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交易(1 / 1)

大明春色 西風緊 1785 字 24天前

眾人都打著傘,不過靴子、袍服下擺還是難免被雨水打濕,奉天門門口的磚地上潮|濕一片。

今早來了不少人,有文臣也有武將。最稀奇的是官職地位差彆非常大,有國公、部堂,也有耿通這樣的七品科道官……不過隻要有人稍微留心,就能發現,很多官位很高的人卻並沒有到,在場的列位者與官職高低關係不大。

眼下這些人,才是洪熙朝廷篩選出來的親信文武。

兵部尚書金忠隨便看了一下,就能大概明白,其中大概有四種人。

一是舊燕王府心腹謀士,金忠、袁珙、呂震;包括未到的姚廣孝,在太宗立太子時堅定地站在了朱高熾這邊。二是東宮官員出身的文官,三楊等人。三是投降了的建文朝重要文官,蹇義、夏元吉。

四是“靖難之役”中的北軍武將。

不是所有的靖難武將都在。靖難武將太多,人一多就不可能都一條心!

像公然支持漢王的邱福,便未被準備前來,以及與邱福關係好的武城侯王聰等。除此之外,沒來的人還有一些疑似與漢王關係好的侯伯爵,如王寧;毫無建樹的幾個駙馬都尉……

而那些曾留守北平、輔佐過朱高熾守城的武將,隆平侯張信等人,他們立刻得到了重用,大多參加了今日的禦前會議。

更多的是一些在“靖難之役”中有軍功、但沒得到先帝特彆厚待的武將們,朱高熾稱帝後才給他們升官加爵。

比如譚忠(其父譚淵戰死),因為犯了人命案,降爵為伯,被立刻恢複了崇安侯;帶著一大票船投降的水師大將陳瑄,隻封了伯,立刻被加封為侯;戰功赫赫的涇國公陳亨之子陳懋,被降爵世襲了個伯,很快被升為寧陽侯;以及能征善戰卻沒封爵的柳升,也得到了安遠侯的爵位。

大家因為高熾登基為帝,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以前的功勞得到了認可,心裡都是感激今上的。

所以這些在京的大多數文武,根本不相信漢王說的謀君弑父。弑父這等大逆不道喪心病狂的事,在大明朝完全不容於世、極其罕見。一向有仁厚名聲的高熾會乾此事?實在難以叫人相信。那麼多讀聖賢書的東宮黨|羽,似乎更不可能一起合謀乾這種事!

加上京師一大幫文臣、國子監學生、生員文人出示證據供詞,以及各種文章的輿情;人們基本認為謀君弑父隻是藩王造反的借口。或許東宮故吏確實乾了一些見不得人的事,但並不影響大夥兒的俸祿以及升官加爵,所以並不重要。

今上登基幾個月來,確是乾了很多對穩固皇位有益的事……

不過隻有一個人例外,不屬於這四種人的任何一方,那便是徐輝祖。

此人是武將,卻根本不是燕王府一係的人。徐輝祖很受大家關注,畢竟是供奉在城隍廟裡神靈的長子!而且他的個子極其高大,魁梧身材超過了奉天門裡的所有人。

傳言徐輝祖很能打,“靖難之役”因為被文弱的建文皇帝猜忌,才沒啥戰績可言。

武將們看見徐輝祖是有點膈應,但一想到漢王如果進京,他們這些被洪熙帝重用、剛剛加官進爵的人,肯定要被打回原形,讓位給漢王府一係;於是以前的舊怨也似乎變得稀薄了……畢竟真正出身燕王府護衛的武將,活到現在的並不多;所謂“靖難功臣”,其中不少是投降的建文朝武將,或早或遲罷了。

眾人等了一會兒,朱高熾從奉天門北邊的入口進來,走上了上麵的寶座。

“臣等叩見聖上,聖上萬歲萬歲萬萬歲!”諸臣跪伏齊呼道。

“免禮了。”朱高熾的口氣裡有點喘,“今日議事,朕想明白諸位愛卿對平叛方略的主張。有兩個方略,你們先聽聽。”他說罷轉頭看向兵部尚書金忠這邊。

金忠展開一份奏章,開始念張輔的言辭,裡麵訴苦的內容當然不念。念完之後,徐輝祖出列,當眾談起了另一個方略。

禦門內漸漸嘈雜起來了,人們議論紛紛,還有交頭接耳者。看來今天的兩個方略,是不可能讓所有人異口同聲了;或許隻有簡單明了的軍政之見、才能沒有爭執,大戰方略顯然不屬於此類。

……金忠隻負責念張輔的奏章,念完之後他就一聲不吭了。

他現在心裡主要想的事、反而不是人們關心的大戰方略,卻是之前在禦門石階上,徐輝祖說的“交易”。

交易的表麵意思,徐輝祖說拿漢王府錢長史、交換被叛軍逮住的郭資,如果條件不夠,還可以加上彆的東西。但金忠當時就感受到,徐輝祖提到的這個交易,不僅僅是指朝廷與漢王府!

若是如此簡單,那就太奇怪了!郭資的死活,關徐輝祖何事?他們倆人簡直一點關係也沒有,一個文官一個勳貴身份迥異,郭資對徐輝祖毫無價值。

郭資隻對金忠、袁珙等人有用,他們不僅在北平相處得很好,在一係列政見和謀略中,也是重要同盟。損失了郭資,金忠感覺四肢的力氣也好像小了一大截……

金忠皺眉苦思,再次想了一會兒:這個交易裡不僅有郭資,還有漢王府長史錢巽。

錢巽被張輔出賣、被張輔毫不留情地送到了京師,淪為了階下囚,本來是死定了的人。錢巽如果能回到了漢王府,張輔在漢王府便多了一個死敵仇人!

