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0章最後的籌備
進入11月中旬,深交所已經進入了籌備的最後階段,在所有軟硬件設施到位的情況下,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這天李灝帶著市委領導班子成員,以及深圳人行的幾個行長視察深交所籌備工作,一進門看到禹國剛後,立刻就上前詢問道:“準備工作做的怎麼樣了?我們可是來拍板的!”
“你們今天拍板,明天我們就開業!”禹國剛很乾脆的回答道。
走到這一步,禹國剛的工作其實已經基本完成了,包括深交所所有的軟硬件設施都已經到位,從月初的時候,禹國剛實際上就已經沒有多少工作了。
然而聽到禹國剛這麼說,在場的一些人仍然心有疑慮,隨後的會議上,這些設備的領導和人行的幾個行長開始紛紛提出了質疑,認為禹國剛的工作還有不到位的地方,而禹國剛也一一作出了解釋。
另外在會議中,也有人提出不要急於讓深交所開業,一方麵是國家還沒有正式批準,另外一方麵就是匆忙開業,有可能會造成一些不可預估的混亂。
對此,禹國剛說,如果深交所能夠儘早開業,當前市場上85%的毛病都可以立即清除掉,反之,當斷不斷任由櫃台交易繼續亂下去,總有一天會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隨後,禹國剛又當眾把深交所的交易流程演示了一遍,包括打手式買賣,上板競價,電腦操作,股票交易等等。
當看到。深交所股市行情電子揭示板上不停的出現著的各種數據滴滴嗒嗒的閃著光的時候,現場眾人頓時安靜了下來,再也沒有人提出反對意見。
其實對於當前深圳股市情況,深交所的成立已經是迫在眉睫的問題。
最早深圳發行股票的時候,由於當時社會公眾對股票的認識不夠,導致深發展在股份製創業時期的工作進展非常困難。
當時深發展的老員工都記得,那個時候讓儲戶配售認股賬是件十分困難的事情,認股證經常被丟的滿地都是,有消息稱,當時SZ市政府為了支持深發展發行股票,就讓黨員乾部帶頭買股。
還有當時的另外一則新聞也顯示:某單位為了完成發行任務,規定凡認購每股個人出錢5毛錢,單位補貼5毛錢,非黨員每人1000股,黨員必須認購2000股。
有意思的是,這些被迫買了股票的人,日後都賺了錢,深發展1990年初從20元拆細為一元麵額,每股2.8元,櫃台交易數據顯示,從1990年4月底已經上漲到了10億元,4個月的漲幅達到了290%。
股價的接連飆升,如同打開了一個令人瘋狂的魔盒,人們這才發現股票居然能夠如此賺錢,也徹底激發了市場投資的熱情。
但是這種熱情在一定程度上也帶來了混亂,其實早在深圳證券交易所試營業之前,深發展深萬科,深金田深安達,以及深原野這5隻股票,就已經在深圳特區證券公司公開櫃台上市交易,史稱深市老五股。
在1990年也就是今年,深市老五股開始瘋狂上漲,股票供不應求,交易異常活躍,但是整個證券交易櫃台上的秩序卻非常混亂,更多的人是在場外進行交易的。
那個時候在深圳證券公司外,每天都有多達幾萬乃至十幾萬人進行著股票交易,黑市交易異常猖獗,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已經造成了比較嚴重的治安問題,幾乎每天都會出現搶劫敲詐以及詐騙活動,SZ市政府這邊幾次集中整頓,效果都不太明顯。
所以對於現在的深圳來說,推出集中的證券交易所已箭在弦上,有專門的交易電腦輔助係統,以實現集中交易,自動撮合,這樣既規範又沒有人工競價中,人為做鬼的弊端。
不過當時的深交所並沒有獲得國家批準,深圳股市的種種亂象很快引起了中央領導的重視,從上到下對股票姓“資”還是姓“社”都未有定論的時候,對於這一新鮮事物,國家高層有的主張加強管理,有的提出取消試點。
據聞有位領導還情緒激動的在內參上寫下了“關!關!關!”三個大字兒,由此可見國家高層內部在成立股票交易所這件事上麵臨著很大的內部阻力。
後來隻是調查組先到深圳了解情況,經過充分調研,調查組肯定了,SZ市股份製試點的積極作用,對股票發行和交易市場組織和管理等幾個方麵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建議。
調查組的客觀報告為深圳證券市場的發展解除了一定的危機,但因為這件事始終存在一定的敏感性,所以國家對於SZ市政府提交的深交所籌備開業的申請不予批複而擱置。
沒有準生證,深圳也敢生,這確實體現了當時深圳改革者的決心和魄力。
深交所是在1990年12月正式開業的,而直到第2年才獲得國務院批準,這其中李灝書記功不可沒,如果不是他一錘定音,深交所搶在上交所之前開業,也許就沒有今天的深圳證券交易所了。
可能在一些人看來,深交所和上交所可以同時存在,但實際上當時的決策層對於開辦股票交易所所持的態度是非常謹慎的,最開始隻是想在上海搞一個試點,深圳根本就沒有納入到考慮範圍之內,按照國家的製定的步驟,至少要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穩定運行多年後,才會考慮在其他城市建立新的證券交易所。
所以如果當初不是李灝過人的膽識和魄力,恐怕深交所成立還要推遲好幾年,對於深圳吸納資金發展企業,都有不小的影響,也在一定程度上製約深圳經濟的發展。
在李灝的拍板定奪之下,深圳決定在今年的12月1號讓深交所試營業,除了深市老五股,還有就是天音集團的兩個分拆上市的公司的股票,總共7隻股票。
而從這一刻開始,段雲和他的天音集團進入了一個發展的新征程,已經開始在改革開放的曆史舞台上,留下了永載史冊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