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便是諸聖在麵對蓬萊一脈勢不可擋的崛起看在廣成子麵子上,都隻能暫時避退。
可想而知那些本土勢力了,絕大部分因為畏懼廣成子的威勢,或是想和廣成子攀上交情,也是極力配合,興高采烈的成為諸多道統的底蘊之一。
當然也有不少明裡暗裡都在和眾弟子作對的勢力、修士,也都紛紛的在眾弟子的手段下,全部鎮壓。
畢竟廣成子的所傳授的《化生九變》可不是好相與的,提升九倍的戰力,外加上一個個不俗的戰力,幾乎無人能逃得過鎮壓的下場。
如此一來蓬萊一脈才真正的奠定了根基。
..........
隨著蓬萊一脈的入世,人族當下也隨著時間的流逝,發生了不小的改變。
人族曆經天、地、人三皇的治理,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宛如脫胎換骨一般,漸漸呈現出大興之勢。
而之後再經過顓頊、帝嚳、高堯的三帝的治世,這三帝因為和蓬萊一脈非常親近,在傲天、十二元辰等人的相助下。
鼓勵百姓養殖莊稼牲畜充分利用地力,推算四時節令,依順鬼神製定禮義,教化萬民,等等條例順利運行,可謂是上通下達,讓三帝威望日漸增高。
而一眾聖人門徒見此,也鼓足了精力輔佐各個帝王,雖然教導五帝的人道功德,遠遠無法與三皇相比。
不過這是相對於廣成子而言的,在這個時代,有如此多的功德已經不止讓多少人為之拚命。
尤其是那通天教主門下的截教弟子,卻是毫無顧忌不斷有弟子下凡,漸漸的在人族中也留下了不小的名聲。
在天時地利人和三才圓滿的時候,人族的發展進程加快。
僅僅是經曆過數千年,人族的足跡就已經遍布大江南北,無論是富饒的東方,平庸的西方,莽荒的北方,以及茂密的南方,全都有了人族足跡。
當然隨著人族大地的飛速增加,那人族人口也開始了暴漲,已然有了不下於萬萬億的人口,單論人口數量,人族占據了整個洪荒的半數還要多,天地主角的地位堅不可摧。
但月有缺圓,天下沒有十全十美的好事。
人族之初有三皇劫,立天地主角之位,人族之巔峰有文明之劫,鞏固人族氣運,而如今這人族氣運之末也有一劫,用來了結一切氣數。
而這一劫數卻著實不在前兩種劫難之下,正是一場席卷天地的大劫。
人族大帝虞舜與百姓同甘共苦,素有仁德之名,外加大力發展農業,妥善處理各類政務,也受到百官與人族民眾的擁戴。
.............
不過治世後期,人族大地之上突發大水,大雨傾盆而下,綿綿不絕,外加上那東海的蒼龍早就對廣成子懷恨在心,開始蠢蠢欲動起來。
不過由於畏懼廣成子的威勢,即便是半聖的蒼龍在此也隻能暗中推手,絲毫不敢明麵上動手。
不過即便是這樣,也直接讓整個人族族地化為一片澤國。有些地勢低的平原、山丘等等全都化為了一片汪洋。
大部分的人族開始流離失所,家破人亡,苦不堪言。
不過好在以蓬萊一脈為首的各大道統,和地仙神道的出手,再攜著無數勢力,用大法力,這才將這場洪水堪堪控製住,護佑了無數的人族。
因為洞天福地的關係,倒是讓不少人族幸存了下來。
不過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治標不治本。
畢竟人族還是要回到自己的族地的。
頓時,人族的無數先賢、修士、長老,虞舜,甚至是鎮守紅雲洞的三皇都請動了,紛紛都在思考這治水之法,為此付出了無數的心血。
但都很遺憾,起不了關鍵性的作用,隻能都化緩解水勢,作為暫時之法。
為此,那虞舜甚至連神農治理地災的方法都用上了,可惜還是行不通。
因為當年治理地災的巧合實在是太多了。
尤其是那西方教花了大力氣所建造的人族第二祖脈,長江。
在大災之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畢竟剛剛建成,人族隻需要把大地之上的水患引入長江便可,方便,可謂一勞永逸,而現在人族可沒有第三祖脈。
再加上,那次僅僅是龍族的一族之力,遠遠不是現在的天地之力。
才造就如此局麵。
為此,虞舜親自下達命令,發放招賢令,擴張整個人族,尋找治理水患的俊傑,開始了治水,不過無數種方法試過之後,成果卻是收效甚微。
