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次來美國,除了參加CES展會同時進行產品發布會之外,段雲還打算參觀美國的一些之前有合作的科技公司。早在很多年前的時候,隨著生意越做越大,段雲就已經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如果想做到商業的頂端,僅憑一個企業單打獨鬥是不夠的,他需要有朋友,有盟友,要儘可能的加入一些頂尖的商業聯盟,隻有和其他一些同樣出色的企業相互間取長補短,形成商業上的攻守聯盟,才能實現利益最大化,並讓自己的企
業能夠長期穩定頂尖的企業層次中,這和政治其實也是有很多相通之處的。就如同早年的文泰來聯盟,軟件,硬件以及芯片企業聯合在一起之後,很快就拿到了PC行業的話語權和主導權,其他企業想要突破這個聯盟的技術壁壘就會
變得異常艱難,而這個聯盟也為相關企業帶來了十幾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繁榮。之前的時候,也正是受到了文泰來聯盟的啟發,段雲在國內建立了自己的商會製度,並且後續在國內又成立了軟件聯盟以及全行業的“互助會”,並且段雲和
他的天音集團在這些組織中占據了主導的地位,而給他帶來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除了商業方麵,還有政治方麵,這些對天音集團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
但是現如今段雲想在美國拓展市場,需要新適應這裡的規則,而且也必須在美國找到強大的盟友,以此來拓展美國市場。之前的時候,天音集團與IBM,西部數據這樣的美國頂尖巨頭行過商業合作,幾年來關係一直保持的不錯,尤其是和IBM,段雲當初40級人民幣請來IBM的管理谘詢團隊,直到現在,這個谘詢團隊依然在天音集團內部工作,一係列大刀闊斧的改革確實讓天音集團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無論是管理層還是技術層都變得更加高效,年輕化,這些都成為了天音集團未來高速發展的重要基礎,雖然其中也出現過一些小問題,但總體來說,這次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也基本達到了段
雲想要的目的。
所以現在段雲每次來美國加強與這些跨國巨頭的聯絡和交際,也成為了他工作日程中的一部分,他的最終目的還是希望能夠加入這些歐美公司的商業聯盟。
但是想讓歐美的頂級跨國巨頭帶自己這樣一家中國企業“玩”,光是憑借這些交際是不夠的,關鍵還是要看你企業的實力。比如日本和歐美公司,他們之所以能夠在某些技術領域製定規則,並形成產業聯盟,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日本公司在相關的產業也有很多的專利,當這些專利
多到歐美企業無法避開或者忽視的程度的時候,吸納他們入夥,就成為了一個必然的選項。所以說,掌握相關產業專利數量的多少以及其中的科技含量,就成為了行業製定規則和話語權的關鍵,也正是因為如此,那些新興的科技公司是很難進入這…
種頂級“行業俱樂部”的,因為其中的門檻實在是太高了。放在幾年前的時候,段雲也不敢奢望能夠和歐美頂尖科技公司平起平坐,製定全球相關產業規則,但是現如今,隨著天音集團對研發的投入越來越高,擁有
的專利數量也達到一定程度之後,這就讓他擁有了加入行業俱樂部的資格。其實為了實現對歐美以及日本企業的彎道超車,段雲這些年確實投入了重注,研發成本超過了全年利瀾的10%,這個比例還是相當高的,要知道即便是歐美
的科技公司,每年投入研發的比例也不會超過8%,而而天音集團這些年最高峰的時候,研發投入一度占到了整個企業利瀾的15%。除此之外,天音集團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功,段雲的先知先覺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日本公司這些年一直都在犯戰略性錯誤,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
資源,最重要的還是浪費的時間,讓他們早些年在相關產業建立起來的優勢,正在逐漸喪失殆儘。所以從最初進入美國市場的時候,日本科技公司才是段雲認定的最重要對手,儘管他之前已經和多家日本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但是段雲明白,自己公司生
產的電子產品和日本公司高度重合,如果不打敗日本的企業,天音集團是很難在美國市場徹底站穩腳跟的。至於來美國第一家拜訪的公司,段雲依然選擇了IBM,因為從最近這幾年來,IBM是天音集團在美國合作最多的高科技公司,而且雙方董事長的關係也非常
好。
“那真的是太好了。”
聽到段雲這麼說,坐在對麵的任正非和倪光南臉上都露出了興奮的笑容。任正非一直立誌於代理華為成為世界級的科技巨頭,所以平時對一些國際知名的科技公司也是非常了解的,而在這其中,IBM的總裁郭士納就是他一直都非
常的人物。郭士納幾乎憑借一己之力,讓當時處於困境中的IBM迅速扭虧為營,他的能力和魄力讓世人敬仰,所以對於任正非來說,他平生最佩服兩個人,一個是段雲
另外一個就是IBM的CEO郭士納。隻不過作為一家在美國市場名不見經傳的中國公司總經理來說,想和郭士納這樣的人物見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雙方企業沒有業務交往,任正非本人在美
國也沒有什麼關係和人脈,所以他根本沒有機會和郭士納見麵。
但是段雲卻表示願意領著他們一起前往IBM公司參觀,並且會和郭士納見麵,這無疑給了任正非一個巨大的驚喜,也終於讓他有了和偶像麵對麵的機會。至於倪光南,他對IBM這家企業也是非常,因為IBM在很多產業都處於全球領先的地位,能夠實地去這家企業參觀,並且和這家公司的傳奇總裁見麵,絕對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