如果張輔因不滿而有絲毫動搖,想與漢王再眉來眼去,這個錢巽恐怕會幫張輔“很多忙”……比如馬上把密事透露給京師朝廷之類的忙。

此乃斬斷張輔退路。

金忠反複思量:這才是徐輝祖想交易的內容?

……不經意間,金忠又想起了昨天的事,宦官海濤在朝裡見麵時說:皇後請諸位大臣一心為聖上謀事,不要因私怨而對魏國公有太多成見。

金忠等參與了東宮劇變的官員,當然不是投靠了皇後的人!當今張皇後也參與了那次大事,大家齊心一起為聖上操心,共同有過患難經曆,關係當然要比彆人要近一點。

還有一點不太重要的原因,皇嫡長子是張皇後所生。所以皇後的話,多少是要考慮的。

就在這時,聖上的聲音道:“挨個說,讓朕聽清楚。”

禦門內頓時安靜了不少,大夥兒漸漸整齊地站到了自己該站的地方,然後依次出列談自己的見解。果然支持兩種主張的人都有,許多人不太待見徐輝祖這個人,但也並不會立刻否決他提出的方略。

戶部尚書夏元吉直接反對張輔的主張:“重兵分割圍困兩個省,要多少人馬,一百萬嗎?要圍多久,數年?臣等從何處湊集到那麼多錢糧?!”

而燕王府護衛百戶出身、而今是安遠侯的大將柳升道:“英國公奉旨征討安南國,所向披靡戰功赫赫,有其父之遺風;英國公還與叛王相處日久,更知其中利害。他提出分割圍困方略,聖上不可不察。”

陳亨之子陳懋也拜道:“英國公之方略,甚是穩妥。西南三省既貧瘠又崎嶇,若以重兵四麵把守要害之處,叛軍想東出極其艱難……”

徐輝祖不滿地說道:“朝廷坐擁天下兵馬,如此會失氣勢!”

“金尚書。”聖上忽然點名對金忠說道,“你是兵部尚書,有何見識?”

金忠出列躬身一拜,說道:“聖上,臣以為雲南必定空虛,若輕易棄掉戰機著實可惜。而貴州城堅固,是一座屯兵重鎮,鎮遠侯顧成多年經營,絕非成都一般魚龍混雜;隻要從湖廣及時調兵增援,貴州必難以被旬日攻破……”

他換了一口氣正色道,“魏國公所言亦不無道理,若是戰機當前過於保守、官軍以多數兵力仍逡巡不敢前,會讓不知情的人誤以為咱們真怕了那個叛臣!於王師之軍心士氣極為不利。”

聖上似乎點了一下頭。

金忠又道:“故臣進言,調動大軍,在雲、貴、川三省對叛軍施以泰山壓頂之重擊,三麵大軍會戰!叛軍勢單力薄,在朝廷王師雷霆萬鈞的橫掃之下,必是螳螂擋車。叫那些慫|恿叛亂的亂臣賊子死無葬生之地!”

雖然金忠慷慨陳詞,但聖上依舊沒有馬上出聲。

上位沉默了許久,整個禦門內都安靜了下來。此時此刻,雨聲再度襲進了廟堂之內,分外清晰。

“好!”朱高熾的聲音忽然發出來了。

這一刻,金忠恍惚想起了宮中劇變那天,今上指著家廟奉先殿的大門,果斷下令將士撞開!

朱高熾道:“顧成、張輔二十餘萬眾圍攻雲南,湖廣軍先抽調十餘萬馳援貴州,待湖廣軍聚集妥善,立刻攻打四川!”他轉頭看向站在前列的徐輝祖,“魏國公,方略是你出的,你認為誰率軍馳援貴州妥當?”

徐輝祖出列抱拳道:“聖上,臣舉薦江陰侯吳高,老將持重用兵有章法。成國公朱勇,將門虎子,弱在年紀太小戰陣經曆不夠,可先為副將曆練沙場,今後必為聖上肱股之將;安遠侯柳升、寧陽侯陳懋最是能征善戰,居於吳高左右,可保貴州戰場萬無一失!”

除了戰|爭經驗豐富的吳高,朱勇、柳升、陳懋都是“靖難功臣”,他們幾個卻沒有統率大軍的經驗,沒法擔當超過十萬人大軍規模的主帥,能分一份軍功便是相當好的事情了……而且這幾個人剛才是支持張輔的,徐輝祖馬上舉薦他們,充分表現了其以大局為重、以公心為大的態度!

朱高熾立刻說道:“善!再調兵部尚書金忠去湖廣常德府,坐鎮中間,調度糧草、聯絡各軍奉旨施行朝廷大略,以保前方無虞。”

眾人紛紛拜道:“聖上英明神武!”

……此役,戰火將波及至少三個省的地盤!雖然各個戰場根本不可能同時開戰,但雙方陸續將會投入兵力、總共達九十多萬人!空前的大會戰,在大明皇帝金口玉言的旨意下,已無法避免、無法改變。

皇帝如此決心,已不願掩飾其心跡了,那便是對叛王的極度憎恨、厭惡,以及隱隱的恐懼。

門外的雨還在下,朱高熾的臉殷紅,他在陰沉的天氣下、瘋狂的沉默中,期盼著巨大勝利的到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