終於直到有一叫做鯀的人族橫空出世,直接用它的治水之法,治理了一片人族族地,讓不少人休養生息。
這一結果讓虞舜大喜,將其招進陳都之後,聽聞了此人的治水之法,立刻就任命鯀為治水大臣。
而鯀也信心滿滿的上任,開始領著眾人開始治理水患,他也想要讓人族真正的站在巔峰。
於是鯀便立刻開始調集人手,用堵得方式,開山圍海,東邊有缺便堵東邊,西邊有缺便堵西邊,如此一來分散在人族之地的洪水凝成了一個個湖泊。
而湖泊之外的卻是一片片的土地,供人族使用,這般東堵西決,鯀忙碌了九年才堪堪穩住局麵,讓洪水止住了。
一時間,鯀的聲望在人族之中也越發高漲起來,不過好景不長,隨著越來越多的湖泊凝成,大山終究還是抵擋不住了。
再加上綿綿不絕的傾盆大雨,立刻洪水開始泛濫,僅僅山河崩塌之間,便衝殺了無數人族,整個澤國之上全是茫茫屍首。
原本治水有功的鯀頓時被打入了地底深淵,地位一落千丈,遭人唾棄。
而鯀也自覺有愧於人族,最後代行之責,自殺於羽山,以懲罰他沒有治理好水患。
或許是老天看鯀為人族操勞,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在他死後,他的肚子卻陡然變大起來,一年之後,他的肚子直接裂開,卻是一男嬰從他的腹中露出。
此人正是鯀的兒子,大禹。
大禹出世之際,天地無雨,最終在倉頡付出了一些利益,安撫了聖人門徒之後,以人族第四皇的身份,才堪堪將他收入門下,帶回了首陽山用做教導。
大禹自從拜了倉頡為師,便在他的循循善誘之下,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之人,且又有倉頡不惜耗費無數奇珍妙藥為他築基。
數年之後,大禹便已然成就仙境了。
並且在這幾年裡,大禹秉承著治水而生,除了修行幾乎將所有時間花費其上。
而倉頡也很是欣慰,全力支持,立刻從地仙神道之中調集了整個人族族地的地脈運行乃至水脈走勢,傾儘全力培養大禹,倒也讓大禹深受感動。
發誓一定不會讓倉頡失望。
與此一百年後,倉頡才將大禹的身世告訴他。
“大禹,你本為人族治水大臣鯀的子嗣,秉承人道意誌而生,如今人族之中始終都有洪水肆虐,天災縱橫。
每時每刻都有人族隕落,你當下已經學有所成,是時候該為人族解決這洪水大患了。”
大禹聽聞後也跪在倉頡麵前,堅定道:“大禹明白,弟子多謝師尊教誨!!”
他這些年以來,集合無數治水經驗,再加上地脈水脈的走勢,他已然將治水之法爛熟於心,隻差他的實踐了。
“嗯!!對了,你且再治水之前,順便也替為師我問候一番你之師伯師叔,如果可以順便也拜會一下你的師祖三屍。
他們會助你一臂之力的,但是切記態度一定不能有失!!”
雖然倉頡是以人族史皇之名所收的弟子,不過這不過是他遮了一塊遮羞布而已,和蓬萊一脈的聯係還是很深的。
“弟子知曉了,還請師尊保重!!”大禹點了點頭後,也對倉頡連磕幾個響頭,便下山去了。
而大禹下山之後,也聽從倉頡的話,直接開始拜訪蓬萊一脈的修士,果然也不出所料得到了蓬萊一脈,乃至地仙神道的大力支持。
首先,他便從那天庭的紫薇道人那獲得了一杆定海神針,有測量海深,平定水患的無上神威。
其次他也從那孔宣之處獲得了一柄開山神斧,有開山斷海的神通等等.......
其中每一件都是世人極其渴望的無上靈寶,威能足以撼天動地。
不過這也讓大禹感受到蓬萊一脈極其恐怖的地方,那就是太過團結了,同心同力,如此道統?談何不能名傳千古!!
得到了無數勢力的支持後,大禹又用自薦的方法向虞舜提出自己的治水之法。
成功征服虞舜之後,得到任命後,他便立即與人族百姓一起視察河道,召集天下百姓前來協助。他首先便拿著定海神針,開始丈量人族的水深。
大禹檢討鯀失敗的原因,決定改革治水方法,變堵截為疏導,要點就是疏通河道,開辟河道,讓人族族地多餘的洪水順利流於大海。
堵不如疏。
想要緩解人族如此頹勢,這是必定之法。
好在他得了蓬萊一脈的相助,親自助陣,再加上他手上的治水神器。
短短數年的功夫,大禹直轄的洪水就被平定了,再無反噬的危險,無數洪水流入大海,人族又一次有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