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搖曳的身影(1 / 1)

大叛賊 夜深 1049 字 24天前

北京,乾清宮。

已到元宵,按理說康熙此時應與民同樂,在後宮同眾皇子、皇孫、後妃等過節。可是今年的元宵節,康熙一早就來到了乾清宮,乾清宮是康熙平日裡辦公和讀書的場所,也是會見大臣的地方。

坐在暖閣中,康熙抬頭看著這片熟悉的地方,他在八歲時就是在這成為了皇帝,十六歲那年,在乾清宮的上書房拿下了專權的鼇拜,從而開始了他對龐大帝國的直接統治。

隨後,三藩之亂,蒙古之戰……許多決策和國家大事都是在此完成,乾清宮可以說幾乎陪伴了康熙的一生,直到至今。

由於是過節,宮中到處懸掛著紅色燈籠,還有一些喜氣洋洋的裝飾,但康熙卻絲毫沒有感覺到半分節日的氣氛,相反他覺得如今的乾清宮帶給他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陌生感和壓抑感。

康熙四十八年好不容易過去了,如今已是康熙四十九年,而在去年這一年中,作為大清帝國至高無上的統治者,康熙過的並不如意,甚至可以說是心力交瘁。

四十七年起,袁奇先在浙江起兵,接下來各處烽火四起,整整兩年的時間裡起義的野火非但沒有撲滅,相反還越來越甚。

去年這一年裡,先是朱怡成從寧波出兵攻下浙江,緊接著又北上拿下金陵,橫掃江南一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占據江南,借長江天險和水師之力以抗大清。

緊接著,袁奇死灰複燃,至江西起事,短短時間內幾乎占了江西全境。祝建才潛至河南,八卦教起義更是打了大清一個措手不及,如不是康熙應對及時,恐怕連山西和河北兩地也將蔓延開來。

由於江南、江西、河南三地丟失,尤其是前者落入朱怡成之手,導致大清財政發生了嚴重問題,缺少江南財賦和漕運支持,康熙手上不僅少了大量收入,更因為糧食北運斷絕,導致北地糧荒蔓延,僅僅三個月的時間,民間糧價就暴漲一倍有餘,無論是朝廷還是百姓都苦不堪言。

朱怡成在金陵登基為帝,更令天下震動。康熙無奈隻能授意馬齊等人對民間增加賦稅攤派,以充其虛。不久前,江西那邊終於傳來了好消息,隆科多以離間之策拉攏了袁奇部中幾個重要人物,在九江突然發難最後清軍大獲全勝,如今袁奇兵敗後也發病而亡,殘部在江夏勉強支撐,按隆科多的奏折中所言,等開春後將調集大軍再行圍剿,想來到時候這些殘部當一掃而空。

這個好消息令康熙為之一振,更是欣喜萬分,為此他特意從已經非常緊張的國庫中調了數十萬銀兩以作獎勵,同時要求隆科多再接再厲,儘快掃平袁部殘餘。

而在中原,也就是河南一地,對於祝建才的圍剿也在繼續,雙方雖暫時僵持不下,但康熙卻相信等過後不久讓他咬牙切齒的祝建才就將在自己鐵騎之下灰飛煙滅。

花了些代價,康熙已說服蒙古王公從蒙古調兵至南方,等開春後就將有一萬多蒙古鐵騎會南下,再加上隆科多手中的兵力,祝建才部根本無法抵擋,等滅掉這二部後,整個中原就能平定下來,康熙也能有辦法騰出手來應對江南局麵。

可誰想到,康熙高興了沒多久,南邊就一個接著一個的壞消息傳來。首先是藍延珍的聯合艦隊在東海一戰中全軍覆沒,導致東海、南海大清再無能和偽明相抗的水師力量。

緊接著,偽明集合水陸大軍向福建推進,藍理和年羹堯的三麵防禦計劃因為朱一貴的起義導致破產,藍理為保存實力主動向西北撤退轉而進入廣東,而年羹堯作為閩浙總督見廈門不保也帶兵南下,把整個福建全部丟給了偽明,就此福建丟失,福建一丟,兩廣岌岌可危,令接到消息的康熙又氣又惱卻又無可奈何。

“皇上,李光地遞牌子求見。”正當康熙坐著發愣,不知道在想些什麼的時候,一個老太監輕聲走近說道。

“不見!”康熙想都沒想就開口說道,老太監應了一聲,轉身就要離開,不等他走到門口卻被康熙叫住了。

“你去告訴李光地,就說今個元宵節,朕在宮中有家宴,有什麼事等過了節再說不遲。”

“奴才這就去回李大人。”老太監連忙應道,快步離開。

老太監走後,康熙不由得搖頭歎了口氣,其實李光地找自己為何事康熙是心知肚明。作為康朝的老臣和明臣,李光地不僅是吏部尚書,更是文淵閣大學士,雖然李光地未進上書房,但他的地位絕不亞於馬齊等人。

因為江南失陷,國庫空虛,康熙無奈隻能授意馬齊等人對民間加稅和攤派,李光地作為文臣中的重要人物,又是有名的理學大家,對此舉異常不滿,不僅多次上折要求康熙廢除這些增加的稅賦和攤派,更幾次在朝中向康熙直言,康熙無奈隻能施展拖延之策,嘴上說的漂亮而卻半點動作都無。

幾月下來,民間苦不堪言,再加上如今糧價飛漲,百姓日子更是難過,如果康熙料的不錯,李光地就是來和他說這些事的,為了避免麻煩和耳根清淨,康熙隻能用這種辦法把他打發走。

康熙知道李光地此舉並無不妥之處,所以他也沒責怪李光地。可是現在康熙自己也難啊!為了銀子的問題,他甚至把建園子的計劃都給停了,如今甚至下令宮中縮減開支,平日裡用膳都少了兩個菜。

“為何都不能體諒一下朕呢?隻要堅持一下,等滅了祝建才和袁奇殘部,這朝中就能緩過氣來,等到時候舉兵南下,一舉滅掉偽明,朕必定會好好補償這天下臣民,同時親自向上天告罪啊!”

喃喃自語道,康熙眼中忍不住有些濕潤,當天色漸漸暗下來,殿中的燈燭點燃,但因為康熙節儉的要求這燈燭隻燃了其中三分之一,使得殿中看上去有些昏暗。他孤獨的身影在這昏暗的燭光中隨風搖曳不定,仿如時光穿越百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