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親王不想開口,但在場中卻有人注意到了他,淳親王發現直親王微微皺眉的時候,當即開口詢問:“大哥,此事你有什麼看法?”
淳親王這句話一出,頓時提醒了建興皇帝,他同時把目光投向了直親王。
“耿大人同九弟剛才已說的極為清晰,奴才何來什麼看法,一切由皇上作主便是。”直親王低下頭如此說道。
“大哥,這話可不像是你能說出來的。”淳親王有些不滿道:“皇上招我等前來,不就是為了商議此事?大哥年少時就跟著先皇征戰四方,對於軍事自然是我等兄弟中最為了解的,何況當年大哥還受過費楊古大人的指點,其將才當年先皇在的時候也是誇讚過的。如今我等談的是國家大事,大哥如有所見何不暢所欲言?需知我等不僅是大清臣子,更是愛新覺羅的子孫,為我大清基業著想,就算說錯了又有何妨?”
“老九這話說的沒錯。”建興皇帝知道淳親王這幾句話既是表麵上的意思,同樣也是暗中提醒自己,頓時點頭說道:“直親王久曆軍陣,對於軍事可謂出類拔萃,何況又是朕的兄長,今日爾等所言又不在朝堂,不必有什麼顧慮。”
建興皇帝把話說到這份上,直親王不表態也不行了,他遲疑片刻喏聲道:“皇上,奴才心中確有些話,不過……。”
“但說無妨!”
直親王想了想,組織著語言道:“其實奴才覺得不用調山西和四川之兵,靜觀其變即可。”
這話一出口,在場眾人頓時一愣,尤其是建興皇帝差一點兒以為自己聽錯了話。
正當眾人疑惑不解地看著直親王,隻聽得直親王繼續解釋,他的解釋是這樣的,關中地形和其他地方不同,遏製關中通往中原的主要通道就是函穀關,除去這條路外,向東向南都是秦嶺,秦嶺隔絕了關中同中原的道路,是一道天然屏障,使得關中平原被保護在其中。
至於北邊,那是滿清控製的區域,也就是鄂爾泰的駐地。明軍要想從北邊打過來除非先拿下山西才行,隻要鄂爾泰保住山西不失,那麼這個方向就是絕對安全的。
而在南邊是四川,陝西同四川的通道正是當年嶽鐘琪出兵平叛的那條,所以明軍現在也不可能飛過秦嶺從這個口子深入關中。
至於西邊就更不用說了,那是甘肅,明軍如果在西邊出現,這陝西早就拿下了,何來現在還討論什麼?
由此可見,明軍要攻進關中,必須先拿下函穀關一帶,但是自古以來函穀關就是易守難攻,當年戰國時期秦軍就是憑借這樣的地勢屢屢拒七國於關外,而保關中太平。
所以直親王以為對於明軍出兵陝西的舉動根本無需擔心,隻要派一員大將牢牢守住關口,那麼明軍就勢必寸步難行。至於兵力方麵,因為函穀關的地勢險要和特殊性,過多的兵力也施展不開,所以除了眼下守關的部隊外,隻需再增援萬人足以。
更重要的是,直親王覺得這一次明軍由冬季出兵本就犯了兵家大忌,隻要清軍牢牢堅守不出,和對方拚消耗,最終明軍隻有退兵的一條路可走。
“一萬人?直親王,您不是在開玩笑吧?”耿額頓時有些不悅道:“難道您不知此次明軍大舉來攻足有十萬精銳?而且明軍占據中原後一直在不斷調兵,其兵力甚至還有可能再增。僅僅靠著一萬多人就想守住,更以拒明軍於關外,嗬嗬,您莫非是糊塗了?”
