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1章斷尾求生
“遼東,已是死地,繼續留在遼東隻有一個結果,除非大明能放過我等,爾等以為呢?”見眾人一副驚愕的模樣,怡親王歎了口氣說道。
“王爺,雖然話說的不錯,可是要棄遼哪裡是說棄就能棄的?由遼東向西在往南同科爾沁合並,這聽起來似乎是一條出路,可王爺需知這一路足有數千裡之地,況且行軍極為困難。如今我大清在遼東的軍民足有數十萬之多,再加上輜重等,這一路行軍根本就不可能。一旦明軍知曉此事必然會尾隨其後,到時候彆說到達科爾沁了,恐怕不到半路我等就會被明軍追上徹底擊潰。”
穆森是老帶兵的,他不是不同意怡親王的這個想法,而是覺得這計劃根本就是天方夜譚。
數十萬軍民說轉移就轉移?這怎麼可能啊!如此長征,聞所未聞。何況大明在遼東虎視眈眈,難道就會輕易看著清軍這麼轉移麼?以穆森來看這分明就是死路絕路,而不是什麼生路。
“是呀王爺,這萬萬不可!”托留同樣反對道:“如此行軍速度緩慢,根本就擺脫不了明軍追擊,一旦明軍追上來不等開打恐怕我部就自行崩潰了。奴才還請王爺三思而後行,萬萬不可衝動!”
“還請王爺三思而後行啊!”
一時間,所有人都反對怡親王的這個建議,甚至心急的托留等人直接就朝著怡親王跪了下去,希望他能收回這個決定。
“起來,都起來,何必如此啊!”怡親王連忙攙扶起諸人,神色滿是無奈。
“王爺!此事關於我遼東軍民生死存亡,如王爺不收回此命,奴才等就不起。”
事到如今,眾人都急了,就連永歉也是賴著不起,苦苦哀求怡親王。
見到如此,怡親王不由得長歎一聲,放緩口氣問諸人:“諸位之心本王當然知道,諸位的顧慮本王也明白。可是,你們考慮過沒有,如果不棄遼東而走,我們還能熬得了多久?”
怡親王這話一出,眾人啞口無言。遼東的局勢已經惡化到了極點,就算能熬過去今年,可是明年呢?等到明年的這個時候,他們還能熬的住麼?
按照明軍的戰略戰術,這個答案是顯然的。等到明年的時候他們肯定是熬不下去的,到了那時候恐怕就是末日來臨的時刻,也是他們最後的時刻了。
“王爺!大不了趁現在還有一戰之力,我們和明軍拚了!”永歉漲紅了臉梗著脖子說道。
“拚?你拿什麼去拚?”怡親王反問道:“明軍的火器厲害你們難道不知?而且明軍早就巴不得我部同他們主動決戰,以一舉殲滅我部。但凡有幾分打贏的把握,我等也不會一退再退,直退到如今山窮水儘的地步。”
“太祖太宗的子孫,死就死吧!可就算也也不能窩囊地死!老子怎麼著也要拉著幾個明軍一起……。”永歉不服地嚷嚷著,怡親王頓時臉色發黑,抬起一腳就把跪著的永歉踢了個跟頭,破口大罵永歉混賬。
“王爺,永歉年輕氣盛,並非有意冒犯王爺,還請王爺饒他一回。”嵩祝見怡親王發了真火,連忙在一旁勸。緊急著,穆森和托留也勸了起來,這時候永歉似乎也反應過來自己說錯了話,重新在怡親王麵前跪好,低著頭一言不發。
生了一陣悶氣,怡親王這才恢複了正常,他看著眾人的樣子無奈長歎了一聲。
“諸位,眼下遼東是不能再呆了,唯一的生路恐怕也就是和科爾沁合兵……。”
“王爺……。”見怡親王不見黃河不死心,居然還打著這個主意,眾人急著要繼續勸。
“讓本王把話說完。”怡親王抬手道:“你們的顧慮不是沒有道理,數十萬軍民,再加上輜重等要由遼東去科爾沁路途遙遠,先不說能不能順利走到,更重要的事遼東的明軍也絕對不會輕易讓我們這麼離去。”
怡親王不是頭腦很清楚麼?既然知道這個道理為什麼又要堅持呢?眾人頓時有些糊塗了。
怡親王繼續道:“其實本王已經想到了,如同科爾沁合兵這樣轉移是絕對不行的,所以本王決定直接帶走其部精銳,至於普通百姓等就不同本王去科爾沁了,讓他們繼續留在遼東就是,這樣一來一則從俄羅斯那弄來的糧草足夠一路消耗,二來沒了拖累行軍也能快上許多,而其三,留下百姓也能麻痹明軍,讓他們以為我們依舊留在遼東,等到大明那邊反應過來後,估計我部主力早就到了蒙古了。”
眾人目瞪口呆,他們誰都沒想到怡親王居然會想出這麼一個辦法來。
現在遼東的滿清軍民加起來有數十萬之眾,其中怡親王掌握的主力部隊大概在四萬人左右,還有幾萬普通部隊。至於普通百姓包括那些滿清在關外的貴族、王爺和其家人等等差不多在二十來萬上下。
按照怡親王的計劃,那麼就等於直接帶走四萬主力,或者再加上一兩萬的普通部隊,而把剩餘的部隊和百姓等全部留在了遼東,連同整個遼東一起丟棄了。
“王爺!不能!這麼做等於棄了根本啊!主力一走,留下來的人怎麼辦?難道眼睜睜地看著他們死麼?”
眾人頓時急了,在戰場上通常會有斷尾求生的戰術,也就是犧牲一部分偏軍來保證戰爭的最後勝利,或者以小部的犧牲來保證大部的脫離戰場。
怡親王用得這招和這些類似,但是其根本卻是不同的。他分明就是用一個極大的犧牲來保證一部分精銳的完整轉移,這樣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何況留下來的這些人都是滿人,滿人之間都有著親屬關係,這種做法非得無智,更會引來眾多非議,甚至會導致所有人對怡親王的反對和仇恨。
“不用他們去死!”怡親王的聲音沉重而無奈:“等主力走後,讓他們全都降了明軍吧。大明雖奪了我大清天下,但是明軍卻不是濫殺無辜的。再說,投了大明後,他們也能安然活下去,至少不再擔心糧食的問題,想來大明也會妥善安置這些人……。”
還有一句話怡親王沒說,那就是利用這個辦法讓這些百姓成為大明的累贅,在接收了這些投降的二十多萬百姓和部隊後,大明肯定再沒有精力顧及遠走科爾沁的主力部隊了。這樣一來,怡親王轉移科爾沁合兵的計劃就更有了幾分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