明年的科舉。
聽到薛言這一通奚落,秦禮的臉上並沒有多少難色,在他看來這些書籍當中,像《化學》《物理》《幾何》等等看似深奧難懂,可大家也都是同一個階層,而考試本質上也是篩選排名,因此隻要他比彆人領先就夠了——比如眼前這個草包。
見秦禮一副沉默寡言的模樣,薛言也感覺到幾分無趣,輕聲道:“秦兄,聽說長沙馬上會建上一所湖南大學,明年就能入學,到時候會有一些西人來做老師,教授這些課程,如果你明年沒有考上——乾脆跟我一同去報名,這樣再次報考的幾率也大些。”
秦禮心裡想了想,問道:“學費幾何?學製又是如何?”
“嘿嘿,兩年學製,就是學費有點貴,攏共要二十兩銀子。”儘管薛言出身還不錯,可是聽說是二十兩銀子後,也不禁有些牙疼。
“二十兩?!這麼多!”
聽到二十兩這個數字,卻是把秦禮給嚇了一跳,他何曾見過這許多銀子,不要說看到,光是想一想都覺得嚇死個人。
“這......這朝廷怎會如此斂財.......難道陛下也不管管麼?”
人人都說當今陛下乃明君,可為何對士子如此苛刻?這是秦禮所想不明白的事情。
薛言卻是冷笑一聲,“這二十兩算的了什麼?要知道這本身就是朝廷承擔了一半的費用,否則按照正常的費用來算,每人至少要四十兩!”
“可是,休說四十兩,就連二十兩,也哪裡是我能拿出來的.......”秦禮神色黯然,長長歎了口氣。
俗話說,窮文富武。可實際上,哪怕是讀書也是一個門檻非常高的路子,因為讀書人是不從事生產的,隻能依靠家裡養著,若是再沒有功名,隻怕是一輩子都得窮困潦倒。
因此,在這個時代文盲率是非常高的,即便是會寫自己名字的人,也隻有百分之一。
二人自顧自向前走著,卻是剛剛到了驛站之後,卻是被人給叫住。
“秦兄,薛兄,你們買到報紙了嗎?”說話之人正是在南京遊曆的朱毓彥,他自從在碼頭上跟鬆平綱吉等人分彆後,便獨自一人在驛站中生活。
二人聽到這番奇怪的口音後,臉上也都帶著笑容,望著麵前的朱毓彥。
“朱兄,我已經把幾份主流的報紙給你帶過來了,像《清流報》、《工商報》、《大楚日報》這些都有,裡麵的內容還是很有意思的,一共是二錢銀子。”
秦禮臉上略略帶著幾分局促,君子間原本不該言利,可是這些報紙實在太貴了,這二錢銀子足夠他用很長時間了......因此也隻能厚顏討要。
薛言眼裡卻是閃過一絲不屑,在他看來這二錢銀子不過就是尋常的一頓飯錢,專門為此討要實在是太丟臉了。
朱毓彥卻是認認真真雙手接過報紙,然後十分恭敬地行了一個鞠躬禮,他雖然從小都學漢文漢禮,可畢竟是在日本長大,因此行事作風當中,都浸染了不少日本的習慣。
“多謝秦兄,等一會就將銀子如數給到。”
對於朱毓彥這種出身名門的人來說,銀子他自然是不缺的,彆說二錢銀子,就算二兩銀子也算不得什麼事情,隻是他更關心的是眼下所在的這個國家。
“科舉改製.......”
“攤丁入畝和士紳一體納糧製度已經全麵鋪開,效果斐然......”
“講武堂即日改組為中央陸軍軍官大學,即日可參與報考......”
一條條重要的消息在報紙上出現,朱毓彥的神色也略微有些激動,這些消息如果放在日本,怕是很難接觸到,可是在南京卻能夠在第一時間通過報紙了解到,報紙可真是個好東西啊.......
見到朱毓彥神色激動,秦禮的臉上帶著幾分了然的神色,笑道:“朱兄從日本回到故土,難免會感覺到驚訝,實際上我最開始看到《清流報》的時候,也是如此表現呢。”
朱毓彥低著頭,手指感觸著報紙的厚度,卻是輕輕歎口氣,“我華夏之地果然是天下腹心,卻是日本這種偏遠荒蕪之地遠遠不能比,秦兄,薛兄,你們是打算繼續報考明年的科舉嗎?”
秦禮和薛義都點了點頭,而後秦禮苦笑著指了指懷裡的書籍,“這些書都是剛剛領下來的基礎教材,我得好好抓緊去學了,若是這次科舉不利,怕是隻能搏一搏明年的科舉了。二位,我就先走了。”
等到秦禮離去之後,薛義的眼睛珠子又轉了轉,看向朱毓彥,笑道:“朱兄,你可有何打算,要不要同我一起報讀大學?我本來是想讀長沙大學,可如果朱兄你也一起,咱們可以報讀南京大學。”
朱毓彥心裡有些意動,隻是他望著報紙上那豆腐塊大小的一部分內容後,卻是有些猶疑,輕聲道:“薛兄好意,毓彥心領,隻是毓彥心裡有些其他的想法了,還請理解。”
報紙上麵的那部分內容並不複雜,正是新改組成立的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發出的招生簡章。
“本校為養成忠軍愛國之軍官,實現統一全國之誌願,特招收入伍生,施以軍事預備之教育......”