“耿大人,你為本兵,當知關中地勢之要,更應該了解函穀關的情況。”直親王用著低沉的聲音道:“如此關口,雙方怎能擺開大軍,這根本不是人多人少的問題,而是如何用兵的問題!明軍再強就算派再多的人上去也是無濟於事。”
“直親王,我難道不知這個道理?”聽直親王直接指責他根本不知兵,耿額頓時就惱了:“正麵交戰自然不可能如此用兵,但你不要忘記如今已同七國之時大有不同,當年秦軍可以拒關而守,幾百年前或也可以,可是如今明軍所擁有的火器卻是威力無窮,如果明軍動用大量火炮猛攻關口,我軍又如何抵擋?這兩年直親王一直為我大清研製火器,鑄造火炮,更當明白火器的威力。一旦兵力不足導致關口陷落,明軍就能直入關中,難道那時候任憑對方長驅直入?等到那時候再調兵哪裡還來得及?直親王!所謂兵事無常,明軍早不出戰晚不出戰,偏偏挑這時候進攻陝西,分明就是要打我大清一個措手不及!難道明軍統帥是不知兵的傻瓜?他們會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耿額惱怒之下甚至連您都不稱呼了,直接用你來直斥直親王。聽到這一番話,直親王心中一片苦澀。
彆看他現在似乎身份尊貴,不僅有著親王爵位還有大將軍的頭銜,但實際上在清廷中卻沒什麼權利,他這麼一個堂堂親王說白了就是建興皇帝的工具人罷了。一方麵是用啟用他來安撫其他兄弟,另一方麵也是借重於他讓他負責火器的仿製。就算是後者,平日裡也有老九真正當家作主,他這個名義上的負責人隻是個空架子罷了。
再者,他現在提出無需增兵的建議,更讓人懷疑他是否有什麼私心。畢竟當年他也是爭儲的一員,再加上他原本就是大阿哥的身份,和後來康熙之死的蹊蹺,直到現在滿清王公貴族中依舊有不少人暗中對於建興繼位有所非議。說不定直到現在直親王對於皇位還有什麼想法,想趁此機會坑朝廷一把?
這個念頭在建興皇帝腦海裡一閃,但他很快就否定了這個假設。就算直親王對於自己當皇帝有所不滿,可如今早就木已成舟,君臣之位已定。再說了,坑了大清對於直親王又有什麼好處?他也是愛新覺羅的子孫,一旦丟是關中,這大清就差不多徹底完了,到時候他那個皇帝又去哪裡當?
思來想去,建興覺得直親王應該不會有那種想法,可是他提出不用過於調兵,僅憑關中兵力足夠的看法又讓建興皇帝覺得不妥。畢竟明軍聲勢浩大,這些年來清軍和明軍交戰大小已過百次,一直都是勝少負多的結果。
尤其是之前的中原大戰,雖說其中有著嶽鐘琪投敵的原因,可明軍在如此短的時間內以雷霆萬鈞之勢打得中原清軍潰不成軍,使得清軍各部損失慘重,從而丟掉了中原,僅此一戰就讓清軍膽戰心驚。
換句話來講,如今的清軍對於明軍早就沒了當年入關時的氣勢,甚至可以將當年的明軍是如何對於清軍畏敵如虎,眼下的清軍就是如何看待明軍的。
現在,明軍在冬季突然出兵,而且以如此強大的兵力攻擊關中,聽聞這個消息後建興皇帝就嚇得不清,他滿腦子都是怎麼保住關中的念頭,彆說從其他地方向關中增兵幾萬人了,假如有能力的話,他甚至還想多多增兵,隻有兵力越雄厚,他也越放心。
沉嚀了片刻,建興皇帝看了眼不再出聲的直親王,又瞧了瞧其他幾人,最終向同樣一直未說話的張廷玉問。
“張衡臣,你又怎麼看?”
“皇上,耿大人執掌兵部,他所提出的建議自然是不會錯的。不過依臣看,直親王久經戰陣,其言似乎也有幾分道理,一時間臣倒也是兩難,但臣不擅軍事,不如皇上再招些人商議商議?”
張廷玉這番話讓眾人哭笑不得,這家夥分明就是兩邊不得罪,同時和稀泥。不過建興皇帝也沒勉強於他,的確張廷玉雖然治政能力極強,但對於軍務卻是從來沒有實質接觸過,要他對此發表意見著實是難為他了。
“馬齊,你看呢?”建興皇帝再一次詢問馬齊。
馬齊正想說還是根據耿額的建議來辦,但他看見站著一聲不吭的直親王,心裡頓時微微一動,想了想後道:“奴才以為直親王同耿大人說的都有道理,一個是從戰場判斷,另一位是以穩妥出發,不過皇上,如今我大清兵力不足,如一下子調動那麼多軍隊恐怕也是難事,倒不如按耿大人的意思讓範時捷領兵三萬先行救援,然後再由山西和四川兩省各調一萬兵力,同時再做好其他準備,一旦前線有變,也好隨時繼續增兵。”
這句話說到了建興皇帝的心裡去了,馬齊的主意出的不錯,這樣一來既能保住前線,同時也有了後手,再說調兵也不是說調就能調的,這需要時間。既然如此,建興皇帝心裡有了底,見其他人沒有再有異議,當即就把此事給定了下來。
就此,由陝西提督範時捷率兵救援,同時向四川隆科多下旨,由川中調兵一萬五千人火速入陝,並且做好隨時繼續增兵的準備。至於山西和蒙古那邊,建興皇帝考慮到一係列的因素,覺得還是暫時不動的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