“入伍生正式學習期限為六個月,期滿後甄彆及格者,升入本校為學生,修習軍事學術,一年六個月畢業,學資全免。”
“投考者需得十八歲以上,二十五歲以下,營養狀態良好,強健耐勞,無眼疾、痔疾、肺病、花柳病等疾害,需識字,需以愛國之心投身軍伍,不怕死,不怕累,能夠服從長官命令......”
招生簡章並不複雜,幾乎全都是最簡單的大白話,幾乎隻要是識字者都能看明白,對於朱毓彥而言,自然不是什麼問題。
對於朱毓彥而言,這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機會,隻要能夠通過報考,就能夠加入到寧楚最高級彆的軍官院校,在將來成為一名正式的複漢軍軍官,也就意味著他將親身參與到北伐之戰中,實現祖父朱舜水的理想——驅逐韃虜,恢複中華,恢複漢人江山!
一想到了這裡,朱毓彥便再也沒有猶豫,朝著上麵寫著的報名點行去.......
.........
朱毓彥的行蹤,一直都在影子的眼裡,因此寧渝很快也就知道了朱毓彥的動靜,對於其想要報考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的情況,也隻是采取靜觀其變的態度,並沒有為此去派人阻止或者是開後門。
對於朱毓彥,寧渝更多是一種放養的態度,無論他能不能考上,都是他自己的事情,儘管朱毓彥的身份很特殊,可是說白了也隻是將來可能會用到的一個人才,或者是對日的一枚棋子。至於其他的,還言之過早。
反倒是許多人反應的大學費用問題,卻是更容易引起寧渝的重視,畢竟在這個年代,普通家庭一年最多也就花十兩銀子,而二十兩的學費足夠一家人生活兩年了,很多人都難以一下子拿出二十兩銀子。
可問題就在於,即便是二十兩,那也是寧楚從財政收入裡麵擠出來的一筆銀子,這還不算地方財政掏出來的一部分錢,這才勉強承擔了一般的費用,剩下的一半依然需要學子自己承擔。
後世的義務教育,是這個時代裡寧楚所根本承擔不起的,因此他從來都沒有這樣的奢望。隻有等到工業化進程開始後,國力得到大幅度提升,才能勉強開始進行基礎義務教育。
不過所幸傳統教育並沒有徹底退出舞台,大量的私塾和族學依然在承擔著啟蒙的作用,而且在可以想象的未來,新學將會逐漸出現在私塾當中,畢竟這跟當官是掛鉤的,因此也能起到一部分的作用。
不過對於眼下的寧渝而言,真正值得興奮的是另外一個好消息,那就是隨著來自西方的人才加入,蒸汽機與珍妮紡織機的研發進度得到了大大的縮減。根據癸卯一基地的相關報告,他們已經可以拿出比較成熟的實驗產品了!
當寧渝再一次來到南京紫金山的癸卯一基地時,此地已經被軍方給接管,到處都是巡視的兵丁,其戒嚴力度比起最初時提升了許多。
這其中極有蒸汽機與珍妮紡織機研製成功的原因,也是因為前麵清廷派人去給漕幫送信的緣故,那件事雖然被及時攔截,可也導致像癸卯一基地這種地方的警戒程度被大大提高,因此成為了當前最為嚴密的地方。
雷駝子親自出來迎接寧渝的到來,與之同行的人比上次也多了不少,除了原來的那部分人之外,還多了許多西人,他們見到皇帝後,臉色都有些緊張。
“恭迎陛下!”
“嗯,你們的進度比我想象的要快很多,朕還以為要到下半年了,沒想到這才三月份,就有結果了,朕要給你們授予勳章和爵位。”
雷駝子有些扭扭捏捏地站出來,臉上帶著幾分不好意思,“陛下,如今蒸汽機能夠試製出來,卻是多虧了這位洋兄弟的幫助,沒有他,我們的計劃不會這麼順利。”他一邊說著,一邊將一名花白頭發的西人推了出來。
“大皇帝陛下,見到您很榮幸。”
那外國佬說著一口英語,很快身旁就有專門的翻譯用漢話說了一遍。
寧渝望著麵前的這個外國人,腦海裡卻回想起了當初恩斯特給過來的資料,這般年紀大的可不算很多........很快,寧渝想起來的一個人跟他掛上了鉤,也是這一次來華最重要的人士之一——托馬斯·紐科門。
“您是托馬斯先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